燕山月似钩

毫无疑问,《月冴ゆ夜》是整张原声碟里,我最喜欢的。第一次听的时候,还没有看过《风林火山》。 整首乐曲,如同一部浓缩的音乐版边塞诗。然而这里并诠释的并不是烽火、狼烟与宝剑,却是一枚安静的月亮。 没有前奏,第一声三味线就一笔画出一牙弯月,让我一下子回到学生时代——那时学过的唐诗里有一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接下短短一串细密的弹奏,清冷寂静。 进入主旋律,柔和舒缓,如同弯月散发出幽深静谧的光亮。“城外月如纱”,它平静地洒在山中,依稀照见如同披着银纱的翠微青山,但又“无花只有寒”。 却是在月下的沉浸,拉长了不可名状的思念,如同低声的噫语一般开出花来,“风吹一夜满关山”。 似乎只在瞬间,气氛陡然紧张,如同突发的夜袭——“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此时的三味线演得俐落紧凑,仿佛展示武士的机警与敏捷的好身手。 大约在两分钟时,乐曲进入高潮,此后,主旋律改由提琴来演奏,三味线的声音纷繁复杂、激列贲张,如同急促的步伐,夹杂厮杀,“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刀光剑影卷起风声,“随风满地石乱走”。在提琴演奏的主旋律重复响起的第二回后半部分,三味线的声音,又好似疾驰的马蹄声,“看君马去疾如鸟”,飞奔向天边目不能视的所在。 乐曲的最后突然结束在高潮刚刚结束之时,一串急促的三味线后。让人来不及回神,一切就已归为平静,之前的激烈戛然而止,“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整首《月冴ゆ夜》,画面感强烈,情节突出,上妻宏光的演奏,情感充沛,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地沉溺。在倾听中的我,也无法自拨地投入。 当然在这张原声大碟里,还收录了广受推崇的另外几首主题曲。包括陈敏的《异乡情》、吉他版《巡礼纪》、千住真理子的《大河流》,以及千住明钢琴版《回归》。 除了上妻宏光,最喜欢的是吉它版的《巡礼纪》。并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悠扬动听。一开始,我不喜欢二胡版《异乡情》,总觉得二胡还是应该演绎中国风情。可是听到现在,也渐渐地开始喜欢,尤其是最后的结尾处,听起来有一种强忍衰伤的感觉,让人听得有一种落泪的冲动。此外,小提琴版的《大河流》,是我并不喜欢的。但是每每听到,总让我回想起山本死勘助死后的画面,夜色中的疆场,山本的眼罩静静地安睡在野花之中。最后的旁白—— “爱过,活过,然后逝去了。山本勘助梦见了武田信玄的天下。这是山本勘助自己为了真正活下去的梦。追寻梦想之人,也深知道梦想的无穷无尽。而追寻未尽梦想之人,便如永恒绽放的花朵一般。” 就是每每到这里,我的眼泪就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