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交替的“混血儿”
为何要聆听往昔的历史录音,一般强调的多为故去大师难以再现的演绎。不过,历史录音中还藏匿了另一些有趣信息,细细探究,能大致把出音乐诠释和录音观念的演变脉络。
环球DG公司在03年发行的一款“大禾花”——原声录音(The Originals),重版的是1953年和55年的老录音,莫扎特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和音乐会回旋曲,首次以CD形式再版。它把听者带回半个世纪前,看看在二战刚刚结束不久,全新慢转唱片和录音技术相继问世,人们是如何把莫扎特带入这个全新的世界。
原声录音系列在乐迷中口碑不错,以往重版的多为立体声,这款莫扎特录音却是单声道,但不用担心它的录音质量,它属于单声道录音中效果最好的一类,声音收录得非常干净,没有杂音。尤其是钢琴,声音温暖柔美,十分迷人,不易听厌。一点没有后来钢琴录音中偏“硬”偏“刚”的“金属味道”。这并不是谁高谁低的问题,应是在不同时代的技术条件下,延伸出的不同取向。
这款录音距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但听起来,却没有什么陈旧之感。它的演绎方式很像后来的莫扎特录音,平衡很好,琴音圆润,速度统一,很符合现在听众耳朵里,关于莫扎特音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标准。钢琴家和指挥家分别为卡尔·西曼(Carl Seemann)和弗里茨·勒曼(Fritz Lehmann),两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如今留名唱片史的西方演奏名家,一多半是在二战后成名的。这两位德国艺术家都是在二战前三十年代崭露头角,经历战火后,在一片废墟上,努力恢复德国的音乐生活。他们很快被年青一辈后来居上,后者借助新录音科技和新的演奏美学风头更健。但这并不意味着勒曼这一代艺术家缺乏特色,如果没有他们,演奏史的拼图就会少掉重要的一块,他们正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代的桥梁和过渡。
二战前,演奏家对待唱片的态度和今天完全两样。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如录音收声不理想;每面唱片播放时间有限;唱机对大众来说,还只是一件玩具,并不是严肃地欣赏音乐、投入音乐的媒介;艺术家对待唱片的态度也较随性,他们在录音室里就像在舞台上一样即兴,一遍就过,不求精确性。而到了二战之后,从技术条件、大众接受态度、艺术家的追求,一切皆行变革。当时DG公司的录音部经理是埃尔莎·席勒(Elsa Schiller),她敏感地捕捉到了人们对录音和唱机新的要求,认为“精确性”是现代录音的首务,不光体现在录音技术更精确地捕捉乐音,还在于艺术家以精确态度演绎音乐。席勒最推崇的录音室艺人是指挥家弗里柴伊(Ferenc Fricsay),“他对精确异常迷恋”。她的另一个宠儿即为弗里茨·勒曼。勒曼在战前就以毫不妥协地忠实原谱而驰名。此种态度在二十世纪早期尚是少数派,而到今日,已成金科玉律。颇具前瞻眼光的席勒相中勒曼,邀他为DG公司录制了一系列巴赫、莫扎特的唱片。勒曼的名气本来可以更大,可惜,完成莫扎特录音后不久,1956年,他猝然去世,发病倒下时,正在慕尼黑指挥巴赫《马太受难曲》。十年后,1966年《企鹅超值唱片指南》(The Penguin Guide to Bargain Records)这样评价他录制的莫扎特唱片:“一个出色的录音,乐队和钢琴比例匀称,不光演奏上佳,而且录音也是一流的。”
现在来品味勒曼和西曼录制的协奏曲,可听出指挥家和钢琴家小心翼翼,力求维持平衡和精致,不投入太多个性,姿态客观,不温不火。五十年代,浪漫派退潮,新音乐又激进得脱离普通听众,于是大量古典主义曲目重新现身音乐厅。经过19世纪浪漫主义潮流后,二十世纪重新发现的所谓“古典主义”,多半是一种反动,用来当作浪漫主义的解毒剂。克制平衡似乎才是“古典主义”的真谛。勒曼和西曼的“出色录音”正是时势下的产物。如今拉开时间距离,对古典主义音乐有了更多元的认识。钢琴大师霍罗维茨说得到位,莫扎特和我们一样,有血肉、呼吸和激情,为什么要弹得那么苍白贫血?这种反历史主义的论调并非无懈可击,但霍罗维茨自己的录音更有说服力,富于灵动,个性十足。新一代演奏家的莫扎特,无论是仿古钢琴还是现代钢琴,皆有新意,探究莫扎特音乐中丰富层面。相形之下,勒曼和西曼版本多少显得有些“单色”,但同样难以否认的是,这个版本的平衡精确也能带来满足愉悦,尤其有老派的温暖音色加以弥补,这个新老交替的“混血儿”应有其钟爱者。
环球DG公司在03年发行的一款“大禾花”——原声录音(The Originals),重版的是1953年和55年的老录音,莫扎特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和音乐会回旋曲,首次以CD形式再版。它把听者带回半个世纪前,看看在二战刚刚结束不久,全新慢转唱片和录音技术相继问世,人们是如何把莫扎特带入这个全新的世界。
原声录音系列在乐迷中口碑不错,以往重版的多为立体声,这款莫扎特录音却是单声道,但不用担心它的录音质量,它属于单声道录音中效果最好的一类,声音收录得非常干净,没有杂音。尤其是钢琴,声音温暖柔美,十分迷人,不易听厌。一点没有后来钢琴录音中偏“硬”偏“刚”的“金属味道”。这并不是谁高谁低的问题,应是在不同时代的技术条件下,延伸出的不同取向。
这款录音距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但听起来,却没有什么陈旧之感。它的演绎方式很像后来的莫扎特录音,平衡很好,琴音圆润,速度统一,很符合现在听众耳朵里,关于莫扎特音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标准。钢琴家和指挥家分别为卡尔·西曼(Carl Seemann)和弗里茨·勒曼(Fritz Lehmann),两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如今留名唱片史的西方演奏名家,一多半是在二战后成名的。这两位德国艺术家都是在二战前三十年代崭露头角,经历战火后,在一片废墟上,努力恢复德国的音乐生活。他们很快被年青一辈后来居上,后者借助新录音科技和新的演奏美学风头更健。但这并不意味着勒曼这一代艺术家缺乏特色,如果没有他们,演奏史的拼图就会少掉重要的一块,他们正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代的桥梁和过渡。
二战前,演奏家对待唱片的态度和今天完全两样。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如录音收声不理想;每面唱片播放时间有限;唱机对大众来说,还只是一件玩具,并不是严肃地欣赏音乐、投入音乐的媒介;艺术家对待唱片的态度也较随性,他们在录音室里就像在舞台上一样即兴,一遍就过,不求精确性。而到了二战之后,从技术条件、大众接受态度、艺术家的追求,一切皆行变革。当时DG公司的录音部经理是埃尔莎·席勒(Elsa Schiller),她敏感地捕捉到了人们对录音和唱机新的要求,认为“精确性”是现代录音的首务,不光体现在录音技术更精确地捕捉乐音,还在于艺术家以精确态度演绎音乐。席勒最推崇的录音室艺人是指挥家弗里柴伊(Ferenc Fricsay),“他对精确异常迷恋”。她的另一个宠儿即为弗里茨·勒曼。勒曼在战前就以毫不妥协地忠实原谱而驰名。此种态度在二十世纪早期尚是少数派,而到今日,已成金科玉律。颇具前瞻眼光的席勒相中勒曼,邀他为DG公司录制了一系列巴赫、莫扎特的唱片。勒曼的名气本来可以更大,可惜,完成莫扎特录音后不久,1956年,他猝然去世,发病倒下时,正在慕尼黑指挥巴赫《马太受难曲》。十年后,1966年《企鹅超值唱片指南》(The Penguin Guide to Bargain Records)这样评价他录制的莫扎特唱片:“一个出色的录音,乐队和钢琴比例匀称,不光演奏上佳,而且录音也是一流的。”
现在来品味勒曼和西曼录制的协奏曲,可听出指挥家和钢琴家小心翼翼,力求维持平衡和精致,不投入太多个性,姿态客观,不温不火。五十年代,浪漫派退潮,新音乐又激进得脱离普通听众,于是大量古典主义曲目重新现身音乐厅。经过19世纪浪漫主义潮流后,二十世纪重新发现的所谓“古典主义”,多半是一种反动,用来当作浪漫主义的解毒剂。克制平衡似乎才是“古典主义”的真谛。勒曼和西曼的“出色录音”正是时势下的产物。如今拉开时间距离,对古典主义音乐有了更多元的认识。钢琴大师霍罗维茨说得到位,莫扎特和我们一样,有血肉、呼吸和激情,为什么要弹得那么苍白贫血?这种反历史主义的论调并非无懈可击,但霍罗维茨自己的录音更有说服力,富于灵动,个性十足。新一代演奏家的莫扎特,无论是仿古钢琴还是现代钢琴,皆有新意,探究莫扎特音乐中丰富层面。相形之下,勒曼和西曼版本多少显得有些“单色”,但同样难以否认的是,这个版本的平衡精确也能带来满足愉悦,尤其有老派的温暖音色加以弥补,这个新老交替的“混血儿”应有其钟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