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与Taylor Swift一同收集 转瞬即逝却永恒的 青春幻想和成长阵痛
在The Eras Tour上的Fearless时代,准备唱You Belong With Me之前的Taylor说 "hey guys would you wanna go back to high school with me"我们都知道,这对于多少在90s、00s成长起来的swiftes 象征着一种开始。
Fearless游走在流行和乡村之间,当人们看到封面上的她 甩动着一头狂放不羁的卷发,和难以辨别情感的神情时,总会不自觉哼起那一首"We were both young..." 宛如清风拂过的班卓琴开头,若再配上合适的天气,我们便可以再回到记忆里掉色的中学时代。而在无畏之后的Tour上,每每再编曲演奏证明了这是一首隽永的情歌。以及那首 最著名的少女幻想:她穿着vintage对着心爱的邻家男孩,唱着让无数英语不好的初中歌迷 都写错的问题句型"You Belong With Me"
然而这张专辑中闪烁的光芒 并不会被这两首歌所掩盖,她对于TaylorSwift的生涯意义 更值得拿记号笔反复地圈起。
当Taylor Swift发布同名专辑时,她17岁。在她立志成为歌手,开始游走在各个唱片公司也已近6年。在这之前,她与公司高管的斗争,渴求得到一个出道的合同、她样貌平平,是那一个在校园里被排挤孤立的同学…被贬低的梦想家,不入流的边缘人。
在孤立的世界里,一个未成熟的青少年总会躲在幻想世界里 以此保护自己还未足以抵挡暴风骤雨的幼苗,除了never grow up原型的the best day(一个可以提供她无限温暖的港湾);十五岁少女还会对自己的多面情绪、渴望、现状和幻想的 细微情绪捕捉、书写、延伸和神话:洪亮的摇滚式欢呼 Change,初现狂热偏执的the way i loved you…ybwm更像一种永远无法实践的幻想(接下来的Speak Now更是用14首歌来描写这种感受)。在青少年还无法运用未丰满的雏翼去满足自己理想的时期,他们会编织幻想去满足这一部分的心理需求。而Taylor Swift的写作手法和视角恰巧满足了青少听众的需求。她对朦胧青春的速写,心碎感受的细腻描绘,早期还质朴青涩的制作带来的纯粹,一字一句就轻易勾起听众的中学情怀,这也是为何不少swiftes会下意识代入了第一人称。
无畏为TaylorSwift带来了巨大的成功:钻石销量,四座格莱美…除了她极富戏剧性 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和强大的共情力,在《1989》发布前,无畏更为她提供了当时最适合她的视角模板,她是弱者,失恋的受害者,被分手折磨的十几岁少女。这是显然的,当她将要踏入校园大门 会深呼吸缓解焦虑(fifteen),white horse和you're not sorry的青伤刻画,亦或forever and always对Joe的控诉。她将自己绘画成被伤得最重的那一个,这并不是贬义和值得批评的地方,每一个十五岁的我们都是。
Taylor Swift不凡的是,当她和新时代其他人一同面对十五岁迷茫的十字路口,她早早地唱到I realized some bigger dreams of mine.她又在少女幻想中总是快一步清醒过来,当她走红后,拒绝了那个曾经让她泪洒吉他的男孩,I'm not a princess, this ain't a fairy tale, This ain't Hollywood, this is a small town.
而她一人就能谱写最无畏和浪漫的青春意象
You take my hand and drag me headfirst, fearless
In a storm in my best dress, fearless
Taylor Swift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一部分价值便是治愈和保护新时代的青少听众。ts的音乐可能会替他们粗心大意的父母 来保护他们那还未健全的心灵以辅佐其成长,也可能是为 迷离在人群中的心碎青少和边缘群体 带去一份感同身受和陪伴。
无畏发行时,她十九岁。无畏里的她却早已成就一个不同于Britney或Beyoncé的艺术形象。这个新生的人格在00s或略显稚嫩、弱小而温和,可其内在的生命力和潜力来源于无尽的关怀、勇敢、知难而上,又在这个逐渐破碎、敏感的10s不断放大,最终呈现出这个时代最急需的情感需求和如今Taylor Swift的样子。
而她总是如此直白地表达、真诚而炙热,将她的关怀和勇敢体现在音乐和内容中。她高举起双手,连成爱心置于头顶,Taylor Swift用这之后的十多年的唱游生涯来具象表达:何为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