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由行生活指南
香港自由行生活指南
你好,各位祖国大陆过来的游客们,欢迎来到亚洲国际都会,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本指南特意为大家展示香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令大家在观光购物之余,去感受香港引领潮流的都市生活。指南名称为《Binary》,可译成二进制,十分配合香港这座数字城市的感觉。指南为一多媒体媒介,可有cd,mp3,mv,以及歌词形式了解阅读,内容制作方面专门邀请著名词曲人郭伟亮,黄伟文,周博贤,冯家骏等撰写,并由近年来香港人气十分高涨的“全城唱好”谢安琪演绎,定能让大家满意。
下面请欣赏以下精彩的十部分指南介绍:
第一章:喜帖街——城市变迁
香港回归,已过十年。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英明政策下,香港的发展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大陆相比,香港的城市化基本完成,可是还有许多拆迁城建问题需要处理。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近年来为了香港的进一步扩大建设,拆卸皇后码头,搬迁利东街区,为香港的远景规划腾出更多空间。不过码头街区都是有历史的,就像广州的老城区那样,拆迁建设过后,不妨也来个类似的李老人照片展,让大众共同缅怀,丰富精神生活。郭伟亮的旋律会让下面的《喜帖街》介绍增添亮色。
第二章:十字架——人际关系
香港本是广东边陲的一小部分,后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占去。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广东本土人群与英联邦人群交错杂居的现状。广东人由于自古生活条件恶劣,经常战山斗海方能生存,形成乐于自保,抗拒外来人口,迷信佛教的习惯。西方殖民者又是由于人口较少,较易受到群众排斥,因而冷待本土人,并坚持基督教以保持心灵纯洁。各种的历史原因,造成了今天香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人际关系。谢安琪小姐会用她的假声向我们娓娓道出,一个女孩的人际变迁故事。
第三章:私隐线——车厢文化
香港就业实行自由竞争,市民为找到适合的工作,不惜跨深圳,过澳门。长途的交通跋涉,使得上下班容易形成交通潮,车厢也成了上班一族的第三空间,车厢文化由此滋生。香港同时是个通讯发达的城市,共有约十个电话网络商布满港九新界,无线通信十分方便,车厢文化大都从电话开始。不少人利用此段时间畅所欲言,表达情绪,同时发扬言论自由的特区特色,天文地理,无所不谈。听者亦会被语音轰炸而融入其中。下面周博贤先生用轻松幽默的笔触,勾勒这一特色文化。
第四章:如花——职业操守
香港是个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地区,服务业的好坏,严重影响着旅游等收入的多少。因此早些年前著名歌星刘德华曾有“今时今日甘既服务态度系唔得既”的著名行业规范语,用于提高服务性行业的素质。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所形成的职业操守,在大陆,这种操守便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早已根深蒂固,并以各部门公务员为榜样,无须再去形成。这便是我们的优越性。下面将用游客们熟悉的,周星驰电影中著名的丑角如花,去演绎港人这种敬业乐业的精神。
第五章:17度——情感生活
大陆城市经济发展,男女寻找对象条件不断物质化,甚至有女性要求男方“有车有房,父母双亡,风流倜傥,月入过万”,而其舆论导向大都从香港而来。香港人男女交往常以利己为重,并且经常疑幻疑真地猜测对方的心情,加上脸皮薄,不敢像我们北方的同志那样直接表白,造成大量暗恋畸恋苦恋的爱情失败个案形成。这些逐渐引起群众共鸣,成为香港K歌的主旋律,如《K歌之王》《天才与白痴》等等。谢安琪小姐延续了这一主题,同时另辟新径,演绎一对港男港女的情感故事。
第六章:入型入格——年轻潮流
近几年网络发展,年轻人士频繁接触网络,在网络逐渐形成自己一代的流行文化。非主流,个性更成为年轻人普遍推崇的概念。一方面,大量涉猎一手或二手的传统文化以彰显自己的文艺素养,另一方面,又以熟知网络动漫浅层的快餐文化凸显自己的紧跟潮流。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情况尤其明显。一时间,大力水手与百变星君齐飞,瑶柱和银针粉一色,再拌上懒音和英文,港青潮人就此诞生。周博贤先生和谢安琪小姐的联rap演绎,一定会让你大有收获。
第七章:乌托邦——社会形态
香港是个保留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大城市,剥削克扣,阶级分化情况严重,不少人投机倒把,唯利是图。虽然香港法制健全,但人们价值观黑白颠倒,为了谋财不惜一切手段,并且大众已形成风气,对丑恶现象充耳不闻,对辛勤劳动报以鄙视。幸亏香港已经投入了祖国的怀抱,这些腐化的思想开始有所转变,然而感染之路漫漫,这种金钱堆砌起来的“乌托邦”改造依然要持续很长时间。周博贤先生用沉闷压抑的节奏,把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态描绘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第八章:十优生——港剧絮谈
香港的音乐影视誉满全球,尤其是八十年代的港产片,更是影响了大陆的整整一代人。而其中的香港流行乐发源标志之一,便是港剧主题曲《啼笑姻缘》,随着大众的广泛接受,港乐开始了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港剧主题曲一般具有旋律简明,歌词通俗且深入民心的特点,十分符合全家老少吃饭休息时,随着节奏轻轻吟唱,用以加深剧集认识之用。《十优生》也是港剧《师奶股神》的主题曲,其中不少涉及女权主义的字句,十分适合大陆游客欣赏。
第九章:港女的幸福星期日——白领周末
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了几大城市群,人们的生活不断地步入城市化。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白领阶层大量产生。然而他们追逐的潮流,仍大部分以跟风为主,远的如欧美,中的如日韩,近的如港澳。香港有完善的餐饮传媒等娱乐行业,为男女白领的休息生活均提供了方便的消费场所,同时形成八卦盛行,美容普及的风气,其中尤其以女性白领最紧贴潮流,最为拉动消费经济。下面黄伟文先生会用他的如椽之笔给我们详细介绍。
第十章:那碗粥——推普历程
大陆游客一般听的香港国语歌是从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开始,之后四大天王风靡全国,《对你爱不完》《吻别》《忘情水》等国语作品陆续涌现。可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港人普通话发音普遍不准,交流起来会有很大不便。如今回归已逾十年,港人的普通话水平已达到一个新阶段。虽然仍有大量中老年人士的提升幅度不大,但年轻一代的口语能力,已经有可观的变化。作为本地人的谢安琪小姐会带给大家一首国语版本的港式情歌《那碗粥》,展示港人普通话的新水准。
08年是国际金融风暴的一年,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因此更加需要大陆游客前来观光购物,甚至入籍,以拉动经济,帮助香港。欢迎以后常来,也非常感谢游客欣赏本指南,希望指南能切实提供帮助。
新艺宝娱乐集团
2008年制作
你好,各位祖国大陆过来的游客们,欢迎来到亚洲国际都会,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本指南特意为大家展示香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令大家在观光购物之余,去感受香港引领潮流的都市生活。指南名称为《Binary》,可译成二进制,十分配合香港这座数字城市的感觉。指南为一多媒体媒介,可有cd,mp3,mv,以及歌词形式了解阅读,内容制作方面专门邀请著名词曲人郭伟亮,黄伟文,周博贤,冯家骏等撰写,并由近年来香港人气十分高涨的“全城唱好”谢安琪演绎,定能让大家满意。
下面请欣赏以下精彩的十部分指南介绍:
第一章:喜帖街——城市变迁
香港回归,已过十年。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英明政策下,香港的发展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大陆相比,香港的城市化基本完成,可是还有许多拆迁城建问题需要处理。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近年来为了香港的进一步扩大建设,拆卸皇后码头,搬迁利东街区,为香港的远景规划腾出更多空间。不过码头街区都是有历史的,就像广州的老城区那样,拆迁建设过后,不妨也来个类似的李老人照片展,让大众共同缅怀,丰富精神生活。郭伟亮的旋律会让下面的《喜帖街》介绍增添亮色。
第二章:十字架——人际关系
香港本是广东边陲的一小部分,后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占去。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广东本土人群与英联邦人群交错杂居的现状。广东人由于自古生活条件恶劣,经常战山斗海方能生存,形成乐于自保,抗拒外来人口,迷信佛教的习惯。西方殖民者又是由于人口较少,较易受到群众排斥,因而冷待本土人,并坚持基督教以保持心灵纯洁。各种的历史原因,造成了今天香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人际关系。谢安琪小姐会用她的假声向我们娓娓道出,一个女孩的人际变迁故事。
第三章:私隐线——车厢文化
香港就业实行自由竞争,市民为找到适合的工作,不惜跨深圳,过澳门。长途的交通跋涉,使得上下班容易形成交通潮,车厢也成了上班一族的第三空间,车厢文化由此滋生。香港同时是个通讯发达的城市,共有约十个电话网络商布满港九新界,无线通信十分方便,车厢文化大都从电话开始。不少人利用此段时间畅所欲言,表达情绪,同时发扬言论自由的特区特色,天文地理,无所不谈。听者亦会被语音轰炸而融入其中。下面周博贤先生用轻松幽默的笔触,勾勒这一特色文化。
第四章:如花——职业操守
香港是个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地区,服务业的好坏,严重影响着旅游等收入的多少。因此早些年前著名歌星刘德华曾有“今时今日甘既服务态度系唔得既”的著名行业规范语,用于提高服务性行业的素质。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所形成的职业操守,在大陆,这种操守便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早已根深蒂固,并以各部门公务员为榜样,无须再去形成。这便是我们的优越性。下面将用游客们熟悉的,周星驰电影中著名的丑角如花,去演绎港人这种敬业乐业的精神。
第五章:17度——情感生活
大陆城市经济发展,男女寻找对象条件不断物质化,甚至有女性要求男方“有车有房,父母双亡,风流倜傥,月入过万”,而其舆论导向大都从香港而来。香港人男女交往常以利己为重,并且经常疑幻疑真地猜测对方的心情,加上脸皮薄,不敢像我们北方的同志那样直接表白,造成大量暗恋畸恋苦恋的爱情失败个案形成。这些逐渐引起群众共鸣,成为香港K歌的主旋律,如《K歌之王》《天才与白痴》等等。谢安琪小姐延续了这一主题,同时另辟新径,演绎一对港男港女的情感故事。
第六章:入型入格——年轻潮流
近几年网络发展,年轻人士频繁接触网络,在网络逐渐形成自己一代的流行文化。非主流,个性更成为年轻人普遍推崇的概念。一方面,大量涉猎一手或二手的传统文化以彰显自己的文艺素养,另一方面,又以熟知网络动漫浅层的快餐文化凸显自己的紧跟潮流。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情况尤其明显。一时间,大力水手与百变星君齐飞,瑶柱和银针粉一色,再拌上懒音和英文,港青潮人就此诞生。周博贤先生和谢安琪小姐的联rap演绎,一定会让你大有收获。
第七章:乌托邦——社会形态
香港是个保留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大城市,剥削克扣,阶级分化情况严重,不少人投机倒把,唯利是图。虽然香港法制健全,但人们价值观黑白颠倒,为了谋财不惜一切手段,并且大众已形成风气,对丑恶现象充耳不闻,对辛勤劳动报以鄙视。幸亏香港已经投入了祖国的怀抱,这些腐化的思想开始有所转变,然而感染之路漫漫,这种金钱堆砌起来的“乌托邦”改造依然要持续很长时间。周博贤先生用沉闷压抑的节奏,把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态描绘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第八章:十优生——港剧絮谈
香港的音乐影视誉满全球,尤其是八十年代的港产片,更是影响了大陆的整整一代人。而其中的香港流行乐发源标志之一,便是港剧主题曲《啼笑姻缘》,随着大众的广泛接受,港乐开始了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港剧主题曲一般具有旋律简明,歌词通俗且深入民心的特点,十分符合全家老少吃饭休息时,随着节奏轻轻吟唱,用以加深剧集认识之用。《十优生》也是港剧《师奶股神》的主题曲,其中不少涉及女权主义的字句,十分适合大陆游客欣赏。
第九章:港女的幸福星期日——白领周末
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了几大城市群,人们的生活不断地步入城市化。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白领阶层大量产生。然而他们追逐的潮流,仍大部分以跟风为主,远的如欧美,中的如日韩,近的如港澳。香港有完善的餐饮传媒等娱乐行业,为男女白领的休息生活均提供了方便的消费场所,同时形成八卦盛行,美容普及的风气,其中尤其以女性白领最紧贴潮流,最为拉动消费经济。下面黄伟文先生会用他的如椽之笔给我们详细介绍。
第十章:那碗粥——推普历程
大陆游客一般听的香港国语歌是从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开始,之后四大天王风靡全国,《对你爱不完》《吻别》《忘情水》等国语作品陆续涌现。可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港人普通话发音普遍不准,交流起来会有很大不便。如今回归已逾十年,港人的普通话水平已达到一个新阶段。虽然仍有大量中老年人士的提升幅度不大,但年轻一代的口语能力,已经有可观的变化。作为本地人的谢安琪小姐会带给大家一首国语版本的港式情歌《那碗粥》,展示港人普通话的新水准。
08年是国际金融风暴的一年,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因此更加需要大陆游客前来观光购物,甚至入籍,以拉动经济,帮助香港。欢迎以后常来,也非常感谢游客欣赏本指南,希望指南能切实提供帮助。
新艺宝娱乐集团
2008年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