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昀《不灭》歌词赏析
去年在补档《法医秦明》 正片,听到老张唱的这首片头曲《不灭》的时候,便觉片头曲歌词写得极好,语言精炼,构思巧妙,寥寥数语(刚好140个字)就描摹出了一个法医在案情复杂、死无对证的情况下,冷静沉着,分秒必争,“问现场,问尸体”,抽丝剥茧、探破真相的情境,让词作染上了几重严肃深沉又饱含悲悯的凄美,折射出法医既有雷霆手段更有菩萨心肠的职业特点。
对张若昀的作品和文字我了解得不多。能在舆论环境日益恶劣,因言获罪屡见不鲜,不管是名人还是素人都渐渐失去了文字表达的勇气与意愿的当下,偶然间邂逅他那些精巧细腻的文字,我就会感到一种久违的幸福。记得《雪中悍刀行》大结局当天,他写了一篇两千字的长文,文采斐然,运化无迹,让深夜十一点睡意朦胧的我,瞬间起了兴致,由此写下追星生涯第一篇赏析演员文字的文章。 当我在@法医秦明微博知晓《不灭》是老张作词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当初看到《休谈风月 依诺沙星》《被人间偏爱着 被人间憎恶着》时一样的激动,我内心暗骂自己没见过世面,却追过许多文盲,以至于张若昀灵感思溢、偶一发挥,我这崇拜和欢喜就如滔滔江水缠绵不绝了。我就想着一定要给这首歌的歌词写一篇赏析文,记录一下本人被张若昀的才华惊艳到的瞬间,顺便重申一下本人的审美观——真的是超级反感那些作词无甚文采、味同嚼蜡却偏要出专辑割韭菜的人呢。可惜当时并没有读过网剧《法医秦明》的原著,对“红是鲜血绿是枯竭”及“鬼手起舞唤佛心不灭”两句一知半解,琢磨不透,所以一直就搁置了。 这个周末心血来潮,花了一天时间读完了《第十一根手指》,觉得《不灭》的歌词字字句句落在实处,才终于有了动笔的冲动,赏析《不灭》歌词兼谈张若昀的文字功夫。 张若昀不管是写剧集收官文,还是写剧集片头曲,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切题。他可以准确概括作品内容及其思想内核,唤起观众、读者,甚至作者本人的共鸣。 他写范闲有着拒绝安排的脾性,对抗不公的勇气,希望他和自己都能保有少年心性,“不要输给风雨,更不要输给歪门邪道啊”,字里行间都是自信与豪情,让人相信他就是那个珍惜现在,不畏将来,为美好而活的范闲。 他写徐凤年命运的底色是失去与传承,失去阖家团圆、把酒言欢的幸福,传承保国安民、悍刀而行的使命,自忖“问心无愧,声名狼藉又如何”,笃定“江湖儿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洋洋洒洒两千字,满满都是温柔与悲悯。 他写李大为一方面“成绩不好,又话痨,平日里麻烦不断,你让他写检查吧,憋了半天一个字写不出来”,另一方面“大是大非上绝不含糊,而且事情过后你回过头一复盘他的处理方式,嘿,这小子在照顾别人情绪感受这方面,居然还挺细腻”,用语平实,是李大为平日里絮絮叨叨碎嘴子的风格——这不是演员张若昀在告别角色李大为,这是角色李大为绞尽脑汁在给自己写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呢。 他写法医秦明们,所处的环境是“灯光照着你的眼帘,空气中弥漫着威胁”(勘查现场,危机重重),遭遇的困难是“遗憾谎言传言欺骗,故事暗藏深渊”(案情突发,扑朔迷离),工作的日常是“红是鲜血绿是枯竭,黄灯彻夜闪我不眠”(缺少休息,时刻待命),一贯的态度是“游戏我来破解”“正邪我来分辨”(抽丝剥茧,明察秋毫),眼前的尸体是“不安的跳动间,安息却不能眠,历历浮现悲喜将他的唇齿打成了死结”(死无对证,真假难辨),胸中的信仰是“吹着口琴横对冷眼出没如魔如烟,鬼手起舞唤佛心不灭”(使命担当,负重前行),是法医秦明本人看了都要击节称赏,感叹“子真知我”的程度,不是认真翻阅原著,吃透剧本,绝写不出来这样的词句。 单说“红是鲜血绿是枯竭,黄灯彻夜闪我不眠”这句,他的厉害已经不是文采斐然这四个字可以描述的了。我之前一直不知道“绿是枯竭”是何意,读了原著才豁然明朗。人生前伤,皮下的小血管破裂,会有一些出血,创面大部分呈现红色,人死之后,尸体发生腐败,全尸就会呈现出墨绿色的改变,就是“尸绿”,而法医则经常要通过尸体全身墨绿色的皮肤去寻找破案的依据,在解剖室黄色灯光的照耀下。这句歌词没有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而是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直接抓住了法医日常工作的场景,非常直观。 “不安的跳动间,安息却不能眠,历历浮现悲喜将他的唇齿打成了死结”,一击两鸣,既是写死者,又是写法医。不得安眠的,除了全身腐败,口不能言,冤情未雪的死者,亦有一筹莫展,不得抓手,辗转反侧的法医。原著小说中多次写到第十一根手指案迟迟未破,法医工作者们一刻不敢懈怠的细节。
“吹着口琴横对冷眼出没如魔如烟,鬼手起舞唤佛心不灭”,卒章显志,增强了歌词的深刻性与感染力,从这句歌词就很容易理解歌曲、电视剧乃至原著小说想表达的主题,法医具有耐得住清贫与寂寞的心志,有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审慎和智慧,有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那种情怀,是我们应当了解、尊重与敬佩的对象。 最后,感谢《法医秦明》第一季的全体主创。这部剧现在看还是很好看。
2023年6月写于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