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不及的少年

文/素衣
十三岁以前,我是个毫无理想的孩子,我的生活中再没有比玩耍更重要的事情了,我没有尝过忧伤的滋味。
那时候,我热衷于做的事情是掷石子、踢沙包、丢手绢和与男孩子比拼往墙上打乒乓球,看谁打得次数多,或者就是三三两两个男孩子女孩子在一切玩石头剪子布,要不就是在草坪里捉蝴蝶和抓蛐蛐。我和那些孩子们的笑声和吵闹声震天响,为了争一次输赢,我和他们争的面红耳赤,互相推搡着,看谁更厉害,我输了,就在心中发誓,一辈子都不再和这个无理的家伙玩耍。可这个誓言太短暂,只隔了一个夜晚或者更短的时间,誓言就飞到了瓜哇国里去,我和小朋友们组成的联合国又在小巷深处和原野草坪上会合,我们能玩的游戏真多,能让我们惊奇的事物真多,小小的心很快就被大千世界的新奇快乐充满了,那种状况用“游戏人生”四个字来形容最贴切了,快乐一天又一天,从天亮玩耍到夜幕四合,我带着一身的臭汗和满心的满足和喜悦回来,累极了,在父母催促洗脸洗脚洗袜子的唠叨声中很快进入香甜的梦乡,梦里,往往也是游戏欢乐的场景。十三岁以前,我是个不知道忧愁的孩子。
十四岁那年,我的个性突然毫无征兆地变得安静了,我突然就绝然地远离并放弃了十三岁以前喜欢做的一切事情,决绝地,没有丝毫不舍和留恋。我一下子变得寡言和内向,童真的目光里有了一些迷蒙和与年龄不相称的忧伤的情调,我的心中充满了丁香般的愁绪,喜欢上了诗和一切唯美的东西,它们骨子里透出的令我无法企及的高贵和美让我满心充溢着无法自持的痴狂。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发疯般地喜欢上了戏曲,在同伴们热情地追逐着流行乐曲的包围当中,唯有我,像一支安静的白色风信子花,羞怯地,清淡地,认真又执着地爱着唱戏的声音,那些清远悠长缠绵悱恻又幽怨鬼魅的调子,若我心生微澜,让我有了近似疯狂的喜欢,我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恍惚中觉得我的前生就是戏中的她们,那些花儿,开在寂寞的野郊,那些真性情和那些地老天荒的爱情,却挟着郊外的风穿过岁月,向我扑面而来。
少年啊少年,仿佛入迷,又带一点惘,眉飞色舞千千样,种种喜悦,令人为你鼓掌。
多年以后听到黄霑的这首歌,我才突然明白当年年少轻狂的自己,是怀着多少与生俱来的伤感和莫名的绝望,倔强地走过了一段迷茫探寻的道路,没有学坏,没有自弃,没有冷漠的自私,一直怀着一颗敏感多情又善感温暖的心,爱着一切美好,这些,全都源于年少时的这一份执迷的喜欢啊。
记得那时最喜欢听的曲种是越剧,最喜欢的两个名角儿是徐玉兰和王文娟。在别人热闹地看武打片和言情剧的时候,我会独自安静地坐在屋的一角,抱着收音机,调到戏曲频道,专心致志地听那些天籁般的婉转清音,或绵长,或袅袅,或婉约,或清越激扬,戏中,他们哀绝悲怆,戏外,我泪水长流,欲罢不能。我贪婪地迷恋着这种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味道,我喜欢,那些戏中的女子,那份纯美干净和那满身满心的清冷薄凉。从白昼听到向晚,夕阳西下,浅的光影透过窗棂在我的身上落下斑驳稀疏的白影,我听痴了过去,仿佛已经在那里静坐了一千年竟浑然不觉。
十四岁的我已经长到了一米六五的个子,瘦高纤弱,梳黑漆漆光溜溜的长发,爱穿蓝衣白裙,有蕾丝花纹的袜子和黑色的布鞋,一副清纯的样子,尤其是眼睛,那么纯,那么亮,那么顾盼生辉,我偷来妈妈的长裙和有着镂空花纹的披肩穿戴在身上,在穿衣镜前学着戏中女子的样子,心中浅浅吟唱着她们的戏声,轻移步,慢甩袖,巧转身,举扇半遮面,袅袅婷婷,循着心里发出的声音,走,走,一直往前走下去。
后来,又爱上了昆曲和京剧。听昆曲《游园》中的那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看兰花指翘,蛮腰柳摆,声曲婉转动听,让人神迷,生生醉了过去,及至又听到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就更加唏嘘不已----是的是的,我就是喜欢这红尘中清丽的戏声,我就是喜欢这一腔热爱却付诸流水的绝唱。
那就是我孤单多情的少年,那就是我醒来梦里鲜衣怒马我行我素的十四岁。
那是一段痴迷却刻骨铭心的岁月,怎么也忘不了这段豆蔻年华好时光,忘不了那些永远回荡在我生命中的美丽回响,忘不了因了痴迷和热爱我给父母留了一封长信边毅然地向着戏曲奔去的决心,更忘不了怒极的父母将我从寻戏的路上追回后我的伤心欲绝。心愿不及的少年,追梦不成的失望像一泓遇到冰山的深海,沉落,崩离,已经分不清戏中的女子是我还是我就是那些戏中的女子,我爱她们,爱她们一辈子。
请原谅吧,年少的梦想,这样的没有道理,这样的固执和不可一世。
一直到今天,我仍旧爱着那些穿越岁月的戏声,爱着戏中的女子,就在昨天,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在回家的路上,街灯闪烁,我在一片嘈杂中清楚地听到了一阵咿咿呀呀的琴声和一个女子哀艳的戏声。
有什么一下子敲在我的心上,已经很久没有红过眼圈的我突然有了想流泪的冲动。站在十一月初冬的冷风中,我心生丝丝暖意,我突然想起这样一句话。
小小情怀,丰思掩埋。
小小情怀,丰思掩埋。
————
本文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2b0ee0100bqyr.html
十三岁以前,我是个毫无理想的孩子,我的生活中再没有比玩耍更重要的事情了,我没有尝过忧伤的滋味。
那时候,我热衷于做的事情是掷石子、踢沙包、丢手绢和与男孩子比拼往墙上打乒乓球,看谁打得次数多,或者就是三三两两个男孩子女孩子在一切玩石头剪子布,要不就是在草坪里捉蝴蝶和抓蛐蛐。我和那些孩子们的笑声和吵闹声震天响,为了争一次输赢,我和他们争的面红耳赤,互相推搡着,看谁更厉害,我输了,就在心中发誓,一辈子都不再和这个无理的家伙玩耍。可这个誓言太短暂,只隔了一个夜晚或者更短的时间,誓言就飞到了瓜哇国里去,我和小朋友们组成的联合国又在小巷深处和原野草坪上会合,我们能玩的游戏真多,能让我们惊奇的事物真多,小小的心很快就被大千世界的新奇快乐充满了,那种状况用“游戏人生”四个字来形容最贴切了,快乐一天又一天,从天亮玩耍到夜幕四合,我带着一身的臭汗和满心的满足和喜悦回来,累极了,在父母催促洗脸洗脚洗袜子的唠叨声中很快进入香甜的梦乡,梦里,往往也是游戏欢乐的场景。十三岁以前,我是个不知道忧愁的孩子。
十四岁那年,我的个性突然毫无征兆地变得安静了,我突然就绝然地远离并放弃了十三岁以前喜欢做的一切事情,决绝地,没有丝毫不舍和留恋。我一下子变得寡言和内向,童真的目光里有了一些迷蒙和与年龄不相称的忧伤的情调,我的心中充满了丁香般的愁绪,喜欢上了诗和一切唯美的东西,它们骨子里透出的令我无法企及的高贵和美让我满心充溢着无法自持的痴狂。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发疯般地喜欢上了戏曲,在同伴们热情地追逐着流行乐曲的包围当中,唯有我,像一支安静的白色风信子花,羞怯地,清淡地,认真又执着地爱着唱戏的声音,那些清远悠长缠绵悱恻又幽怨鬼魅的调子,若我心生微澜,让我有了近似疯狂的喜欢,我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恍惚中觉得我的前生就是戏中的她们,那些花儿,开在寂寞的野郊,那些真性情和那些地老天荒的爱情,却挟着郊外的风穿过岁月,向我扑面而来。
少年啊少年,仿佛入迷,又带一点惘,眉飞色舞千千样,种种喜悦,令人为你鼓掌。
多年以后听到黄霑的这首歌,我才突然明白当年年少轻狂的自己,是怀着多少与生俱来的伤感和莫名的绝望,倔强地走过了一段迷茫探寻的道路,没有学坏,没有自弃,没有冷漠的自私,一直怀着一颗敏感多情又善感温暖的心,爱着一切美好,这些,全都源于年少时的这一份执迷的喜欢啊。
记得那时最喜欢听的曲种是越剧,最喜欢的两个名角儿是徐玉兰和王文娟。在别人热闹地看武打片和言情剧的时候,我会独自安静地坐在屋的一角,抱着收音机,调到戏曲频道,专心致志地听那些天籁般的婉转清音,或绵长,或袅袅,或婉约,或清越激扬,戏中,他们哀绝悲怆,戏外,我泪水长流,欲罢不能。我贪婪地迷恋着这种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味道,我喜欢,那些戏中的女子,那份纯美干净和那满身满心的清冷薄凉。从白昼听到向晚,夕阳西下,浅的光影透过窗棂在我的身上落下斑驳稀疏的白影,我听痴了过去,仿佛已经在那里静坐了一千年竟浑然不觉。
十四岁的我已经长到了一米六五的个子,瘦高纤弱,梳黑漆漆光溜溜的长发,爱穿蓝衣白裙,有蕾丝花纹的袜子和黑色的布鞋,一副清纯的样子,尤其是眼睛,那么纯,那么亮,那么顾盼生辉,我偷来妈妈的长裙和有着镂空花纹的披肩穿戴在身上,在穿衣镜前学着戏中女子的样子,心中浅浅吟唱着她们的戏声,轻移步,慢甩袖,巧转身,举扇半遮面,袅袅婷婷,循着心里发出的声音,走,走,一直往前走下去。
后来,又爱上了昆曲和京剧。听昆曲《游园》中的那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看兰花指翘,蛮腰柳摆,声曲婉转动听,让人神迷,生生醉了过去,及至又听到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就更加唏嘘不已----是的是的,我就是喜欢这红尘中清丽的戏声,我就是喜欢这一腔热爱却付诸流水的绝唱。
那就是我孤单多情的少年,那就是我醒来梦里鲜衣怒马我行我素的十四岁。
那是一段痴迷却刻骨铭心的岁月,怎么也忘不了这段豆蔻年华好时光,忘不了那些永远回荡在我生命中的美丽回响,忘不了因了痴迷和热爱我给父母留了一封长信边毅然地向着戏曲奔去的决心,更忘不了怒极的父母将我从寻戏的路上追回后我的伤心欲绝。心愿不及的少年,追梦不成的失望像一泓遇到冰山的深海,沉落,崩离,已经分不清戏中的女子是我还是我就是那些戏中的女子,我爱她们,爱她们一辈子。
请原谅吧,年少的梦想,这样的没有道理,这样的固执和不可一世。
一直到今天,我仍旧爱着那些穿越岁月的戏声,爱着戏中的女子,就在昨天,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在回家的路上,街灯闪烁,我在一片嘈杂中清楚地听到了一阵咿咿呀呀的琴声和一个女子哀艳的戏声。
有什么一下子敲在我的心上,已经很久没有红过眼圈的我突然有了想流泪的冲动。站在十一月初冬的冷风中,我心生丝丝暖意,我突然想起这样一句话。
小小情怀,丰思掩埋。
小小情怀,丰思掩埋。
————
本文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2b0ee0100bq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