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小众音乐

昨晚和朋友聊音乐到深夜,他推荐了一些新奇前卫流行的欧美音乐,普及各种音乐知识。轮到我时,选了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的,被他不以为然地定义为抒情曲,老套。 仔细想来,我听的歌曲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抒情曲调。毕竟我的感情非常丰富,又多愁善感,简直不要太合拍。 二、小众。不为大部分人所知,能让我安心沉浸其中而不用担心别人会发现我的心事。更何况,从小到大,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只要大家都喜欢的,我就刻意回避,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最终,小众成为我的归宿。 三、外语歌或者纯音乐。外语歌的歌词难以随时随地理解,纯音乐表达的内容更加隐晦,既可以避免别人识破我的想法、洞察我的弱点,又可以避免我的情绪被音乐传达的内容过分刺激,毕竟我已经够敏感了。 四、影视剧音乐。突出的就是布袋戏和印度电影的背景音乐。背景音乐自带故事性,内涵远超普通音乐,布袋戏的独特诗意与江湖沧桑,印度电影融歌曲、音乐、舞蹈、艺术为一体的强大优势,都让我对这两种音乐欲罢不能。一首歌就能迅速唤起对整个故事的回忆,非常厚重深远。咳咳。 于是,我一边给他发音乐,一边不吐不快、长篇大论,孤独探索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被迫听我的音乐理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