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对决》:如何train一个六边形M

如何train一个M?首先要有一个针锋对决胜者为王的过程,其次要在过程中发现和开发他自身的M潜质。开开心心地躺平,那不叫M,那就只是型号为0而已。他得对抗,不止是在这一次性的关系中,也是在过往充满明争暗斗的很多时间里。他已经独自对抗了很久,对抗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常态。他对自己能力的边界有清醒的认知,知道如何冒可以承受的风险下注,搏更大的成功,也知道有些人天生就拥有的强势,是他奋斗一辈子也难以比肩的。
他是一个孤独的六边形战士,凭自身实力获得更强大的家族资本的赏识。这就是他身处的职场规则,他可以靠奋斗和经验积累越来越强,八面玲珑没有短板,但不可以改变到达某一层级后,想要继续往上走就必须依附于这些家族的事实。起初他对抗,然后他发现胜算渺茫,再然后他意识到他有了一个获得相对安全的长期依附关系的机会,这至少比在实力悬殊的对抗中被KO要好,于是他选择示弱。再然后他发现,即便是在处下的位置,也一样有办法引导彼此关系的走向,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是享受这段关系。他臣服了,可他仍然是骄傲的,他知道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没有输给谁,即便依附,他也要依附得体面,依附得有原则。上位者对他的利用不留余地,他只能不断地争取一些腾挪的空间的给自己,所以他永远没办法安安心心躺平。即便是在不对等的关系里,他也还是总在对抗,试图守住一些自己的底线。当然时常守不住。他强大而体面,同时也狼狈又脆弱。他躺平得挣扎,通过确认被强迫本身获得快感。他甚至驯服了自己的失态,就算失态也失得优雅无害、秀色可餐[注1]。
布迪厄说了,一个人长期生活在某种环境里,不断重复某种生活方式,时间久了,这种生活方式会成为他的习惯。顾青裴作为一个白手起家三十岁出头就拥有了霸道总裁人设的gay,人生正春风得意,自认为1理所当然。更何况在没有固定伴侣的情况下,好像也没有花钱找人睡自己的道理。他喜欢看激烈的片,不过他认为,就算要跟人玩儿,他当然也是上面的那个。
顾青裴把事业和私人生活平衡得很好,直到他遇到了原炀。原炀跟顾青裴的关系比较微妙。表面上看,顾青裴是原炀的长辈、上司和入门师傅。但更实在的关系是,原炀是顾青裴老板的儿子,是他得罪不起的大少爷。顾青裴可能没有看耽的爱好,不然他就会知道,师尊,是一个多么高危的职业。
顾青裴要管原炀,原炀不想让他管。原炀无意间发现了顾青裴的性向,决定在这上面做文章,握一个顾青裴的把柄在手里,好让他没办法再拿捏自己。可惜做局的流程出了一些问题,最后的结果是原炀亲自出马完成了这个流程,还被放在一边的摄像头完整记录了下来。
职业和私人的顾青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但他也因此得以见到一个不同的原炀。与在公司对强加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抗拒的太子爷不同,生活里的原炀是个挺讨人喜欢的人。他吃过苦,知冷暖,干活利索,生活自律,表现得并不像一个养尊处优还有暴力倾向的大少爷。虽然是原炀不经允许闯入了顾青裴的生活,但顾青裴确实因此对他的印象改观不少。
就算对原炀有了一些好感,但跟老板的儿子成为同性恋人的风险还是太大了,一旦被发现,后果顾青裴承受不起。仔细想想,就算恋爱对象不是原炀而是王晋,恐怕也会有很多公私利益纠扯不清的情况。所以顾青裴很有可能乐得把风月维持在即时两清的交易状态,不太愿意轻易踏入稳定伴侣关系。在和原炀最初的相处中,顾青裴即便有心动,也绝不会主动,只有在无可选择的状态下,他才能放任自己和原炀结合。顾青裴跟原炀进入了一个他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但已经颇为驾轻就熟的相处模式,虽然被动,但还挺享受。“你勤快那我就懒呗。”
作为一个一直偏爱平等强强关系的观众,听这个剧也会觉得有意思的一个原因是,我第一次get到了一点M的逻辑,而且发现这个逻辑似乎挺普适。它不是一个真空里冒出来说干就干的小电影,也不是说有一个人他天生就热爱当M的感觉于是他成了一个M,更不是(单由亲密关系造成的)虐久成自然,而是让主角在亲密关系里一定程度上复刻了他在社会关系里的长期体验。
顾青裴的事业枝叶繁茂,但根基不深。原炀敢说出你拿着我的照片去楼上往下撒我不在乎,顾青裴就不行。和原炀的关系让他有了一个机会,坦诚地暴露他的脆弱,这种粗暴的真实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慰藉。虽然二人走到一起的原因不可描述,但顾青裴享受和原炀在一起的感觉,好像一个一直要挺直脊梁过日子的人,背后突然多了个倚靠,那个倚靠也并不十分坚实,却是热腾腾、毫无保留的[注2]。尽管明知这是一段难以长久的关系,顾青裴还是愈发认真起来。如果不是因为丢电脑的突发意外,俩人小日子已经过得相当琴瑟和谐了——当然这是一种很脆弱的琴瑟和谐。在顾青裴看来,和原炀在一起已经是突破底线的选择。但原炀却从顾青裴下意识的表现中感受到,顾青裴不打算让这段关系见光,他处处都给自己留着余地,以备毫发无损地退出。
秘密录像事件的爆发如同预言实现,最终成了险些毁掉顾青裴全部事业成就的那个“差池”。他们经历了最糟糕的一段,顾青裴丢了工作、丢了名声,被原炀他爸要求离开原炀,而原炀认为是顾青裴不够爱自己,没有和自己一样破釜沉舟的勇气,所以他不得章法地想要再次用强制手段把顾青裴留在身边。原炀的做法并不能挽回顾青裴,只会让他对二人的未来更没有信心,更坚定要结束这段关系的决心。所以他接受王晋的邀约,入职了他妻子在新加坡的公司,两年没有和原炀见面。在原炀看来,这意味着顾青裴放弃了他,选择了王晋。为了挽回顾青裴,原炀首先要清除的障碍是他爸对顾青裴的要挟。秘密录像事件已经说明,他爸根本不会以“原炀爱的人”的心态对待顾青裴,唯一可行的办法是用实力压制他爸。原炀再也没回过家,他动用了所有从前不屑于用的资源打拼事业。可是他其实也不确定,就算他真的有了和他爸谈条件的筹码,顾青裴到底还会不会回到他身边。他靠和顾青裴还有未来的幻想支撑自己,也因此愈发怨恨顾青裴的“懦弱”。
两年之后,顾青裴回国创业,原炀也终于等到了机会,计划和顾青裴合作控股他爸的融资公司。原炀认为,既然顾青裴重视事业高于爱情,那比起一个生活上无微不至的伴侣,做一个能给在事业上给他扶持的生意伙伴更加重要。虽然每次见面原炀嘴上都不饶人(表面上的顾总:云淡风轻;顾总内心:明显见老明显见老明显见老好介意QAQ),但他确实在申请初始资金的事上给了顾青裴及时的帮助。顾青裴的出现让原炀“彻底变了个样”,顾青裴也为原炀改变了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从前我走的每一步,连落脚点都是设计好的,但这一次,我只想看着你赢。”他没有再让爱情“置身事外”,在分担原炀的风险的同时,他也和原炀一起解决了原立江这个横亘在俩人面前最大的难题。
这很不“顾青裴”,不是他真的认为给原炀担保会出什么问题,而是他会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他爱原炀,但直到这个时候他都认为原炀马上要结婚了(就算没有原炀跟刘姿雯协议订婚的事,他也一直认为自己和原炀不可能长久),他的付出显然和预期收益不成正比。原炀踩着塑胶跑道朝顾青裴狂奔了999步,只等顾青裴朝他迈出最后一步。但顾青裴对爱情有着全然不同的感受,对他来说这一步就好像一脚踏空,不知道下面是不是万丈深渊。他们都花了三年时间,才等来顾青裴把心一横迈出这一步,然后他被原炀接住了。原著作者水千丞在开文十周年专访里说,他们两个对于彼此来说最大的改变是“学着像你一样爱你”。所以,如何train一个六边形M呢?大概答案就是也让自己被他驯服,成为他可以交付自己的港湾吧。
在番外小剧场“秘密录像”里,顾青裴发现现在依然会被跟那些照片有关的回忆影响心情。他感到生气,于是决定从根上解决问题。“视频不停,你也不能停。”“以后再想起那视频,你昨晚对我做的事印象更深刻一些。” 顾青裴可以用“昨晚”重塑关于录像的记忆,说明他真正介怀的已经不是杭州那晚发生的事,而是那些照片给自己造成的伤害。原来不止原炀在那晚打开了新世界大门,顾青裴也在跟原炀的相处中发掘了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这里对我来说是一个会脑内告警的情节,因为它跟斯德哥尔摩效应实在太像了。可是浪漫故事想要打破的定式也正在于此。生活中大小的胁迫无处不在(仅用三年就摆脱的人已经算得上幸运了),而斯德哥尔摩效应似乎是人之天性,但顾天仙偏偏遇到了那个几率微茫的意外。对于顾青裴来说,这个故事的浪漫溢出爱情之外。被爱情和对象他爸折腾了三年的顾青裴,可不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呀。他得到了一个可以充分信任的生意伙伴,而且地位上升到了凭自身打拼难以达到的高度——不是通过一个新的依附关系,顾总只是在船上躺得很平而已。只要接受188年下攻“我会改”的通用设定(不用改成绝世好攻,顾总可能还真不好那口,两个人磨合出一个舒服的相处方式就行),我觉得从顾总的视角看,《针锋对决》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爽文/剧……
注1:顾青裴这种强大又脆弱的M感,很大程度上是金弦老师的演绎方式启发我的。比如金弦老师处理醉酒状态下的顾青裴的方式,就是我看书的时候完全不会想到的。这也让我忍不住想,很多人喝醉都容易借酒劲发疯的嘛,顾青裴为什么喝醉了反而显得特别乖,特别安静呢?这是不是他有意的训练,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让他把自己训练成了这个样子呢?从这里开始,有了这篇repo。
注2:“靠背”的比喻受到凹3上一篇同人文启发,文名叫“宠不坏”,作者是zhiyangya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