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抒情家和欲言又止的乡愁
终于捱到了十二月,辞职后一个人跑到大连去看海,耳机里放着电台版的《抒情考古学》,一瞬间落下泪来。眼前是漫画般的海岸线,和阳光同样激烈的强风吹拂,说不出是怎样的心情。在“我是谁”的一声声追问中,破碎的自我和梦里的故乡一同袭来,随着旋律一步步向内深入、不断挖掘,过去越来越清晰,转身又灰飞烟灭。我无比确认,这就是我喜欢的歌。
和其他的粉丝一样,我无比期待地等到12.5凌晨,收获了第一手的快乐。
作为Intro的《旭》,英文名是《Dark Morning》,预示着整张专辑的情绪走向,黎明会到来,但此刻是黑暗。
我喜欢《麻雀飞去哪里》的副歌,“你要去哪里 带上我行不行”,这是对世界和自我的发问。我们奔涌向前,但前方又是何地?一路错过,一路拥有,爱上又遗忘,旅途没有终站。背后的鼓点,每一下都敲到了心里。
《天桥》是第一耳就会让人爱上的歌曲,名副其实“阳台2.0”。悦耳的旋律,充满巧思的歌词,在倦懒的午后来一场城市漫步,再结束一段隐秘邂逅。下班回家路上,有这样的歌,你还想要什么?
把眼睛看成海洋
他吻了我就长出离开的翅膀
匆匆忙忙期待一点补偿
趁今夜天色还没亮电影还没散场
还能让我继续疯狂
你看,还是那个会在浪漫大观中嵌套私欲的郑兴。隐藏在间奏里的吉他,是疯狂跳动的惊喜。
《最笨的思念》,我们郑兴有自己的“苦情歌”。“我想我可以的”,是一种沉静又情绪充沛的开头。他真的很擅长用第一句就将人深深吸引住,就像《眼泪博物馆》的“比如傍晚”,单这一句就饱含无限的诗意。再说回这首复古的芭乐,词曲都没什么可挑剔的,老派但不落俗套。“找灵魂深处最像你的 再涂上我的颜色”,思念婉转迂回,敏感的人都会懂。
情绪急转直下,来到了《日落玄武湖》。那些不该发生的发生了,珍爱的时间虚度了,“世界变了都会变的 进退好像都是一样的”。在必然会到来的人生掉落时刻,我们能抓住什么?必须要夸一夸编曲,造一场恢宏落幕,一段献给重逢和告别的昨日挽歌。
《很难像晚风》是最让我惊喜的一首歌。歌词写得那么平实自然,但却感人至深。终于我漂流到了最低谷,分别像影子一样跟着我,我多想像晚风那样平静地面对一切。“很难像爱你一样爱上他们了”,郑兴在教你怎么说情话。
穿过大雨和思念的边陲,我们来到新的《盆地》。作为专辑同名曲,放在最中间的位置,它的意义不言自明。情绪在这里爆发,思念变得具体,过去和现在相互牵引,时间在空间的互文里相遇。
多年后终于回到这里 盆地已经长出了森林
好想大哭一场。
世界崩坏,我选择反观心内,《抒情考古学》是这样一首关于自我的歌。经历过轮回的考验,“真面目慢慢浮出水面”,伤悲欲言又止。不过已无所谓,这就是活着的感觉。
是时候大声呼喊了,还不会太晚。《高山症》的旋律和编曲就像是《在夏夜》的延续,不是典型的郑兴,但是我好喜欢。小号真是点睛之笔。
《候鸟的短歌》是一首好温暖的歌。涉过险滩,也攀过高山,航线或高或低,星光忽明忽闪,终究是要再次迁徙了。
我毫不犹豫称《行路难》为年度歌曲。“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下沉的世界,我只愿意看到黑夜,我只想保持愤怒。结尾的和声让人起鸡皮疙瘩。
麻雀飞去哪里?思念有无回音?我们会抵达吗?这一切都在《抵达之谜》中,慢慢确定慢慢清晰,再慢慢远去。专辑的最后一首歌,郑兴通过婉转悠扬的旋律向我们娓娓道来,“别回头望”。
我毫不否认自己是一个老派的人,我用复古的播放器,收集过期的票根,听昨日的歌。我为跟不上新潮的一切而懊恼,又为怀旧的气质而骄傲。我也喜欢新的歌曲,但必须包含旧的东西,那是打开历史和我内心的钥匙。郑兴捕捉到了我心底这些细微的角落,将那些不可明说的、欲言又止的,都化作歌词和旋律,在音乐中浮现了,又通过音乐消解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喜欢郑兴,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们怀旧,我们敏感,我们对世界投去最真诚的善意,我们诉说乡愁,我们反思自我,我们表达欲望,我们向往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