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在写谁?

不少人在评论区刷“年少不懂李宗盛,听懂已不再少年”,这是从他的歌里得到共鸣,也暗暗抬高自己的人生经验。
我总是怀疑这些听众的年纪,然而不怀疑他们绝大多数是男人。因为公司业务,和同事去商务KTV,一个平日里看起来极压抑的同事搂着女人痛哭流涕。他就在唱李宗盛的歌,一首又一首,他动了真情。这是我第一次去主动了解李宗盛作品,然而却是在那样的场合。
过去我总觉得李宗盛有一点俗气油腻的地方在。《凡人歌》的MV里,李宗盛不过比青涩二字多一嘴胡子,却唱着“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多么微妙!利字放中间,道义却并没有扔了,只是放在两旁。这是早慧者的狡黠提醒。至于其他情爱生活之流,绝无超出一般人视野之外的高论,然而却不忘提醒自以为高明的听众,其实他们鞋子也残破不堪。他的歌微妙就在这里,那是一种直面人生的力量,那一点油腻,也似乎并不那么可憎。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自我讨厌的勇气。
李宗盛实擅拟作。作为音乐制作人,他在音乐产业中取得巨大成功,可知他善于写别人的故事。过去的诗人,如全出于己,大多从朴素走向忧郁,从幼稚走向深刻。而李宗盛从来没有这样的气质,他或许不愿表现。
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他自己的人生都已足够精彩。随意拈出一段,无不能发表一番感叹。然而他,却要反复提及“瓦斯行老板儿子”,音乐产业里的“小李”,追梦,耽于情爱。这次他说了实话,原来那些时间都留给了自己。《山丘》那样成功,好像他终于要开始说说自己。《新写的旧歌》也是这类创作,然而谈父子关系,谈“子欲养而亲不待”(此为变体),谈遗憾。老套得恰到好处。我,一个二十出头的男性,尚为人子,却从他的叙事里想象自己未来与父亲关系的走向。
大概是几年前吧,看到以李宗盛为主角的new balance的广告。“每一步都算数”,多么贴切。然而我知道,这句精彩的话大概是甲方、agency和李宗盛多方反复敲定的。如今他突然大谈中年人生感悟,让我怀疑究竟是不是多少有一点一种商业运作。如果是,那也是很合适的,抒情体,也是广告的一种写法,因为甲方认为它更直击人心。当听众痛哭流涕的时候,老李的狡黠又不经意间露出来。
鲁迅评世情小说的话,大概可以套在李宗盛身上:“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又说:“世以为非王世贞不能作。”李宗盛出来以后,大概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