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Velvet 3.0:悲戚的欢欣,微妙地成熟
3.5
开篇的“Chill Kill”在组合整个discography里都是一座高峰,哪怕珠玉在前,这首倚重Bass发力的“Trap华尔兹”仍是她们不灭巴洛克情结的变体再进化;更惊喜是在不曾预料的旋律走向和音调攀升中唤起悲戚的欢欣与明朗的哀伤,矛盾冲突的复杂情绪微妙地统一在末路狂花般的跌宕推进中,感动常在,十分满分——几乎可以就此确立她们“在欧式宫廷开EDM假面舞会”这一混搭领域的霸主地位。接棒的“Knock Knock (Who's There?)”沿袭擅长的古典包装电子流行乐路线,歌名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鬼马对白,歌曲是混合伤感与恢弘的八音盒交响,丰富旋律和日益精进的人声表现加成,内心的天使和魔鬼在古堡同下一盘棋,升华独属于她们带着游戏心态的壮烈成仁。可能正因打头两曲过于出色,才令专辑最终遗憾地有些头重脚轻。
成员们透着纯熟美感的演绎汇聚成不会枯竭的水流浸涌于空间感强烈的R&B情歌“Underwater”里,收进Tinashe下张新作也合理;和她们其他R&B代表作相比,这首也步入表现更自如的深水区。而漂亮得难以忽视的“Nightmare”也呼应了“Knock Knock (Who's There?)”的黑色童谣圆舞曲美学。于是轻捷的华丽与清简的梦幻在专辑前半张不断闪光,披着古典乐雪纺的感怀抒发持续点亮:正规一辑的non-stop舞池动感蜕变为这张涟漪不断的感动。美中不足是专辑亮点几乎是此前代表作的还魂再造,“Psycho”与“Feel My Rhythm”的甜头让组合流连忘返,而下半场愈发平实的表现逐渐脱轨开场营造的独特感,高开低走,并有跳戏回到去年冬天那张EP的错觉。试想专辑若以2022春季EP里古典唯美的“In My Dreams”结尾,会收获怎样首尾相应的完整美妙体验。
Red Velvet的作品反映了SM对旗下组合擅长曲风的深耕培育:轮廓娟秀且形态不一的R&B歌曲抚摸着听觉(冷如曼妙冰上舞的“Iced Coffee”,暖则节日颂歌的“Wings”,后者还令人想到90年代的Janet Jackson会在自己专辑末段放入的慢板R&B),以不被外界风潮干扰的笃定姿态。既师承上世纪90年代同公司前辈S.E.S.的当代R&B衣钵,又恰如其分地呼应组合身处的2010年代另类R&B发展走向。她们在这一张继续吸收进足量优美的古典乐氛围,再用Bass music兼有的舞曲和Hip-Hop律动去实现反差感的刺破。《Chill Kill》并非带有突破性质的革新之作,但也算踩在过往音乐高光时刻的肩膀上充分发挥组合标志性优势的总集篇,Red Velvet 3.0的细腻成熟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