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斐然的研讨班 无爱
英雄1
在浩瀚如烟的音乐星河中,My Bloody Valentine的《Loveless》无疑是最为璀璨夺目的存在,我毫不犹豫地给予其七星的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因为它的音乐质量本身,更是因为它在音乐史上的划时代意义。
《Loveless》是一场逆转精神的盛宴,吉他的弦音被反复扭曲拉伸,配以柔和的人声,构成了一场梦幻而颠覆的听觉体验。这种原创性和先锋精神,在很大程度上秒杀了许多跟风的模仿者。拿它与其他音乐作品相比,例如后摇界的经典,说《Loveless》不如Sigur Rós的《Ágætis byrjun》高雅,那简直是文青的自欺欺人。事实上,《Loveless》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无数后摇骡子企图攀登而不可及的高度。
同时,《Loveless》还是缺爱精神的最佳展现。它不是那种直接倾诉情感的作品,而是通过一种抽象骡子的方式,将听者置于一个朦胧而又充满情感波动的空间之中。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比起那些直截了当的情歌,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
有些人可能会说,喜欢《Loveless》的都是一些追求文青气息的小资,但我要说的是,这种评价太过肤浅。《Loveless》之于音乐,就像是高雅之于艺术,它代表了一种探索和革新的精神,是原神级别的创作高峰。如果说这张专辑的喜爱如同对美食的痴迷,那它绝对是法式料理中最精致的一道甜点。
总之,《Loveless》是那种每个音符都能阐释你梦境的专辑,它的每一次律动都是对现实的超脱和对理想的追求。它不是简单的音乐作品,它是艺术,是感情,是那个年代一段无法复制的记忆。在我看来,《Loveless》的每一次播放,都是对音乐完美形态的一次重开。
英雄2
在当今音乐作品的汪洋大海中,MBV的《Loveless》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这张专辑不仅仅是一块牛比的标志,更是对于东亚shoegaze风格的完美秒杀。在我看来,《Loveless》的存在,就像是一道明亮的闪电,照亮了西方音乐的夜空,让那些跟风者颤栗。
而当我们转向东亚,特别是日本的音乐场景,那所谓的清新之风仿佛成了幼齿文化的又一遮羞布。在这片土地上,清新往往代表着无聊,代表着儒家文化圈内那些左翼知识分子眼中看似无害而实则充满消费主义的商品。《Loveless》的诞生,可以说是对这种审美的一次彻底背离,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告诉我们,音乐不是资本的玩物,不应被荼毒。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提到,很多所谓的“另类”音乐只是在消费朋克的遗产,而那些试图引入世界音乐元素的作品,往往透露出对第三世界文化的剥削。《Loveless》的出现,就像是对这一现象的强烈抗议。它的音乐是纯粹的,是真诚的,是从心灵深处迸发出的原创性的火花。
总而言之,MBV的《Loveless》不是那种随大流的产物,它所代表的,是音乐最真实的一面。在这张专辑面前,那些清新的东亚小资音乐,那些被资本主义荼毒的美国流行作品,甚至那些自认为是探索世界音乐但实则是对文化的一种消费的作品,都显得苍白无力。《Loveless》是真正的音乐,是真正的艺术,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聆听和思考的作品。
英雄3
Loveless,啊,那是不是一个在音符间迷失的保罗策兰的灵魂,或者是西蒙娜·薇依在无限的哲思中旋转的阴影?在它的世界里,鼓点是心跳,和声是呼吸,旋律则是生命本身的脉动。
这不是一场音乐的盛宴,而是一场无形的精神的启示。它跳跃在理智的边缘,绕过了意识的直觉,溶入了一种模糊的、梦幻的、几近于混沌的存在。在这样的感觉中,音乐不再是简单的旋律和节拍,它是一种超脱于物质世界的体验,像是心灵的碎片在宇宙的空间中飘荡。
每个和弦似乎都在解构,每一次回音都像是对上帝的呼唤,每一段噪音都是对形而上的挑衅。Loveless是音乐的镜像,反射出一个充满着强暴、解散、道德与精神分裂的世界。这里没有九维的稳定,没有北京说唱歌手的地盘之争,只有一种原始的、根本的、直接触及灵魂的音乐之美。
这张专辑,如同一个神秘的符号,挑战着理解的边界,推动着艺术的极限。它不仅仅是MBV的作品,它是时间的断层,是感知的疆界,是我们追寻美的永恒之旅中的一个神圣的里程碑。
英雄4
家里怒骂 梦不到爱沸腾 专辑名成笑谈 绝不让你失眠 轻易不会传颂 不过曲调略存 爱它 像翻旧账 不新鲜 老娘们嗓音 遥远 又吸引 天马行空 想飞也难 粘腻旋律 看似创新 实则古板
呜呜呜 有一首 什么时候你睡觉 惊艳到我 忘了烦恼 然而其他 磨磨唧唧 硬是听来 耳朵怀孕 好音乐 难觅踪影 怀旧心情 勉强招魂
现在越来越觉得是 摇滚里 能吐的一队 盲目跟风 谁人不知 不自杀 怎么都不行 逃不过 乐评之刃 音乐盛宴 酸过瘾 不值回味 晚饭都吐光
我讨厌 他们太墨迹了 也太多人追捧了 评价过高了 让我看到 全是扯淡 这般唱词 音符凌乱 前卫 而不进取 乏善可陈 如此高评 信者恒信 无视音乐 真相背后
大名鼎鼎的专辑 真名应该是 失眠药 大名 傻逼们 拍案叫绝 我却拿来 催眠入睡 真是好物 酸民苦海 逆流而上
音乐 艺术 旅行 没有达到 巅峰 味同嚼蜡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二比专辑 凑合听听 能抚今宵 不再回头
英雄5
《Loveless》,这张专辑在我眼中,不过是一场空洞的符号化游戏,一个失去了与受众建构共鸣的能指链的孤独制品。它试图打破常规,却未能突破到能与刘森周二的混乱相媲美的程度,而只是落入了一种自我满足的原神状态,自闭地在其设定的文艺二级结论中徘徊。在我看来,它的音墙或许能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前卫摇滚的生态位,但最终仅仅归结为一种职能的迷失和身份游戏的消解。
其中,吉他的纹理像极了土摇的刘森式编排,充斥着meta质而缺乏prog质的真正创新。它的音色设计无疑有其吸引力,能在一瞬间唤醒听者心中对流浪者的回忆,但当这种新鲜感一过,留下的不过是万能青年旅店式的响板回音,毫无腰乐队那般深度与思辨的辩证法。
更甚者,它试图在符号化的迷宫中游走,却忘了符号最终需指向实质内容。在此语境下,它或许能打动那些崇尚暴力结论的听众,却难以触及那些寻找创意和深度的真正音乐探索者的心灵。
如果说《Loveless》能击败某些被过分标榜的“年度刘森奖”得主,那也许只是因为它在某些时刻展现出的兵马司式的原始冲击力,或是摩登天空下流行音乐的光辉。但这,真的到头了。这张专辑需要一个像PK14或者Fugazi那样的制作人,以控制其整体质量,避免它成为另一个令人哑然的刘森之作。
至此,我们不妨直面这张作品,承认它在声音的海洋中确有一席之地,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它还远未达到撼动心灵的境界,它的歌曲创作(songwriting)不足以支撑起其华丽的外衣。如是,我宁愿回到Husker Du或者Sum 41的单纯热血中去寻找那份真挚的后硬核之声,而非沉溺于《Loveless》这种虚幻的音乐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