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定义了Groove Metal的专辑

1996年5月,在暌违两年之后,Pantera发行了第八张专辑《The Great Southern Trendkill》。后来,这张专辑被认为是Pantera最繁杂、最多样、最扭曲、最具挑战性和实验性的专辑(之一)。但彼时,专辑的销量和反响都平平;MA上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或许不难看出,这也是Pantera最被忽视的一张专辑。

其实,专辑整体异常出色,技术难度极大,充满了戏剧冲突且张力十足,在金属圈中好评不断且影响深远。这是一张定义了Groove Metal的专辑。与Classic Thrash相比,Groove Metal作品共通的特点就是速度没那么快了——更着重于反拍的强力和弦以及中速solo。在专辑的录制过程中,乐队的(精神上的)弦一直绷得很紧:Phil Anselmo正与海洛因成瘾作斗争(”I was making every rookie mistake in the world with pain medication.”)——这导致人声是在另外的一间录音室里录制(Trent Reznor位于New Orleans的Nothing Studios),录音室可能就在三大件的隔壁,也可能远在836公里以外(三大件的录音工作或许是在达拉斯的Chasin Jason Studios,或许是在Dimebag Darrell家里),谁在乎。
说说其中的三首。主打歌(title track)《The Great Southern Trendkill》也是专辑的开篇之曲,除了“嗷一嗓子吓你一跳”的恶趣味之外,曲子里包含了相当精彩的riff和一曲完整的solo。这是一种接近Southern Rock的solo,really lives up to the name of this song and album,名副其实。主打歌自然是专辑中最好曲目的之一,但也仅仅停留在之一。在多数人的眼里,《Floods》才是专辑里最出彩的乐章。这首歌中不仅有着非常非常,非常heavy, dirgy, and sludgy的riffs,而且solo也是Dimebag有史以来最好的创作(之一)。真正让人眼前一亮是它的outro;我想这种演绎方式也可以被归类为某种solo,但却是通过有别于Classic Thrash演绎方式的一种舒缓、旋律优美的solo片段结束了整首歌。这是整张专辑中最醇美的时刻,如饮美酒,入口的强劲和回味的浓郁相得益彰,可以与忧郁的《Suicide Note》相媲美。说到《Suicide Note》,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Pt. 1是一段平静空旷的音乐,以南方泥泞混沌的音调为特色,带着那么一点点Led Zeppelin《Going to California》影子;而Pt. 2几乎是一首彻头彻尾的Death Metal曲目。Dimebag似乎希望用这种方式表达一种冲突和割裂;而Anselmo也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中贡献了自己最好的声音——可能这也是一种现实语境里的冲突和割裂。整张专辑的攻击性都上了一个台阶,有些歌曲充满了Death Metal式的急速轮踩和嘶吼,并且增加了大量的实验性尝试。本质上,这是一张吉他主导的专辑,尽管这支乐队在职业生涯后期很难再去创造音乐(create music),但他们还是在一段不那么顺利的日子里录制出了最好的专辑。

四年后的第九张专辑《Reinventing the Steel》,则是一张彻头彻尾无趣的专辑。乐队似乎很累,身心俱疲,想在分手前再推出一张专辑。但实际上,《The Great Southern Trendkill》才应该是那张道别的专辑,因为专辑整体笼罩着一种世界末日的氛围,更适合互相道别,不管你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