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愁煞人 绚烂奇异曼妙四季 好一个感伤入冬之夜
标题借用了NANAKO的QQ签名,呵呵。
昨天与NANAKO从欧洲嘉兰乐团的音乐会归来。去音乐会前,我这个古典小白听了穆特这个版本的《四季》做为“预习”。穆特的小提琴技艺无可挑剔,但是个人更偏爱些嘉兰的版本。BIONDI大叔果然是有两把刷子,也确实全身心投入,SOLO部分都处理地相当出彩,尤其是夏和冬的部分,很是震撼。怎么说呢,感觉嘉兰版本应该更接近于维瓦尔第的原作,可能是因为两位艺术家同民族的关系?抑或是因为现场聆听和灌录CD的区别?总之个人以为嘉兰版本在细节把握上很成功,一些小节的强弱变化更戏剧化,而风琴较之钢琴确实也更具巴洛克气息。穆特的版本的话,带有很浓重的德意志民族的音乐烙印,整体给人感觉恢宏大气,把四季这提协演绎地如同一部交响乐般。
P.S.好像每个乐章后在音乐家们调音的时候观众们总会不合时宜地奏起了咳嗽N重奏,于是我们就感叹难道是因为最近天气造成了大范围的流感么。
P.S.又P.S.最后,当全场观众都在鼓掌安可的时候,居然有小部分人起身退场,然后乐团出来本想安可曲的,但看到有人离场就立马又回去了。好在剩下的观众们挺恒心,继续鼓掌,最后乐团还是出来象征性地安可曲了。
另,两次去东方艺术中心听音乐会都遇上了下雨,这让NANAKO非常地不爽,因为她没能穿上她的那条小白裙,哈哈。
昨天与NANAKO从欧洲嘉兰乐团的音乐会归来。去音乐会前,我这个古典小白听了穆特这个版本的《四季》做为“预习”。穆特的小提琴技艺无可挑剔,但是个人更偏爱些嘉兰的版本。BIONDI大叔果然是有两把刷子,也确实全身心投入,SOLO部分都处理地相当出彩,尤其是夏和冬的部分,很是震撼。怎么说呢,感觉嘉兰版本应该更接近于维瓦尔第的原作,可能是因为两位艺术家同民族的关系?抑或是因为现场聆听和灌录CD的区别?总之个人以为嘉兰版本在细节把握上很成功,一些小节的强弱变化更戏剧化,而风琴较之钢琴确实也更具巴洛克气息。穆特的版本的话,带有很浓重的德意志民族的音乐烙印,整体给人感觉恢宏大气,把四季这提协演绎地如同一部交响乐般。
P.S.好像每个乐章后在音乐家们调音的时候观众们总会不合时宜地奏起了咳嗽N重奏,于是我们就感叹难道是因为最近天气造成了大范围的流感么。
P.S.又P.S.最后,当全场观众都在鼓掌安可的时候,居然有小部分人起身退场,然后乐团出来本想安可曲的,但看到有人离场就立马又回去了。好在剩下的观众们挺恒心,继续鼓掌,最后乐团还是出来象征性地安可曲了。
另,两次去东方艺术中心听音乐会都遇上了下雨,这让NANAKO非常地不爽,因为她没能穿上她的那条小白裙,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