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提琴的一点想法
写一点关于大提琴的想法。和这张专辑50%相关吧,不能算是乐评,一点个人感想。
对我来说,大提琴有个迷人之处是,它似乎并不追求完美的音色。小提琴家在这一点上似乎对自己更苛刻一些,更希望乐器声音干净,不要有杂音,换弦痕迹不要明显,等等。大提琴就显得包容一些。或许是因为共鸣腔体够大?整体音域偏低?大提琴即使在音色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也不会有小提琴那种明显尖锐、不和谐的声音,反而显得自然质朴,有种让人舒适的“粗糙”。
我心里隐约有个乐器“精制”程度的量表(或许用“refine”这个单词更准确),代表乐器从事物的自然发声中的提纯程度。从下到上递增,小提琴在这个量表的上端—它是一种比较“精制”的声音,需要演奏者极强的控制和专注才能使它发出理想的声音;低音提琴位置靠下,它震动频率偏低,音色暗,当然也需要演奏者的控制和专注(说不定比小提琴还多),但低频的声音更像是日常生活的一种背景音,不会引起突然的警觉和注意,听感上更像“自然发声”。大提琴像是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了一种平衡—“精制”的程度让它能够跳脱出环境,创造所谓“音乐”;“自然”的程度又让它保留了一些天然的质感,音符和音符之间偶尔能听见一些木头的声音。
这些想法起源于一次听麦斯基演奏的经历。以前大提琴只听过一些马友友,喜欢他的巴赫,有种无我的宁静。麦斯基则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最开始是听他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强烈的个人风格(这当然也要归功于肖斯塔科维奇),热烈,压抑,一点癫狂,紧紧抓住听众的心。运弓很沉,带着狠劲,你能感觉到他并不追求对音乐完全的控制,有些段落甚至仿佛到了失控边缘。这和马友友的风格太不一样了—马友友常有一种让人忘记演奏者是谁、全然沉醉于音乐的魔力,但听麦斯基的时候,很难忽略琴声背后的人。他的个人风格太强烈了。我想音色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马友友的音色总是美轮美奂,极尽顺滑而优美;而麦斯基则更为粗粝,他不避讳弓弦之间的这点粗糙,有种很真的摇滚风味。控制变量法,后来也听了麦斯基的巴赫,更确信他和马友友不太一样。他的巴赫虽不像肖斯塔科维奇那么躁动,但也有一份恣意在里面。
这种恣意很迷人。一点点的粗糙反而让音乐更真切了。
另外,麦斯基的银色自来卷好漂亮~
嗯,就这些。
附上一个麦斯基LIVE版本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OP.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