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里《疯筝》三面性的伪证

这篇文章写于零二年秋天?记不太清了。文字对于我,有时只是必须呕吐才能呼吸的东西,远没有那么严肃。音乐则不然,对于我的意义,就是:没有音乐,哪来的文字,她的意义和图画一样重要。
原被http://www.modernsky.com/bands/dili/dili_article2.htm采用。现在引入到我的新家。
底里《疯筝》三面性的伪证
一开始就是个陷井。条件是:如果它让你发觉出专辑的始端曲目,如果它让你有机会忽略掉专辑封面的画与其内页平面招贴中人与物戏睨的对象。从CD入仓到酒神狄俄尼索斯收回自己的化身。时间经过的模样总比能确认的长度更长,人为的片断如雷电的印迹——完整的倾刻消逝——电形在前,雷声置后于乌云相撞瞬间的自然。人听得,最初写下标题的欲望愈来愈弱——常识毋需证明。挖空心门寻找纸屑汉字,以期能沾上星点酸性音符。怕是徒劳。全当用字再安慰一次耳朵。听力的存亡可以在很苛刻的条件下顺向判断。比如,牵动的神经不仅为五官中的某一根,进而肌体。更甚者,无缘地脑力感受与之下的私人考虑。一次自身对话的实现。
假设一个虚构的酒神唱着歌谣,手持在中东沙漠点燃的火把,水晶灯下的人看不到他一路奔急而至身后扬起的尘土,“独”者舞蹈的影子冲过所有文明以后的代步工具,一面在“德胜门之夜”中是学理上厚实的后工业时代机器能量称的重量,反讽的对抗是近似于绘画历史上的达达行为,如果能审判出冲入漆黑下水道鬼魂所受的苦难,如果生存不应该,这一面的憎嫌与嘲讪将是工业音乐在白日下机械运转的简约节奏反复。来源于Ambient Musice感触的Generative Music承载的必是遥远的古词诗性神话,拉近过来,人的“人间就是地狱”关上门后进入的天堂,面对的另一面是正教与邪教同时迷漫出吉他尖鸣的空气晃动,有酒神再一次离去前清远的坚定吟唱,他诉说着,你脚下街头迷失的十字路口可以是生活的开端,选择进入的任何路口被允许,快速增长繁华过程的城市一路下去面对的终点和独自来时一样,是来时必定产生的街道灰尘、汽车的一声凄利?亦或一个床头时钟的幻境?无故的物质激增终止声必然不能阻止,等同一个无故插入放大的警钟声,再响起时,人会更疲倦?“新的戏剧时代”是每日必修的吃饭睡觉过后对远古抒情时代的真切回念——古筝与京戏腔女声成为底里操纵搭建《疯筝》这部作品的终极雕刻刀,显露的冰山一角——当各种艺术方式不断地向着一个目标挺进时,人遗留的影子,不论地域,与之对歌的吉他与人声倾力划破出统一的九曲桥般的强劲回授,心之脚步的艰难,戏睨的心情似乎找到。二者的距离被小提琴的两段旋律落地般实现为与吉他同样可能的表达性——人疯与人歇息时如蝇蚊划过的滑稽“无聊”如十一首曲子十个断点,也许是底里所说“十全十美”背后暗含的无声喘息。生之乐章能停下也是为下一次的起跳,起点似乎可以回溯到《我快乐死了》中被物之索求急速推动向前的那个“玩笑”,清静的木吉他是天堂与地狱概念压抑后给的一点宽慰,足矣,如酒神来到之初无意抛出的一张画幕——一个儿时低音贝司引出的童谣,耳朵丢失的露天影院放映机生锈的转轴声,伴着夏天的蝉鸣,母亲的催眠曲来到耳伴,璀璨的夜空,折射着“白日梦”下玻璃做的碎片,切割的成人语言操着故乡的口音,高兴再多,每次的享受已是“最后的欢乐”,当声音能被历史记录,那些先辈们背朝蓝天、面向黄土的贫苦日子已经能放入收音机,俨然时间魔鬼的支离破碎,钢琴的脆生犹豫着,带着记忆里的黄色,若想回忆一次,关上转轴轮,如同随手关上的一扇门,可以在某个暗夜重新组合,凭藉底里每个唱腔电声效的变幻所示,“幸福”所有的唱词空白,循着空旷辽远的一尾吉他,寻觅到那些花儿开了心情飞了的每个甜美情境,吉他回授此时又展开着土地般的辽广,地缘尽头不可接近,但可延至下一首歌-—那些耳朵未得到的歌词文本在这里的意义为幕后催生——里面真正回味的“宝贝”能听清,看到的却是石块击中的水中倒影,人灵魂的体积不可测,如爱情玖瑰与蔷薇绞结的份量——“我要抓你的手”抓住的是手中的那柄吉他——器乐的神性演化为宗教本身能传达的肃穆,BREAKBEAT做了一次提前的穿饰,它虽始为舞曲节奏的前身,在这里,似乎正实验为一次与神圣交错的代价尝试,当碎拍在渐成为黑暗情绪最佳表述的现代形式,它变化的重拍已经从教科的铰架上脱下音符本身所呈面貌,可以是耳朵不能捕获、经过人声重新定位后某个弱拍沉重的低吟——“座爱”里摇摆的两个怀抱。
无论时代如何定义着当下社会所处的坐标,生活与音乐的关系已在《疯筝》有了最好的文案记录,每个人都可以从专辑的任何一点入口,更多的可能解听是底里死硬DIY精神的宽容,不仅仅体现为从第一张专辑跳到第二张专辑的那张笑脸,无数次讨论的“精神”实质是酒神与日神在这里一次熟悉又陌生的碰面,他们就深藏在你你我我身体里。底里用音符诚实地往复建筑着这个人,为摈弃掉那些虚伪,用情感靠近和撕扯着情感,挣扎出真实,真虚伪如果有也是生之真实无奈。底里这次记下的那个邃远灵魂就是最初人所共有的那个。客人来访,让进陋室,他发现《疯筝》被上次来时不知自己的哪个性情随手扔进杂乱的书架,再翻找出,不怪忽标明音乐类型的木质CD架空掉的那隔,等待放入的是你的故事。他人的概念只是一个虚设的三面人。当又一个炎热夏季来到,那些前进?迎面?的背影,步向人形陷井,手提富足辛劳的三餐,所有的悲与喜映照出红色激情的最后一圈花环,是敬献,是继续。
文/子梧
原被http://www.modernsky.com/bands/dili/dili_article2.htm采用。现在引入到我的新家。
底里《疯筝》三面性的伪证
一开始就是个陷井。条件是:如果它让你发觉出专辑的始端曲目,如果它让你有机会忽略掉专辑封面的画与其内页平面招贴中人与物戏睨的对象。从CD入仓到酒神狄俄尼索斯收回自己的化身。时间经过的模样总比能确认的长度更长,人为的片断如雷电的印迹——完整的倾刻消逝——电形在前,雷声置后于乌云相撞瞬间的自然。人听得,最初写下标题的欲望愈来愈弱——常识毋需证明。挖空心门寻找纸屑汉字,以期能沾上星点酸性音符。怕是徒劳。全当用字再安慰一次耳朵。听力的存亡可以在很苛刻的条件下顺向判断。比如,牵动的神经不仅为五官中的某一根,进而肌体。更甚者,无缘地脑力感受与之下的私人考虑。一次自身对话的实现。
假设一个虚构的酒神唱着歌谣,手持在中东沙漠点燃的火把,水晶灯下的人看不到他一路奔急而至身后扬起的尘土,“独”者舞蹈的影子冲过所有文明以后的代步工具,一面在“德胜门之夜”中是学理上厚实的后工业时代机器能量称的重量,反讽的对抗是近似于绘画历史上的达达行为,如果能审判出冲入漆黑下水道鬼魂所受的苦难,如果生存不应该,这一面的憎嫌与嘲讪将是工业音乐在白日下机械运转的简约节奏反复。来源于Ambient Musice感触的Generative Music承载的必是遥远的古词诗性神话,拉近过来,人的“人间就是地狱”关上门后进入的天堂,面对的另一面是正教与邪教同时迷漫出吉他尖鸣的空气晃动,有酒神再一次离去前清远的坚定吟唱,他诉说着,你脚下街头迷失的十字路口可以是生活的开端,选择进入的任何路口被允许,快速增长繁华过程的城市一路下去面对的终点和独自来时一样,是来时必定产生的街道灰尘、汽车的一声凄利?亦或一个床头时钟的幻境?无故的物质激增终止声必然不能阻止,等同一个无故插入放大的警钟声,再响起时,人会更疲倦?“新的戏剧时代”是每日必修的吃饭睡觉过后对远古抒情时代的真切回念——古筝与京戏腔女声成为底里操纵搭建《疯筝》这部作品的终极雕刻刀,显露的冰山一角——当各种艺术方式不断地向着一个目标挺进时,人遗留的影子,不论地域,与之对歌的吉他与人声倾力划破出统一的九曲桥般的强劲回授,心之脚步的艰难,戏睨的心情似乎找到。二者的距离被小提琴的两段旋律落地般实现为与吉他同样可能的表达性——人疯与人歇息时如蝇蚊划过的滑稽“无聊”如十一首曲子十个断点,也许是底里所说“十全十美”背后暗含的无声喘息。生之乐章能停下也是为下一次的起跳,起点似乎可以回溯到《我快乐死了》中被物之索求急速推动向前的那个“玩笑”,清静的木吉他是天堂与地狱概念压抑后给的一点宽慰,足矣,如酒神来到之初无意抛出的一张画幕——一个儿时低音贝司引出的童谣,耳朵丢失的露天影院放映机生锈的转轴声,伴着夏天的蝉鸣,母亲的催眠曲来到耳伴,璀璨的夜空,折射着“白日梦”下玻璃做的碎片,切割的成人语言操着故乡的口音,高兴再多,每次的享受已是“最后的欢乐”,当声音能被历史记录,那些先辈们背朝蓝天、面向黄土的贫苦日子已经能放入收音机,俨然时间魔鬼的支离破碎,钢琴的脆生犹豫着,带着记忆里的黄色,若想回忆一次,关上转轴轮,如同随手关上的一扇门,可以在某个暗夜重新组合,凭藉底里每个唱腔电声效的变幻所示,“幸福”所有的唱词空白,循着空旷辽远的一尾吉他,寻觅到那些花儿开了心情飞了的每个甜美情境,吉他回授此时又展开着土地般的辽广,地缘尽头不可接近,但可延至下一首歌-—那些耳朵未得到的歌词文本在这里的意义为幕后催生——里面真正回味的“宝贝”能听清,看到的却是石块击中的水中倒影,人灵魂的体积不可测,如爱情玖瑰与蔷薇绞结的份量——“我要抓你的手”抓住的是手中的那柄吉他——器乐的神性演化为宗教本身能传达的肃穆,BREAKBEAT做了一次提前的穿饰,它虽始为舞曲节奏的前身,在这里,似乎正实验为一次与神圣交错的代价尝试,当碎拍在渐成为黑暗情绪最佳表述的现代形式,它变化的重拍已经从教科的铰架上脱下音符本身所呈面貌,可以是耳朵不能捕获、经过人声重新定位后某个弱拍沉重的低吟——“座爱”里摇摆的两个怀抱。
无论时代如何定义着当下社会所处的坐标,生活与音乐的关系已在《疯筝》有了最好的文案记录,每个人都可以从专辑的任何一点入口,更多的可能解听是底里死硬DIY精神的宽容,不仅仅体现为从第一张专辑跳到第二张专辑的那张笑脸,无数次讨论的“精神”实质是酒神与日神在这里一次熟悉又陌生的碰面,他们就深藏在你你我我身体里。底里用音符诚实地往复建筑着这个人,为摈弃掉那些虚伪,用情感靠近和撕扯着情感,挣扎出真实,真虚伪如果有也是生之真实无奈。底里这次记下的那个邃远灵魂就是最初人所共有的那个。客人来访,让进陋室,他发现《疯筝》被上次来时不知自己的哪个性情随手扔进杂乱的书架,再翻找出,不怪忽标明音乐类型的木质CD架空掉的那隔,等待放入的是你的故事。他人的概念只是一个虚设的三面人。当又一个炎热夏季来到,那些前进?迎面?的背影,步向人形陷井,手提富足辛劳的三餐,所有的悲与喜映照出红色激情的最后一圈花环,是敬献,是继续。
文/子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