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图腾的7

《七重人格》是心理学主题、讲述抑郁症的七个阶段,这确实在意料之中,因为之前有结合宗教哲学之类的想过不少,而在我个人的实际体悟过程中,这首歌总是出现在我心理状态最不稳定的时候,比如2020年。不过我觉得这首歌的主题也不是仅局限于抑郁症,而是涵盖整个心理学,而心理学很多方面其实和哲学是相通的——就像电影《十二猴子》里面提到的一样,精神病学就是最新的宗教。
这首歌的奇特之处,便是跳出了人性的框架去深入人的本源。而华晨宇肯定也不是从人格心理学理论出发来架构这七个层次的,他应该也从来没从专业角度学习过心理学理论那一套,也就是说,他纯粹是靠直观感知力自主生成了这个体系,这导致这首歌主观性非常强,于是但凡不是他本人,其他人再怎么结合学术理论之类的进行“分析”,其实对标他的私人表达都是在胡说八道,毕竟本质上这首歌是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由他定义再由他演绎。《七重人格》是被允许展示的、和《陪你路过这个世界》一样的私人情绪的秘密。也因此,这首歌的主观形成模式直接导致针对它不可能有可靠的乐评,包括他自己都无法表述清楚,有点类似“大道无形”的境界。
我一直觉得精通心理学的人很恐怖,心理学在我心目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科,是比神学更具有神性的学科。似乎现在很多学心理学的人都是为了要自救,通过学习这门学科解析自身的迷惘和混乱,同时也反作用地让这个学科包含了更多人内部的无限性。再反观宗教哲学,本质上就是在探索和传播一些基于心理学弥散开的问题,因为不管是社会问题还是别的什么问题,说到底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又都是起源于人的心理的,没有什么问题绕得过人的主观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其他所有学科都可以被视作心理学的分支。这种情况下学心理学的人其实就是在发掘本源,而如果有人在对现有理论并不了解的情况下脱离理论框架,通过自身体验、自主解构、自我超越实现一整套属于自己的心理系统的架构,那就是最最可怕的了。
我想这就是《七重人格》让我感到非常恐怖又崇拜的点。有幸在鸟巢见证了这首歌的现场,在一如既往震撼的余波里,我突然觉得《七重人格》在内在的意义层面已经拥有了独立的生命力。一个具有实体的神是不可靠的,很轻易就会偏离预想变得不完美;而一个完全只存在于意识感性层面的神,却拥有无限的时空与自由,不存在被美化,也不让人失望。人类只能是一个被囚禁于血肉的实体,但虚构的《七重人格》可以是一切。这个模糊而强大的神,祂的宽容、疯狂、变幻莫测……祂以不可知的姿态占有听众,于是眼泪成为最崇高的虔诚,为他痴迷的听众用悲伤献祭自己。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在于这个系统居然恰恰运用的是“7”这个数字。不管从什么视角来看,7都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比如基督教里因为三线成形而用3代表最初的神、又用4代表神创造的人类,所以7=3+4即神加上人等于神创世的完成,此外上帝创造世界也恰好用了七天;佛教里,据说释伽牟尼诞生时向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前六步为六道,第七步为悟道……除此之外,数学上的7是最孤独的数字,因为把1~10这十个基本数字随机分成两组各自相乘,两组的结果始终不可能相等,就是因为一组有7而另一组没有7,7成为打破平衡的唯一,所以它是最孤独的。宏大的角度来说,它又象征轮回与圆满,是宇宙的规律……
其实生拉硬扯的话,上述这些创造、领悟、孤独等等内涵都是可以与这首歌相契合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首歌里毫无依据就自发提出了7这个数字。虽然他说这个数字对应着抑郁症的不同阶段,但目前我没看见精神心理学里有哪个理论是明确指出抑郁症有七个阶段的,所以本质上还是他自己提出来的。用极端一点的说法,这个数字的自发运用,有种与洪荒宇宙通灵了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