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文是越长越俊冷的Tilda Swinton
今年有较强烈的感觉,我喜欢的华语新专辑容易让我想到一条完整的故事线,有着电影般的视听质感。比如4月的两张说唱专辑,夏之禹的《Young Fresh Chin2》和红粉链人的《怎么老是你》,这两张落足在个人成长环境下,有着浓厚生活气息又不失个人视角观察的创作专辑,他们把电影语言通过音乐的形式促成听歌者的联想,将画面的想象交给听众自行发挥,让我有一种共同完成创作的参与感。
8月1号,杨乃文发布新专辑《FLOW》的创作信息,十组音乐人的联手创作,「流跨时代之界,游刃风格之间」。这则po文的公布,可以说掀起一众爱好摇滚音乐乐迷的千层浪(奇怪,怎么下意识想到浪花的比喻?) 作为摇滚缪斯,杨乃文的嗓音气质天然的给人一种想要创作的欲望,希望通过她的声音表达冷峻的音乐,想要借此表达深刻(我猜的)。这给我一种感受,杨乃文会怎么驾驭不同乐队的音乐风格,如何做到一个平衡而不单方面的出挑,这在未听到全专前,都吊足胃口让人期待十组乐队会如何「调教」杨乃文的声音。
全专听完后,我欣然的接受了以杨乃文声音为主导的创作意图,所有的feature歌手整合出一张完整的专辑,10首歌曲并没有哪一首歌曲因为创作人的不同而有意境分离的感觉,陈君豪的统筹制作的工作,他对杨乃文的熟悉和对十组音乐人的熟悉程度是对等的。也因如此,这是一次很爽的听歌体验,能感受到杨乃文冷暖声调下转换的情绪,时而冷艳,持续惊艳,对一位出道20多年的「老牌歌手」来说,还能以这样的姿态做出让人惊喜的音乐,杨乃文对音乐品质的嗅觉仍然灵敏。
《A Dream of Bonnie and Clyde 》feat.JADE
首发主打歌曲和去年入围最佳乐团奖的JADE合作,歌曲《A Dream of Bonnie and Clyde 》创作灵感源于JADE之前创作的一段demo,当嘟嘟把这段音乐给到乃文的时候,她听着这段旋律慢慢入睡,居然梦到了雌雄大盗Bonnie和Clyde的画面,这对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叱咤风云的雌雄大盗,在大萧条时期感到乏力的乱世下,一路向前走过路过的地方无不留下他们洗劫的痕迹。
《A Dream of Bonnie and Clyde 》是一首后朋克风格浓烈的英式摇滚歌曲,前调中厚重的鼓底击打和bass line的闷沉极具画面冲击力,让我想到了《低俗小说》中Tim Roth和女朋友在餐厅的对话片头,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近代的Bonnie andClyde,他们踩在座椅上掏出那把经典的左轮手枪,此时画面定格在他们故作凶悍的眼神,昆汀的荒诞式音乐随之响起,他选择了著名吉他演奏手Dick Dale & The Del Tones的《Misirlou》作为开场。
此刻杨乃文和JADE的《A Dream of Bonnie and Clyde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暗沉的光影浮现出两人的脸部轮廓,有种居高临下的对万物不屑的审视态度。这首歌的开头很爽,爽到头脚发麻,像一首intro一样给专辑打好暗调成色。
杨乃文填写了英文歌词,连续段的「Wanna Do」表达了强烈想要与你行动的冲动力,在节奏感很强的鼓点中逐渐增强情绪的渲染力。我在听这段旋律时莫名想笑,历史上有传Clyde是性无能的大盗,他虽然打家劫舍,但是有自己的原则和道德观,不全是一个坏人,他性无能的一点在电影中和Bonnie的性爱场面隐晦表达出来,联想到上世纪60年代北美经济萧条的时代,Clyde性无能的无力感也是当时社会的乏力现状,这时候再听到杨乃文的「Wanna Do」一词,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经济也感觉乏力,突感讽刺,凑巧的就击中了某一点,特逗。
《思绪的尽头》feat.傻子与白痴
和傻子与白痴的合作有一种左右声道都是蔡维泽的感觉,左声道的杨乃文用蔡维泽的方式演唱歌曲,右声道的蔡维泽多以和声出现,就这样的合奏形式下,lo-fi的运用给本来一幕忧郁气质的画面割裂出科幻的意味,尤其是前奏的木吉他打造出美式乡村民谣的感觉,却在失真音效中打破幻灭的想象,我想这就是「思绪的尽头」,想不透,想到发疯也不明白。这首歌想象成PTA导演的《Licorice Pizza 甘草披萨》电影一幕会很带劲,男主和朋友在凌晨的L.A.大街上搬货,远景的镜头下是PTA极其擅长的色调选择,忧郁的蓝色,灰黑的影子,极其带感。
《说不出口》feat.伍佰&China Blue
杨乃文和伍佰的合作曲《说不出口》是明亮的,也适合作为电影开放式结局让人展开联想。比如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最后定焦凝视的一幕,这是一部犯罪电影,和《说不出口》的明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想到的是那个意味深长的看着屏幕的眼神,时间定格在这对错愕的扑所迷离的眼神,给人无限的联想,留白的部分交由观众展开联想,这时候响起让人愉悦的《说不出口》的旋律,有一种欧亨利式结尾的感觉。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赏析,《说不出口》都烙印上伍佰式音乐的感觉,杨乃文和20多年前一样,那时她和伍佰合作的《一个人》发挥出她声线的冷艳摇滚范,这次的《说不出口》则是冷的对立面,唱的温暖快乐,两种风格的驾驭不会突兀的难以接受,我们习惯了冷腔调的孤独,却也忘不掉她偶尔拿出暖意的一面,杨乃文的声音就是那么的极致的可怕,哪一面都让人爱不释手。
《说不出口》的贝斯是曾给Davie Bowie弹奏的乐手Tim Lefebvre。
《亲爱的我不想努力了》feat.凹与山/《Don’t Mind Me》feat.脆乐团
作为过渡位的两首歌曲,杨乃文feat.凹与山的《亲爱的我不想努力了》和feat.脆乐团的《Don’t Mind Me》铺垫着后续高潮剧情的故事过渡,两个乐团的特色一个是擅长数摇的凹与山,一个则以民谣形式寻找多元化融合的脆乐团,和凹与山合作的歌曲在旋律出挑的专辑中显得暗淡失色,也是专辑中容易被忽略的一首歌曲,我实在找不到多少角度夸夸其谈。
两首风格相近又较好的推进情绪的歌曲,我想到了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女生和男生在床上试探着彼此的底线,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第二次的熟谙,一切都被床底下的李康生听在耳里,他看不到,但却拿起了男生的内裤,跟着他们的节奏一起摩擦,摩擦……女生默默离开了,她跨过了那道写着“禁止横跨”的牌子,而男主也跨越了底线,终于流露出对男生的爱慕,他们都是陌生人,然而爱情就是这么奇妙的发生了,单方面的爱也算,镜头的处理省略了许多培养感情的过程,升华的激情那一刻极致体验,这一刻激情显得尤为重要,真他妈的爱情万岁啊。
《堕落》feat.佛跳墙
杨乃文和佛跳墙feat的《堕落》又是孤独的,孤独是我可以在热闹的大城市里随时随刻的跳舞,也会在观点纷飞的群体讨论下选择捂住双耳,不想听到任何声音,只想在个人世界里寻找光点的凝聚。就像《爱乐之城》的一幕幕影像,色彩明亮的服饰,快乐浪漫的百老汇时代背景,然而关于情绪坠堕的感觉,说来就来,来去无踪的失落感是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她相当的私人化又自私的影响深远。
《Flow》feat.落日飞车
和专辑同名歌曲《Flow》是落日飞车创作,出道至今,落日飞车用合成器创作的音乐从最初打造梦幻的生活感,到近期对科幻世界的沉浸,他们乐团的发展也开始脱离浪漫气质,朝着YMO的感觉泵进。很早以前,杨乃文就表达了对电子音乐的喜爱,在听到落日飞车的demo后便想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new wave的曲风,兼具迷幻的舞曲节奏,像Japan乐队的《Canton》对霓虹灯香港街景的描绘,又有赛博朋克未来感的九龙城寨即视感,哪一点都离不开上世纪灯红酒绿的香港街景的感觉,这个也是电子音乐缪斯存在的霓虹灯,如同杨乃文在华语摇滚女声一样,给人无限的联想的创作欲望。
《一半的孤独》feat.守夜人
《一半的孤独》是柯泯薰作曲并参与了编曲,她和守夜人乐团的主唱秦旭章擅长抽丝剥茧的打开自己。唱给自己的一首歌需要耗费很强的精力,杨乃文的演绎做了闪回的处理,告诉大家我之所以孤独是因为经历了什么,先结果后过程的表达方式,让我想到了西班牙导演Julio Medem的作品《露西亚的情人》,独自骑车逃离郁闷的城市,徘徊在情绪中。
《释怀》feat.黄贯中
《释怀》这首歌是feature痕迹不明显反而是男女对唱形式更凸显的歌曲,黄贯中的演唱部分和杨乃文有很强的对话感觉,一来一回的拉扯关系,整首歌不是谁为谁的声音服务,是两人共同完成歌曲的最后呈现,一种牵手释怀过去面对死亡的壮烈,想象成这是《Fight Club 搏击俱乐部》爱德华诺顿直视死亡的镜头,是那样的视觉冲击,「虚幻的未来不谈,就这样陪伴」,壮丽又浪漫。
《We.Across》feat.I Mean Us
前奏的福音演唱给人一种即将完结的告别感觉,词曲创作之一是上个月推出了个人全新专辑的Mandark梁丹郡,在她的设计里,羽化登仙的杨乃文穿梭游走在太空之间,带不走意犹未尽的听歌体验。不如就像电影《Thelma & Louise末路狂花》最后的选择一样,结束这一切虚渺的现实,就是最后爆炸那一刻死亡的瞬间。
杨乃文说像Helen Mirren和Tilda Swinton越老越美丽,她不希望大家还在现在这个年龄唱着年轻时侯的《星星堆满天》,正如她做出了《Flow》这张流动感的专辑一样,流动的旋律,一时湍流一时平缓的情绪推进,以摇滚的内核带大家再次认识到摇滚缪斯的声音可能性。也是夯实的音乐编曲,《Flow》的音乐会随着时间的流动沉淀出不一样的韵味,值得推敲和二次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