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不是如此?

从《芭比》中跳脱出来,其实每个人都是歌中人物一样如此。
当我们还小时,我们都呆在舒适区,对未来也太过理想。当我们长大成人,经历思维意识的成长以及对人本意识毫无察觉到思考的变化。正如歌词:I used to float,now I just fall down。I was an ideal,looked so alive,turns out I'm not real。长大成人后,在郁郁不得志中怀疑自我,认识自我。到底我为什么而活?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歌曲前期缓缓将听众代入到这个代入情景之中。
到歌曲中期之后,在巨大压力(MV中碧梨在自我因素和外界大风大雨因素中手忙脚乱,自己珍藏乱作一团)中导致情感的爆发,一个无力感,控诉感以及渴求自我意识觉醒的人物呼之欲出,与听众对话:What was I made for,I don't know how to feel,but I wanna try。紧接着but someday I might(在困境中的我们并没有就此放弃,要得到正确答案)这里并没有用must,而是用了might。感觉这里并没有太决然。更像是一种祈祷,是一种不自信感。
情绪爆发之后,也许是顿悟了,自我意识觉醒,找到了自我价值:but something I can (这里没用might) be,something I wait for,something I'm made for,something I'm made for。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在一次次挫折中,我们都没有被击倒,而是更加强大起来!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醉•蒲公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