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 The Beatles 2(下)Beatles for Sale
Beatles for Sale 无论是从专辑的标题、封面,乃至歌词,都与此前几张专辑的欢快积极风格大相径庭,由于专辑的制作日程非常紧张,巡演与专辑灌录同时进行,以至于乐队成员非常疲惫,即便是如 John 和 Paul 这样的高产和精力旺盛,也无法延续上一张专辑《A Hard Day's Night》的完全高质量原创水准,本张专辑中有一小半歌曲都成为了翻唱的集锦,尽管这些翻唱的演绎水平本身无可挑剔。
有说法认为本张专辑是 Beatles 水准相对较低的专辑,但当时的 Beatles 可谓炙手可热,专辑一经推出,依然保持强劲势头迅速攀升,很快获得了英美两地的专辑排行榜冠军,甚至在英国,是直接取代了不久之前刚刚推出的《A Hard Day's Night》的冠军位置。一些本不看好Beatles 的乐评人士此前的预测,认为他们红不过一两年的判断,在他们如日中天的骄人表现面前,显然是要大跌眼镜了。
1964年是甲壳虫狂潮的顶峰时期,这一年他们成功登陆并狂扫了美国的音乐排行榜,他们在美国各大电台的演出造成了空前轰动的现场和收视效果,继 Beatles 之后,大批的英伦乐队如滚石(Rolling Stone)、平克弗洛依德(Pink Floyd)、U2 等相继成功冲击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其年轻的活力和渴望公认的特点开辟了摇滚乐蓬勃发展的新天地。
在 Beatles For Sale 专辑中,前三首 No reply,I'm a Loser 和 Baby's in Black 可以说是John 的悲情三部曲,再加上 I Don't Want to Spoil the Party 所表现的疏离与痛苦的主题,John 在这张专辑中所表现出来的完全是颓废压抑的一面,决定了整张专辑暗色的主调。
No reply 讲述了一个男人无法与他所心爱的女人取得联系,见不到面,电话不通,一切沟通交流方式都被打断,别人对他慌称她不在家中,而他却透过窗户看到她的身影,接而又通过门缝看到另一个男人与她在一起,他感到悲伤和痛苦欲绝。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抱着一丝假想的希望欺骗自己,不肯接受爱人背叛的现实。
If I were you I'd realize that I
Love you more than any other guy,
And I'll forgive the lies that I
Heard before when you gave me no reply.
爱她,却无处表达,也等不到任何回馈,只能寄希望于对方能够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忍受着谎言和冷淡的伤害,而不愿接受现实,给对方寻着千百个理由去原谅,而希望只基于一个不存在的假想,这是一种更隐忍的痛苦和失落。
I'm a Loser 将自己这种失落的心情形容成一个失败者,"我故做欢笑但自己只是伪装,面具背后谁又知那痛苦与彷徨,我的泪水如雨从空中洒落,那是为她还是为我自己的忧伤。
我是个失败者,我失去了我最亲爱的姑娘,
我是个失败者,我不象你所看到的那样坚强。"
Baby in Black 是写给 Astrid Kirchherr 的一首劝慰歌曲,Astrid 是最早给 Beatles 设计蘑菇头发型的人,也是早期甲壳虫乐队贝斯手 Stuart Sutcliffe 的未婚妻。(上图是他俩的照片和 Stuart 在乐队中的照片)Stuart 是 John 的好友,在绘画方面有天分和热爱,他在退出甲壳虫乐队后留在汉堡继续他的艺术梦想,而 Paul 则自此成为了乐队的专职贝斯手。 1962 年4月 Stuart 在汉堡突然脑溢血身亡,在此之前他刚刚与Astrid 订婚,这对 Astrid 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了让Astrid 从震恸和悲伤中恢复过来,John 和 Paul 一起创作了此曲,希望 Astrid 能够平复亲人丧世的悲痛。(为了表示对这位早期成员的怀念,在后来 Beatles 最伟大的 Sgt 专辑中,Stuart 的形象也出现在了唱片封面之中)
这首歌曲的旋律极为流畅,John 和 Paul 两声部的配合可谓天衣无缝,难分彼此。出版商在印制歌谱时曾专门为此歌的主旋律声部询问过二人,Paul 称两声部都是主旋律。
哦亲爱的,我能做什么呢?她身披黑衣而我是如此的忧伤,告诉我,我能做什么呢?
她日夜思念着他,尽管他已远去不再归来,她却为他穿起黑衣,哦亲爱的,我能做什么呢?
我也牵挂着她,而她心里却只有他一人,尽管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她还是忘不了过去。
唉,到底要多久,她才能意识到自己这样是无济于事的呢?
亲爱的,我能做什么呢?她身披黑衣而我是如此的忧伤,告诉我,我能做什么呢?
I Don't Want to Spoil the Party (我不想扫兴)则是表现了男人在晚会上苦苦等待他所心仪的姑娘的出现,而她始终没有现身,让他感到尴尬沮丧,他于是打算离开这舞会现场,而不想扫了众人的兴。
我不想扫了大家的兴,所以我要离开了,
我可不愿自己的沮丧情绪给人看出来,
这里对我没什么意义了,所以我该消失了,
可如果我正要走时她却出现了,请别忘了告诉我。
我不过多喝了一两杯,这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只要她不在这里,我就什么兴致都提不起来,
我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了,让我等了那么久,
我想我还是外面走走,去找找她在哪里吧。
尽管今夜她是如此令我伤心,我仍然爱着她,
如果能找到她我就会多么开心,我仍然爱着她。
I Will Follow the Sun 是 Paul 16岁就创作出来的一首杰作,略带忧郁的民谣式小品,旋律流畅优美,歌词委婉动人,在爱与不爱之间犹豫徘徊,不情愿的离别,矛盾而又委婉的表述,让人心动不已。
有一天你将会看到,我已离开,
明天或许阴雨,所以我将追寻阳光。
有一天你会明白,我是你生命里的那个人,
但明天或许阴雨,所以我将追寻阳光
想象一下吧,时辰已到,亲爱的,我将离去,
尽管我将失去一个朋友,但终有一天你会明白。
有一天你将会发现,我已真的离去,
明天或许阴雨,所以我将追寻阳光。
Eight Days a Week 的简单歌词似乎 Beatles 并不是很看重,甚至是否纳入本专辑还产生过争论,但这首欢快节奏的歌曲却很容易就上榜获得了欧美两地冠军单曲,该曲在编曲与和弦运用方面很有特色,歌曲的淡入效果,两小节九和弦运用的不稳定块状撞击效果,弱拍击掌效果,以及在副歌段落部分,主旋律保持不变,单纯利用高声部的和声变化造就的和弦走向,都属于本首歌在编配上较有新意的想法。歌词完全是早期甲壳虫的风格,真挚而又简单,
爱你每一天,姑娘,你总在我的心头萦绕
我唯一想告诉你的,就是爱你每时每刻每分每秒。
即使一周八天,也不足以表达我全部的爱
除了爱我一无所有,姑娘。爱你,一周八天
本张专辑中的翻唱歌曲也颇有味道,这些歌曲很多都是当时摇滚名家的杰作,在保持了原作的风格之外,Beatles 的演绎加入了自己的处理,完全不输原作。John 在几首摇滚风格的作品中将自己狂野粗放的一面发挥的淋漓尽致,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对这些翻唱作品做一一介绍了。
以下是在同时期著名的单曲介绍
I Feel Fine 是同时期的一首冠军单曲,以其开头部分显著的仿电吉他失真回馈效果而闻名,这是 John 在实验放大器效果时候的偶然发现,Paul 回忆道,“我看见 John 正在摆弄他那主音吉他,突然传出了嗡——的声音,那是什么?哦,那是回馈。”那声音感觉太棒了,正好制作人 George Martin 也在一旁,“我们能把这效果加到录音里面么?就放在这首歌的开头?”于是,一个有趣的想法诞生了。John 坚持认为 Beatles 是有史以来最先使用这种录音技术的乐队,至少从保存下来的录音资料来看,他的自信不无道理。后来 Beatles 也在 Day Tripper、Ticket to Ride、And Your Bird Can Sing、Paperback Writer 等多首歌曲中使用了类似的效果。
以下是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OTKrnBtDg0 Kansas City - I'm a Loser - Boy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mgXPmF5T2o Baby's In Black (Shea 体育馆演唱会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h6NS2D0pW8 I'll Follow the Sun 照片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uKwo7exlEY Eight Days A Week 照片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A9ZijBfYHg I Feel Fine (Shea 体育馆演唱会版)
*********
以下是转载
A Paranoid Kid的X&Y: 追忆 The Beatles 2(下)
这张专辑属于赶趟专辑,很显然乐队的经纪人Brain Epstein和乐队制作人George Martin 计划在1964年的圣诞节时推出本作。由于前三张带来的巨大成功,使得the Beatles在英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偶像团体。他们的日程从早到晚,从晚到早都被排的满满的。本唱片于1964年8月11日起开始录制,但是由于8月 19日至9月20日间的美国巡回演出使得唱片灌录工作被迫中止。9月29日唱片再次开始录制,而这次的录制工作又由于10月9日至11月10日之间的英国巡演受阻。以后的灌录工作不得不与巡演同时进行。这不由得使人想起Led Zeppelin的第二张专辑。在11月4日,唱片最后一首歌终于制作完成,一个月后准时Beatles for Sale了。歌迷们所看到的唱片的封套说明了一切。看看照片上这四个人,个个满脸疲倦,神情委屈,像一锅隔了夜的粥。
由于是赶趟专辑,本作中翻唱歌曲就相对较多了,这也是笔者总是有点不太喜欢这张唱片的原因。翻唱歌曲包括Chuck Berry的Rock and Roll Music,Roy Lee Johnson的Mr. Moonlight,Lieber Stoller / Richard Penniman的Kansas City-Hey,Hey,Hey,Hey,Buddy Holly的Words Of Love,Carl Perkins的Honey Don't 和 Every Body Is Trying to Be My Baby 总共6首之多。当然原作者都是当时摇滚乐坛的老大级人物,敢于翻唱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凭良心说,每一首歌的演绎都超越了原作,尤其是Rock and Roll Music以及Mr. Moonlight中的John Lennon的演绎,都再次证明了他与生俱来的演唱天分,在Mr. Moonlight里,John甚至用到了歌剧式的发音方法。
在本作里John 和 Paul的自创歌曲有8首,而其中4首是传世杰作。它们是由John创作的No Reply,I'm a Loser,Paul创作的I Will Follow the Sun,以及John,Paul共同创作的Every Little Thing。
No Reply 原本是John为Tommy Quickly的专辑而创作的,但是不知何故最终没有在Tommy Quickly 的唱片中出现。但是这对于Beatles的粉丝来说却实在是太幸运了。
I'm a Loser 的曲风则明显受到Bob Dylan作品的影响,歌曲精得一丝肥肉都找不到,吃上一百遍都不会腻。令人感叹John在上一张A Hard Day's Night里所展现出的创作才华丝毫没有减退。
I Will Follow the Sun是Paul在16岁时写的歌,据说在Beatles组队之前,他们就经常练习此曲。同John的"硬"相比Paul的"软"总是给人深刻的印象。 Paul所写歌曲往往旋律优美,抒情流畅。而在16岁时就能创作出这样的佳作来也真是值得歌迷们立正敬礼的。
Every Little Thing则是很少有的John和Paul共同制作,软硬大师联手出击,自然更是非同小可。
原文参见: http://blogs.sun.com/robinguo/entry/%E8%BF%BD%E5%BF%86_the_beatles_2_%E4%B8%8B
有说法认为本张专辑是 Beatles 水准相对较低的专辑,但当时的 Beatles 可谓炙手可热,专辑一经推出,依然保持强劲势头迅速攀升,很快获得了英美两地的专辑排行榜冠军,甚至在英国,是直接取代了不久之前刚刚推出的《A Hard Day's Night》的冠军位置。一些本不看好Beatles 的乐评人士此前的预测,认为他们红不过一两年的判断,在他们如日中天的骄人表现面前,显然是要大跌眼镜了。
1964年是甲壳虫狂潮的顶峰时期,这一年他们成功登陆并狂扫了美国的音乐排行榜,他们在美国各大电台的演出造成了空前轰动的现场和收视效果,继 Beatles 之后,大批的英伦乐队如滚石(Rolling Stone)、平克弗洛依德(Pink Floyd)、U2 等相继成功冲击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其年轻的活力和渴望公认的特点开辟了摇滚乐蓬勃发展的新天地。
在 Beatles For Sale 专辑中,前三首 No reply,I'm a Loser 和 Baby's in Black 可以说是John 的悲情三部曲,再加上 I Don't Want to Spoil the Party 所表现的疏离与痛苦的主题,John 在这张专辑中所表现出来的完全是颓废压抑的一面,决定了整张专辑暗色的主调。
No reply 讲述了一个男人无法与他所心爱的女人取得联系,见不到面,电话不通,一切沟通交流方式都被打断,别人对他慌称她不在家中,而他却透过窗户看到她的身影,接而又通过门缝看到另一个男人与她在一起,他感到悲伤和痛苦欲绝。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抱着一丝假想的希望欺骗自己,不肯接受爱人背叛的现实。
If I were you I'd realize that I
Love you more than any other guy,
And I'll forgive the lies that I
Heard before when you gave me no reply.
爱她,却无处表达,也等不到任何回馈,只能寄希望于对方能够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忍受着谎言和冷淡的伤害,而不愿接受现实,给对方寻着千百个理由去原谅,而希望只基于一个不存在的假想,这是一种更隐忍的痛苦和失落。
I'm a Loser 将自己这种失落的心情形容成一个失败者,"我故做欢笑但自己只是伪装,面具背后谁又知那痛苦与彷徨,我的泪水如雨从空中洒落,那是为她还是为我自己的忧伤。
我是个失败者,我失去了我最亲爱的姑娘,
我是个失败者,我不象你所看到的那样坚强。"
Baby in Black 是写给 Astrid Kirchherr 的一首劝慰歌曲,Astrid 是最早给 Beatles 设计蘑菇头发型的人,也是早期甲壳虫乐队贝斯手 Stuart Sutcliffe 的未婚妻。(上图是他俩的照片和 Stuart 在乐队中的照片)Stuart 是 John 的好友,在绘画方面有天分和热爱,他在退出甲壳虫乐队后留在汉堡继续他的艺术梦想,而 Paul 则自此成为了乐队的专职贝斯手。 1962 年4月 Stuart 在汉堡突然脑溢血身亡,在此之前他刚刚与Astrid 订婚,这对 Astrid 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了让Astrid 从震恸和悲伤中恢复过来,John 和 Paul 一起创作了此曲,希望 Astrid 能够平复亲人丧世的悲痛。(为了表示对这位早期成员的怀念,在后来 Beatles 最伟大的 Sgt 专辑中,Stuart 的形象也出现在了唱片封面之中)
这首歌曲的旋律极为流畅,John 和 Paul 两声部的配合可谓天衣无缝,难分彼此。出版商在印制歌谱时曾专门为此歌的主旋律声部询问过二人,Paul 称两声部都是主旋律。
哦亲爱的,我能做什么呢?她身披黑衣而我是如此的忧伤,告诉我,我能做什么呢?
她日夜思念着他,尽管他已远去不再归来,她却为他穿起黑衣,哦亲爱的,我能做什么呢?
我也牵挂着她,而她心里却只有他一人,尽管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她还是忘不了过去。
唉,到底要多久,她才能意识到自己这样是无济于事的呢?
亲爱的,我能做什么呢?她身披黑衣而我是如此的忧伤,告诉我,我能做什么呢?
I Don't Want to Spoil the Party (我不想扫兴)则是表现了男人在晚会上苦苦等待他所心仪的姑娘的出现,而她始终没有现身,让他感到尴尬沮丧,他于是打算离开这舞会现场,而不想扫了众人的兴。
我不想扫了大家的兴,所以我要离开了,
我可不愿自己的沮丧情绪给人看出来,
这里对我没什么意义了,所以我该消失了,
可如果我正要走时她却出现了,请别忘了告诉我。
我不过多喝了一两杯,这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只要她不在这里,我就什么兴致都提不起来,
我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了,让我等了那么久,
我想我还是外面走走,去找找她在哪里吧。
尽管今夜她是如此令我伤心,我仍然爱着她,
如果能找到她我就会多么开心,我仍然爱着她。
I Will Follow the Sun 是 Paul 16岁就创作出来的一首杰作,略带忧郁的民谣式小品,旋律流畅优美,歌词委婉动人,在爱与不爱之间犹豫徘徊,不情愿的离别,矛盾而又委婉的表述,让人心动不已。
有一天你将会看到,我已离开,
明天或许阴雨,所以我将追寻阳光。
有一天你会明白,我是你生命里的那个人,
但明天或许阴雨,所以我将追寻阳光
想象一下吧,时辰已到,亲爱的,我将离去,
尽管我将失去一个朋友,但终有一天你会明白。
有一天你将会发现,我已真的离去,
明天或许阴雨,所以我将追寻阳光。
Eight Days a Week 的简单歌词似乎 Beatles 并不是很看重,甚至是否纳入本专辑还产生过争论,但这首欢快节奏的歌曲却很容易就上榜获得了欧美两地冠军单曲,该曲在编曲与和弦运用方面很有特色,歌曲的淡入效果,两小节九和弦运用的不稳定块状撞击效果,弱拍击掌效果,以及在副歌段落部分,主旋律保持不变,单纯利用高声部的和声变化造就的和弦走向,都属于本首歌在编配上较有新意的想法。歌词完全是早期甲壳虫的风格,真挚而又简单,
爱你每一天,姑娘,你总在我的心头萦绕
我唯一想告诉你的,就是爱你每时每刻每分每秒。
即使一周八天,也不足以表达我全部的爱
除了爱我一无所有,姑娘。爱你,一周八天
本张专辑中的翻唱歌曲也颇有味道,这些歌曲很多都是当时摇滚名家的杰作,在保持了原作的风格之外,Beatles 的演绎加入了自己的处理,完全不输原作。John 在几首摇滚风格的作品中将自己狂野粗放的一面发挥的淋漓尽致,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对这些翻唱作品做一一介绍了。
以下是在同时期著名的单曲介绍
I Feel Fine 是同时期的一首冠军单曲,以其开头部分显著的仿电吉他失真回馈效果而闻名,这是 John 在实验放大器效果时候的偶然发现,Paul 回忆道,“我看见 John 正在摆弄他那主音吉他,突然传出了嗡——的声音,那是什么?哦,那是回馈。”那声音感觉太棒了,正好制作人 George Martin 也在一旁,“我们能把这效果加到录音里面么?就放在这首歌的开头?”于是,一个有趣的想法诞生了。John 坚持认为 Beatles 是有史以来最先使用这种录音技术的乐队,至少从保存下来的录音资料来看,他的自信不无道理。后来 Beatles 也在 Day Tripper、Ticket to Ride、And Your Bird Can Sing、Paperback Writer 等多首歌曲中使用了类似的效果。
以下是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OTKrnBtDg0 Kansas City - I'm a Loser - Boy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mgXPmF5T2o Baby's In Black (Shea 体育馆演唱会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h6NS2D0pW8 I'll Follow the Sun 照片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uKwo7exlEY Eight Days A Week 照片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A9ZijBfYHg I Feel Fine (Shea 体育馆演唱会版)
*********
以下是转载
A Paranoid Kid的X&Y: 追忆 The Beatles 2(下)
这张专辑属于赶趟专辑,很显然乐队的经纪人Brain Epstein和乐队制作人George Martin 计划在1964年的圣诞节时推出本作。由于前三张带来的巨大成功,使得the Beatles在英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偶像团体。他们的日程从早到晚,从晚到早都被排的满满的。本唱片于1964年8月11日起开始录制,但是由于8月 19日至9月20日间的美国巡回演出使得唱片灌录工作被迫中止。9月29日唱片再次开始录制,而这次的录制工作又由于10月9日至11月10日之间的英国巡演受阻。以后的灌录工作不得不与巡演同时进行。这不由得使人想起Led Zeppelin的第二张专辑。在11月4日,唱片最后一首歌终于制作完成,一个月后准时Beatles for Sale了。歌迷们所看到的唱片的封套说明了一切。看看照片上这四个人,个个满脸疲倦,神情委屈,像一锅隔了夜的粥。
由于是赶趟专辑,本作中翻唱歌曲就相对较多了,这也是笔者总是有点不太喜欢这张唱片的原因。翻唱歌曲包括Chuck Berry的Rock and Roll Music,Roy Lee Johnson的Mr. Moonlight,Lieber Stoller / Richard Penniman的Kansas City-Hey,Hey,Hey,Hey,Buddy Holly的Words Of Love,Carl Perkins的Honey Don't 和 Every Body Is Trying to Be My Baby 总共6首之多。当然原作者都是当时摇滚乐坛的老大级人物,敢于翻唱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凭良心说,每一首歌的演绎都超越了原作,尤其是Rock and Roll Music以及Mr. Moonlight中的John Lennon的演绎,都再次证明了他与生俱来的演唱天分,在Mr. Moonlight里,John甚至用到了歌剧式的发音方法。
在本作里John 和 Paul的自创歌曲有8首,而其中4首是传世杰作。它们是由John创作的No Reply,I'm a Loser,Paul创作的I Will Follow the Sun,以及John,Paul共同创作的Every Little Thing。
No Reply 原本是John为Tommy Quickly的专辑而创作的,但是不知何故最终没有在Tommy Quickly 的唱片中出现。但是这对于Beatles的粉丝来说却实在是太幸运了。
I'm a Loser 的曲风则明显受到Bob Dylan作品的影响,歌曲精得一丝肥肉都找不到,吃上一百遍都不会腻。令人感叹John在上一张A Hard Day's Night里所展现出的创作才华丝毫没有减退。
I Will Follow the Sun是Paul在16岁时写的歌,据说在Beatles组队之前,他们就经常练习此曲。同John的"硬"相比Paul的"软"总是给人深刻的印象。 Paul所写歌曲往往旋律优美,抒情流畅。而在16岁时就能创作出这样的佳作来也真是值得歌迷们立正敬礼的。
Every Little Thing则是很少有的John和Paul共同制作,软硬大师联手出击,自然更是非同小可。
原文参见: http://blogs.sun.com/robinguo/entry/%E8%BF%BD%E5%BF%86_the_beatles_2_%E4%B8%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