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感的果实,风暴中心摇曳的种子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 里尔克《预感》
与里尔克的诗句异曲同工,《台风》也在表达着一种深刻的预感——风暴将至的预感。我们都感受到了一件大事,尽管我们并不确定这是将要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抑或是已经发生过的,尽管我们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这件事具体指向什么。
今天我们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眼前只能是蒙着纱雾的,就如同封面那个新娘一样,徒然听到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听到雷声隐隐,山雨欲来,然而自己只空有一个极为模糊的预感,王海洋以极为隐晦的形式尽量精准、具象化地描摹出了他的一种预感,也许他预感的内容只能隐晦也必须隐晦,然而不能不看到的是今日的无数人都已经有了与之极为相近的感觉,如同北岛在他的散文《断章》中所写的:
“ 在苍茫暮色中,我坚信,……快要到来了 ” 这是那个时代的预感,而《台风》所表现的,则是今日之预感
谈到北岛,在intro的《将至》中吟诵的也正是北岛著名的《回答》,此诗之意义自不必说,与《一代人》遥相呼应,它表现着那用黑眼睛寻找光明的一代对新风暴扑面的强烈预感,而《台风》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这个时代的朦胧诗,是今日之预感结出的果实。我们并没有风暴的狂烈感受,但我们确已察觉到眼前事物的色调变了,空气的味道变了,我们有预感。而全专开头迷离地吟诵着《回答》,也许不无这种考量。
全专各单曲也都可圈可点,我们且来逐首品味:
《将至》作为intro,以《回答》迷离的吟诵声将风暴的预感与危机感引入全专,《等待》和《暖层》以难解却有独特力量的大量意象勾勒着预感的心理状态,而两首曲目隔空衔接遥相呼应明显是很pink floyd的做法。
《绝对安全》《上帝的意志》则有着长长的歌词,较强的叙事性,“大国公民”这个不无讽刺的称谓控诉着小人物的无限卑微,“谁敢阻挠拆迁,我一定……”可辩的采样声中,大国公民深以为的“绝对安全”在“上帝的意志”之下毫无办法,这样的隐喻已经十分明显,与开头洒水车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对比,则显得更为锐利。《绝对安全》歌词中的楼盘,股票等等,配上轻松平常的曲调,平添了几分对当代日常生活的讽刺,而《上帝的意志》中的萨克斯乐声也同样不无戏谑讥讽之感
《爱人》安详而十分具有诗性,海子对王海洋的巨大影响在这首歌词中得到了许多体现,包括《等待》《暖层》中的“战车”“弓箭”“太阳”,以及这首中“众神”“生铁的光”“太阳神的华辇”,熟悉海子诗歌的人应该很容易看出这些意象浓郁的海子风格,而整首歌词的构思有些贴近海子著名的《日记》,“今夜 没有所有人/只有爱人轻轻的敲门声”不由让我想起《日记》中“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等多个“今夜……”
至于歌词中“美狄亚的两个孩子”,则是运用了希腊神话中的典故
《诚实假日酒店》整首歌的面貌与pf的名曲《Comfortably Numb》十分相似,结尾的solo也许可以视作吉他手刘遥对寂寞爷的致敬之举,主唱的vocal在这首歌中也与其他曲目略有不同,更逼近pf原曲的音色和密度,然而不得不说中文版的pf也是别有一番风味,依旧迷离难解的歌词,这次似乎围绕的是性这一主题……
《八十九》中主角乐器首次换成了钢琴,略有与《复活》呼应的意味,这首歌中刘遥开始使用滑棒营造出极致迷幻的效果。歌词依然隐晦而富于隐喻性,“我们都是波兰自由人民”,话题至此已经开始变得敏感
《神的意志》歌词说着几乎一切都有人在掌管,几乎令人绝望,也容易令人自然地想到《一九八四》,同时作为台风前最后的歌曲,预示着台风这一自然之力的到来
《平流层以下》背景声下快节奏的循环使人联想到著名的《月之暗面》中的《On the Run》,从此开始一直到达《平流层以上》,此时台风将至危机感与紧张感还尚未成为主要体验,更多的是顺着出神入化的电吉他声飞向天空的感受,至进入《暖层》并与《等待》相呼应,台风未知的危险感才慢慢上升。此部分中吉他手刘遥的才气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他利用各种效果器成功做出了想要的效果
《台风ⅠⅡⅢ》:全专最高潮,着力展现台风到来的过程,细节上,前面出现过的一些编曲小段落,音效等在这部分又一次出现,并得到了更为彻底的展现与迸发,三首单曲浑然一体,展现着我们设想中风暴来临的体验,经过前面充足的铺垫和递进,整张专辑的主题终于在此如喷薄一般表现出来
《复活》:全专最出名也最尖锐的一环节,王海洋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他的现代诗才华在这首诗化的歌词(或歌词化的诗?)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明朗的钢琴,效果由迷幻变为清澈的滑棒吉他,陪伴着铿锵的人声念完了这首长诗,仿佛而这首诗的诗风与北岛冷峻深刻的批判性诗歌不无相似,“自由的意志已经被弯曲成一座紫峰”,毫不夸张地说,当这如此有力的一句被念出来时,我脑海中甚至浮现出七八十年代北岛朗诵《回答》时的那种意气风发的姿态
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几句中的“酒神”正是指尼采著名的酒神精神(Dionysian)——迷醉狂乱,不否认生命的绝对无意义,反而强调从中获得悲剧性陶醉,即敢于承担自身的无意义而并不消沉衰落,颇有存在主义的风味
此外在本诗的详细解读中也有其他涉及尼采的部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b站上这篇解析~
【解读:野外合作社——《复活》-哔哩哔哩】 https://b23.tv/XaW8kOc
此外,吉他手刘遥的事件也再次引起我对艺术家与社会之关系的深深思考,从高超的吉他编曲及演奏水平来看,他似乎的确无愧于他一直自诩的“大师”称号,然而他在微博上屡次发表的惊人逆天言论,也的确应当受到惩戒,从《月亮和六便士》到《香水》,天才、艺术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探讨的话题,刘遥的落幕也同样是令人唏嘘而惋惜
从音乐角度来看,整张专辑明显受到Pink Floyd影响,同时也还带有木马声音玩具甚至是Radiohead的风味,不少人因而以此批评本作,然而我还是同意一位网友的评论:“那些神级的伟大经典,也许技巧和情感都已臻于化境,到我们仍然需要一个能够接续到时代症候的媒引”而《台风》也许正是这类摇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媒引
“我总是觉得身处大海之上,在巨大幸福的中心受到威胁”,现在再回看,才真正体察到这句话与本专主题的贴合之密切,而这句话中也同样藏有深深的预感,今日之我们都是台风中心的种子,稳定无波但也隐隐摇曳,而《台风》这样的作品,正是预感所结出的果实
“然而你看不到
自我的台风已经决堤
浪潮里
每一位伟大的诗人都在复活”
——《台风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