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上心头,却下眉头
![](https://img1.doubanio.com/icon/u1110915-20.jpg)
在几张EP的热身及给电影《夏天的尾巴》、《台北之晨》配乐小试身手之后,阿飞西雅终于赶在夏天的炎热尚未褪去之前推出了首张专辑《失语的鳄鱼社会》,用没有歌词的器乐演奏和延绵的张力让等待已久的人们叹服。
阿飞西雅,英文是“aphasia”,意为“失语症”,指:脑部受伤后,没有语言或失去语言能力,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产生障碍。许是受到之前乐队妮波寺的影响,阿飞西雅以纯粹的后摇滚为基调。就电影《夏天的尾巴》的配乐表现,阿飞西雅的歌曲大多不过两三分钟而已,结构上也比较简单,以几个乐段作为重复叠加,要么加以放大延长,要么点缀进一些轻柔明亮的部分,以达到突显效果或加以变化的目的。若仅以此延续下去,定无法满足乐迷对其的表现,何况处女大碟更是邀来了Sonic youth、The New Year、Rachel's的制作人JJ Golden操刀。
专辑《失语的鳄鱼社会》中共收录了八首歌曲,包括早些放出的《Behind The River》、《深春》、《战车》、《This is a Go》,以及四首全新作品。究其音乐本质而言,阿飞西雅是典型的器乐摇滚,以传统的三大件制作声效。但若结合标题内藏的深刻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之前有人会作出“吉他的破音交织着一种偏锋式的狂热,弹奏中的言语欲征服所有令人不安的人生层面,进入一个广阔之境,也带出一幕幕最平实的生活风景”这样的评价了。以两首歌曲《雨季》和《自由公路》为例,前者以星星点点的声音作为开篇,逐渐厚实,将一副阴雨连绵的画面描述生动;而后者始终都用轻快的节奏为背景,只是稍微改变,就达到了飞速行驶的效果。
专辑中的大多歌曲都贯穿着与景象相结合的深刻含义,将标题中的简单叙述加以联想,便可置身与之相关的场景中,从而不难理解乐队的良苦用心。而乐队用传统乐器的表现也不再简单,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味。这些歌曲又全部归于《失语的鳄鱼社会》这个大标题之下,即便是《战车》这般有劲的歌曲,也由内敛的情绪控制着,不至于脱离整体之外。许是台湾的特殊地理环境所影响,阿飞西雅的音乐始终贯穿着一股潮湿感。就像是《雨季》中描绘的那般,大有“才上心头,却下眉头”之势。《台北之晨》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先是寥寥几声的开场,如同拨开最后的黑暗,渗出几丝光亮。随后天边泛白,继而豁然开朗。此刻相伴的器乐,倒也落得自在,恍如鸟鸣。作为伏笔的鼓声,终于跃上主舞台,将缓缓上升的太阳托起。
在《Behind The River》、《深春》、等歌曲中,乐队则将“失语”演绎得淋漓尽致。倒不是说这控诉有多么有力,反而是在一张一弛当中表现出来,通过动静结合而达到效果。就《深春》来说,歌曲结构凝重、缜密,到高潮的几声拨弄,将情绪表达到极致,但他们又不依赖这样有限的时刻,而是用更加轻缓的节奏铺垫。至此,一副“欲说还休”的模样就出现在眼前。其他歌曲《毕业旅行》、《This is a Go》虽不尽如此,但都达到了以点概面的效果。歌曲标题多游走于具体事物或抽象时间之间,也表明了乐队对周身及时间的敏感,直视内心深处。
阿飞西雅,英文是“aphasia”,意为“失语症”,指:脑部受伤后,没有语言或失去语言能力,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产生障碍。许是受到之前乐队妮波寺的影响,阿飞西雅以纯粹的后摇滚为基调。就电影《夏天的尾巴》的配乐表现,阿飞西雅的歌曲大多不过两三分钟而已,结构上也比较简单,以几个乐段作为重复叠加,要么加以放大延长,要么点缀进一些轻柔明亮的部分,以达到突显效果或加以变化的目的。若仅以此延续下去,定无法满足乐迷对其的表现,何况处女大碟更是邀来了Sonic youth、The New Year、Rachel's的制作人JJ Golden操刀。
专辑《失语的鳄鱼社会》中共收录了八首歌曲,包括早些放出的《Behind The River》、《深春》、《战车》、《This is a Go》,以及四首全新作品。究其音乐本质而言,阿飞西雅是典型的器乐摇滚,以传统的三大件制作声效。但若结合标题内藏的深刻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之前有人会作出“吉他的破音交织着一种偏锋式的狂热,弹奏中的言语欲征服所有令人不安的人生层面,进入一个广阔之境,也带出一幕幕最平实的生活风景”这样的评价了。以两首歌曲《雨季》和《自由公路》为例,前者以星星点点的声音作为开篇,逐渐厚实,将一副阴雨连绵的画面描述生动;而后者始终都用轻快的节奏为背景,只是稍微改变,就达到了飞速行驶的效果。
专辑中的大多歌曲都贯穿着与景象相结合的深刻含义,将标题中的简单叙述加以联想,便可置身与之相关的场景中,从而不难理解乐队的良苦用心。而乐队用传统乐器的表现也不再简单,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味。这些歌曲又全部归于《失语的鳄鱼社会》这个大标题之下,即便是《战车》这般有劲的歌曲,也由内敛的情绪控制着,不至于脱离整体之外。许是台湾的特殊地理环境所影响,阿飞西雅的音乐始终贯穿着一股潮湿感。就像是《雨季》中描绘的那般,大有“才上心头,却下眉头”之势。《台北之晨》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先是寥寥几声的开场,如同拨开最后的黑暗,渗出几丝光亮。随后天边泛白,继而豁然开朗。此刻相伴的器乐,倒也落得自在,恍如鸟鸣。作为伏笔的鼓声,终于跃上主舞台,将缓缓上升的太阳托起。
在《Behind The River》、《深春》、等歌曲中,乐队则将“失语”演绎得淋漓尽致。倒不是说这控诉有多么有力,反而是在一张一弛当中表现出来,通过动静结合而达到效果。就《深春》来说,歌曲结构凝重、缜密,到高潮的几声拨弄,将情绪表达到极致,但他们又不依赖这样有限的时刻,而是用更加轻缓的节奏铺垫。至此,一副“欲说还休”的模样就出现在眼前。其他歌曲《毕业旅行》、《This is a Go》虽不尽如此,但都达到了以点概面的效果。歌曲标题多游走于具体事物或抽象时间之间,也表明了乐队对周身及时间的敏感,直视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