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
最早的文艺青年是从写诗开始。长发,啤酒瓶底一样的镜片,挡不住目光的飘摇。再过十年,你让我说一个心目中的文艺青年形象,我依然记得那个高晓松,那个肥硕的骄傲的目空一切的高晓松。
当吟诗已经不再是时尚,人们开始欣赏流浪歌手的范儿,于是有一把吉他才是正经事。抱着吉他,也许是校园的大草坪上,也许是肮脏的男生宿舍床铺上,也许是有女生经过的操场边,微风啊吹动我的发梢,我就这样开始骚动的青春年华。
怎么就突然想起了这个,记得当时买的第一台cd机,每天重复重复的播放这张。那会我才高一吧,还惦记着青春无悔,还向往着风花雪月。那会我已经开始明媚且忧伤,那会我开始旁若无人的愤世嫉俗,那会我开始天凉好个秋,那会,我觉得这世界除了我还是我。
还好那会不流行说什么小清新小甜蜜小憧憬小暧昧之类的话,也不流行取x小x之类的名儿,如果流行,我一定会跟这个风。那会没有非主流,那会网络没有现在这么膨胀,没有人肉搜索,没有签名抵制。
当我及将要成为一个文艺青年的时候,我告诫自己,要真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事情太多太多,每个呆头呆脑的笑嘻嘻的人都有可能心有千千结。那会我喜欢一个男孩,我就在日记里说,这种感觉就好像一口气吃多了几块巧克力,明明腻得心发慌,却又极有满足感。
上高中那会,韩寒开始火了,然后是郭敬明。我这辈子最诧异的事情在于我妈给我买了郭敬明的书,然后还给我买了《萌芽》。然后我就干了这辈子另外一件囧的事情,就是参加新概念。
这件事情的可怕在于对于我的挫败。那会是以一个自信满满的文学青年形象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文学青年都有且只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自信满满。所以为什么文人要清高,要把自己当成一个隐士或者高人与潮流隔离开来,为的就是避免挫败。
我走错了一着棋。
从此以后一蹶不振,对于未来开始茫然,对于幸福生活的彼岸开始产生怀疑。于是文艺青年的路走到了高潮。我开始忧伤了。
我记得高三那会,不管有没有老师在台子上说书,我都不乐意听。我有五颜六色各种本子,掏出来一个我就开始写。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在今年夏天我回家在书房里乱翻的时候翻到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本子,我惊讶的想,我高三那一年有没有听过课。而那些本子我都对父母说是笔记。
记录的都是小情绪。比如感情上的起起伏伏,比如对于高考的恐惧,比如对于生活的彷徨,比如对于老师的抱怨,用词之雅致考究,登峰造极。现在的我已经失去这项法力。
那会我还不是网虫。除了周末都没有机会能上网。有一台笔记本,只是用来看看电影。(光驱是最早坏的)那会我疯狂的看电影。速度差不多是每天三部。我记得那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我租的房子里,我们如饥似渴的看电影,那会的理想单纯到无以复加,就是看完所有的电影。单纯换一个词语就是狂妄。
那时候我们是有追求有理想的文艺青年,我们只看cult片。得过奥斯卡提名的我们一般都不屑看。只看B级片,什么大手笔大制作都嗤之以鼻。不是新上位的独立制作就是导演已经死了好几十年的黑白默片。文艺青年的口号是不求看懂,但求忧伤。
莉莉周是那会看的,猜火车是那会看的,我们都喜欢说一个词语,残酷的青春。其实想想,青春到底还是残酷的,一方面我们已经成长为有独立意识的人,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依旧无法脱离某种辅助自由行事。比如,我们开始不服父母的说教,但我们无法不要父母的生活费。这还不残酷么?这还不忧伤么?我们爱他们,因为他们给我们生命给我们无私的奉献给我们最后的温暖,但我们同时也要脱离他们,因为我们是独立的个体。
每次一听到老狼的声音,就像上了年纪的人听到旧唱片,立马时光倒转。变成那个焦头烂额的坐在堆满了参考书的写字台上发呆的少年,手里还有一支三勒浆。。。直到现在我都坚定地认为三勒浆里面含有安眠药的成分。
前几天回到高中的校园,什么都没变。楼还是那些楼,食堂里的菜还是那几个,只是打饭的学生变了。谁还会记得,当年走过那棵黄桷树下的嬉笑的少年,如今都怎么样了。
当吟诗已经不再是时尚,人们开始欣赏流浪歌手的范儿,于是有一把吉他才是正经事。抱着吉他,也许是校园的大草坪上,也许是肮脏的男生宿舍床铺上,也许是有女生经过的操场边,微风啊吹动我的发梢,我就这样开始骚动的青春年华。
怎么就突然想起了这个,记得当时买的第一台cd机,每天重复重复的播放这张。那会我才高一吧,还惦记着青春无悔,还向往着风花雪月。那会我已经开始明媚且忧伤,那会我开始旁若无人的愤世嫉俗,那会我开始天凉好个秋,那会,我觉得这世界除了我还是我。
还好那会不流行说什么小清新小甜蜜小憧憬小暧昧之类的话,也不流行取x小x之类的名儿,如果流行,我一定会跟这个风。那会没有非主流,那会网络没有现在这么膨胀,没有人肉搜索,没有签名抵制。
当我及将要成为一个文艺青年的时候,我告诫自己,要真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事情太多太多,每个呆头呆脑的笑嘻嘻的人都有可能心有千千结。那会我喜欢一个男孩,我就在日记里说,这种感觉就好像一口气吃多了几块巧克力,明明腻得心发慌,却又极有满足感。
上高中那会,韩寒开始火了,然后是郭敬明。我这辈子最诧异的事情在于我妈给我买了郭敬明的书,然后还给我买了《萌芽》。然后我就干了这辈子另外一件囧的事情,就是参加新概念。
这件事情的可怕在于对于我的挫败。那会是以一个自信满满的文学青年形象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文学青年都有且只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自信满满。所以为什么文人要清高,要把自己当成一个隐士或者高人与潮流隔离开来,为的就是避免挫败。
我走错了一着棋。
从此以后一蹶不振,对于未来开始茫然,对于幸福生活的彼岸开始产生怀疑。于是文艺青年的路走到了高潮。我开始忧伤了。
我记得高三那会,不管有没有老师在台子上说书,我都不乐意听。我有五颜六色各种本子,掏出来一个我就开始写。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在今年夏天我回家在书房里乱翻的时候翻到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本子,我惊讶的想,我高三那一年有没有听过课。而那些本子我都对父母说是笔记。
记录的都是小情绪。比如感情上的起起伏伏,比如对于高考的恐惧,比如对于生活的彷徨,比如对于老师的抱怨,用词之雅致考究,登峰造极。现在的我已经失去这项法力。
那会我还不是网虫。除了周末都没有机会能上网。有一台笔记本,只是用来看看电影。(光驱是最早坏的)那会我疯狂的看电影。速度差不多是每天三部。我记得那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我租的房子里,我们如饥似渴的看电影,那会的理想单纯到无以复加,就是看完所有的电影。单纯换一个词语就是狂妄。
那时候我们是有追求有理想的文艺青年,我们只看cult片。得过奥斯卡提名的我们一般都不屑看。只看B级片,什么大手笔大制作都嗤之以鼻。不是新上位的独立制作就是导演已经死了好几十年的黑白默片。文艺青年的口号是不求看懂,但求忧伤。
莉莉周是那会看的,猜火车是那会看的,我们都喜欢说一个词语,残酷的青春。其实想想,青春到底还是残酷的,一方面我们已经成长为有独立意识的人,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依旧无法脱离某种辅助自由行事。比如,我们开始不服父母的说教,但我们无法不要父母的生活费。这还不残酷么?这还不忧伤么?我们爱他们,因为他们给我们生命给我们无私的奉献给我们最后的温暖,但我们同时也要脱离他们,因为我们是独立的个体。
每次一听到老狼的声音,就像上了年纪的人听到旧唱片,立马时光倒转。变成那个焦头烂额的坐在堆满了参考书的写字台上发呆的少年,手里还有一支三勒浆。。。直到现在我都坚定地认为三勒浆里面含有安眠药的成分。
前几天回到高中的校园,什么都没变。楼还是那些楼,食堂里的菜还是那几个,只是打饭的学生变了。谁还会记得,当年走过那棵黄桷树下的嬉笑的少年,如今都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