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Pitchfork乐评
在Blackstar中,David Bowie欣然拥抱了自己特立独行的巨星姿态。伴随着实验爵士乐与对反叛精神的回望,他伸手抚摸着旧日的余晖,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自由落体。
David Bowie好像已经历经多次死亡,但他却从未真正离开。他已然成为了流行文化图腾中的终极Lazarus——如同《圣经》中这个在历经四天虚无之后被耶稣复活而走出墓穴的人物,Bowie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曾多次颠覆过往的艺术人格,并以截然不同的面貌再次重生。在外人看来,仅仅见证这一切便足以瞠目结舌,而要亲身体验这样的生活就更是危机四伏。当Lazarus复活后,祭司们因畏惧其身份背后的力量而密谋将他杀害。因此,想象一下,对于成为奇迹化身的Bowie,“复活”绝非易事。
而Bowie深知这一切。他永远也无法绕开自己于上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划时代作品。在那期间,他掀起了数波流行和实验文化风潮,对自我人格的重塑可谓探囊取物,信手拈来。但现在,他不再重蹈八九十年代的覆辙,试图超越彼时的辉煌,而是转而用一种毅然怪诞的眼光来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嘲弄着充斥热单的巡演、各种怀旧以及无脑的重复。
Bowie最新的非百老汇音乐剧便名为Lazarus,他扮演多重人格的嗜好由此变成了一个有趣的竞猜游戏:在这部杂乱无章的作品中,演员Michael C. Hall模仿了Bowie在艺术电影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1976)中饰演的堕落、酗酒、长生不老的天外来客。受困于仿照曼哈顿豪华顶层公寓的布景中,Hall紧贴着摩天大楼的窗户,演唱着Bowie的同名新歌。“This way or no way, you know, I’ll be free”,他唱道,双手在窗户玻璃上来回涂抹,“Just like that bluebird”。而Bowie在Blackstar中也收录了这首歌,伴随着实验爵士乐与对反叛精神的回望,他伸手抚摸着旧日的余晖,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自由落体。
在沉寂多年之后,Bowie于2013年携专辑The Next Day重返流行乐坛。然而,回归歌坛的热闹非凡也无法掩盖这张专辑在音乐上的停滞不前。但是,在Blackstar中,Bowie欣然拥抱了自己特立独行的巨星姿态,正如68岁的他在Lazarus中唱道的,自己已然“nothing left to lose”。专辑中还邀请了几位全新的合作者,其中最著名的是现代爵士萨克斯演奏家Donny McCaslin,他主要演奏Hard Bop风格的爵士乐和一些Aphex Twin的cover。而Bowie的长期音乐合作伙伴Tony Visconti也作为联合制作人回归,展现出Bowie生涯的延续与传承,也为专辑带来了些许历史的厚重感。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Blackstar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们对Bowie作品的认知,但对爵士乐、代码、野蛮、戏剧性和疏离感的融合在他的作品中却并非毫无先例可循。毕竟,Bowie首先接触的乐器就是萨克斯。而且自青少年时期,他便仰慕同母异父的哥哥Terry Burns,后者使他接触到John Coltrane, Eric Dolphy以及“垮掉一代”的理想。Bowie同哥哥及爵士乐之间的纽带意义重大。Burns一生都患有精神分裂症,他曾经试图在精神病院跳楼自尽,最终于1985年卧轨自杀。
或许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Bowie作品中的爵士乐和萨克斯通常营造的是一种神秘和不安的氛围,而非积极乐观的能量。这不仅体现在他与前卫爵士钢琴家Mike Garson的密切合作中【从Aladdin Sane(1973)到Bring Me the Disco King(2003)】,也体现在Jump They Say(1993)中萨克斯狂野的咆哮中,这实则是对哥哥Burns的颂歌。但要论其之最,Low(1977)中的Subterraneans将Bowie萨克斯中的悲怆之感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他最阴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荒诞时刻之一。它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感伤,这种情绪的辐射发散是如此深远持久,以至于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它,像Boards of Canada这样的乐队是否还会存在。据报道,Boards of Canada也是Bowie创作Blackstar的灵感来源之一,这充分体现了艺术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惺惺相惜。其实事到如今,Bowie已经几乎不可能再次超越自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放弃尝试。
从主题上看,Blackstar深化了Bowie在本世纪大部分作品中传达的厌世虚无主义。“这种二元对立让人苦恼,即对生活的渴望与一切的终结,”他在发行Reality(2003)时如此说道。“正因为这二元之间相互冲突……才产生了那些流露出真情实感的时刻。”而在Blackstar中,这种冲突来得更加强烈有力,在波谲云诡的爵士独奏与激情四射的演唱中融入了有关洪荒之力与行将就木的永恒叙事。节奏欢快的'Tis a Pity She Was a Whore得名于17世纪的一部颇有争议的戏剧,剧中的男人和他的妹妹发生了关系,却在接吻的过程中将刀插进了她的心脏。Bowie在其中也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如一些巧妙的性别模糊(“she punched me like a dude”)、一次抢劫以及一些与一战相关的内容,但其中的主旨始终如一——无论何时何地,人类总会在必要时诉诸暴力和野蛮的行径。而在Girl Loves Me中,Bowie尖声呐喊着A Clockwork Orange(《发条橙》)中极端暴力的恶棍帮派发明的俚语,呼应了这一主旨。
尽管爵士乐、阴暗面与历史角色扮演的杂糅是如此令人沉醉,但专辑在进入尾声时才真正变得完整。最后的两首歌用几滴咸湿的泪水平衡了前段的伤痕累累与血迹斑斑,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的David Bowie式抒情。最终,他轻轻掀起了自己面具的一角,让我们得以窥探到面具背后柔软的皮肤纹路。Dollar Days是一个躁郁灵魂的忏悔,表达了事与愿违,无法在幸福的英国乡村度过自己黄金岁月的矛盾和遗憾。他唱道:“I’m dying to push their backs against the grain and fool them all again and again,”这句歌词既是Blackstar的题眼所在,也是贯穿Bowie职业生涯的总结陈词。紧接着,在I Can’t Give Everything Away中,Bowie再一次成为了那个受难的Lazarus,被自己反复跳动的脉搏羁绊着。永生的煎熬其实并非虚言——艺术与精神或将得以千古流传,但肉体却终将腐朽,多么遗憾。不过现在,Bowie选择抓住创作中的又一次觉醒,在终极的虚无来临之前,续写着仍属于自己的神话。
原文链接:https://pitchfork.com/reviews/albums/21332-blackstar/
(如有误译,欢迎指正)
译者注:看完Moonage Daydream后久久无法释怀,所以赶忙翻译了Pitchfork对宝爷的最后一张专辑,也就是这张类似“遗书”的作品给出的评价,算作是对大宝的致敬。这次在翻译时也借助了一些ChatGPT的帮助,虽然在翻译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是它的文本理解和解析能力真的是出人意料的高,就原文给出了许多非常独到的见解,在翻译时给了我很多启发。
A tribute to David Bowie.
Let's meet up on Mars on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