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呓语
人们说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我看来,数字摇滚在音乐当中就扮演着散文这样的角色。初听时,乐手们好像用力而慌张地敲着鼓,画着无规律的bassline,撩拨着不安分的吉他弦,就像三个心浮气躁的大学生。但当演奏的进度条不断延伸,那些被“噪音”劝退的听众们不曾知道的是,不管是在默默无闻的角落里,还是在人声鼎沸的现场上,三者的“杂乱”终究会融为一体,五线谱上也始终流淌着着少年的理想,这一切都筑成了独属于数字摇滚散乱又紧致的魅力。 而获得了「HMA」2022年年度华语最佳摇滚专辑提名的「梦境」告诉了我即使是这样富有个性的音乐类型也能够被大象体操赋予更多的内涵和实验性。(当然也有可能只是我听数摇太少) 专辑中的每首曲子的编排都十分契合歌名所要表达的主题。第一首曲目「阿尼玛」有由略带俏皮的贝斯和电吉他引出,而活泼的女声和优雅的长笛以及钢琴则给曲子营造出诙谐的氛围,而值得注意的是女声和贝斯的节奏线是基本吻合的,这样的设计明显就是在为「阿尼玛」这个主题而服务。阿尼玛(anima)是男性内在灵魂中的女性成分表征。所以bass就是男性,女声就不必多说,而因为anima强调的是那部分女性表征,所以比起贝斯,女声更容易被听到。(其实这段十分废话,因为女声的音普遍更高而bass本就是低音吉他,所以无论怎样女声都会更清晰,但是也更加证明这个乐队对乐器的选择十分高明,他们甚至不需要添加任何效果就能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 来到曲目二「穿过夜晚」,这一首是对toe的「two moons」的高度致敬。(这还是apple music的专辑评述告诉我的,对不起我不配是toe的粉丝,有空一定把for long tomorrow听完)我最开始觉得这致敬过于粗暴,因为「穿过夜晚」在仅仅四秒的钢琴独奏后便直接挪用了two moons中的木吉他的旋律并且将木吉他作为演奏的主体部分,钢琴只是一个附属,但是当节奏逐渐放缓,钢琴巧妙地取代了吉他成为主体,两者完成了一次交接,并进行了彻底的身份互换,大象体操用他们的钢琴承接了toe的木吉他。两者对同样的夜晚主题做出了不同的编排选择「two moons」中多是用合成器的音色来构成深夜的迷人图景,但「穿过夜晚」仅用钢琴就搭建了深夜的舞台(小学六年级课本上贝多芬为鞋匠兄妹弹奏月光曲的传说我记忆犹新)两首曲子的结构也基本一致。这样的致敬才是别出心裁的。而不是我一月份曾提过的对原曲的:“粗加工”。 曲目三和曲目四放一块说,因为这两首都有歌词。「影子」给我惊喜不大,感觉比较普通,乐器选择就是经典的摇滚四件套,是曲子后半的一段小号独奏安排得还挺令人意外。而「女巫」的设计就有意思了很多。开头的环境音效和冰冷的合成器以及音量逐渐放大的电吉他和不安的架子鼓给女巫的出场铺足了阴森的气息。而当电吉他的声音又一次从小变大的时候,电吉他戛然而止,主唱出了声,女巫亮了相。来到歌曲的第二个主歌部分,为了给女巫的冷艳气质润色,贝斯由第一部分旋律清晰的走向转变成了单调的riff,第二部分结束后,贝斯贴合着女巫的呢喃所走的旋律是较为轻松的,这让她保留原有的冷艳气质的同时还添了几分可爱。 曲目五是钢琴独奏再添了一些音效,曲目七是钢琴和木吉合奏加音效,两者是专辑的过渡曲目。没啥好说的。 曲目六「振翅」把摇滚和管乐结合的操作简直把我听呆,这首是我个人心目中这张专辑的最佳,我不知道如何去赞美这一首,因为我光是分辨铜管乐器就花了很长的时间,听觉盛宴也不过如此了吧。 曲目八、十一、十二是具有实验性质的三首。和九天民俗技艺团用合成器和民族乐器(我对民族乐器和没有任何了解,完全不知道如何评价)办了一场「众神的派对」,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旦涉及到神明与宗教,手摇铃似乎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托梦」则是用简单的电吉他和贝斯以及鼓这三者的riff给MC JJ操着一口台湾方言不紧不慢地唠出的故事垫好节奏,好似台湾某个小巷里某个老大爷做过的梦。(看不懂台湾方言,真没看懂歌词讲的啥)曲目十二里合成器和电子乐给人的复古感配上林生祥苍老但有力的歌声也不失为一种奇妙的体验。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天马行空在很多画师脑子里只是天上会飞的鲸鱼,创作不是一味的跟风和炫技,而是投入感情去表达一个主题,如果你的技术不为内容服务,那技术所占用的空间就永远是多余的。当一些画师们面对ai对自己所处行业的冲击而感到迷茫时应该意识到,人和ai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是有感情的,我们应该找到自己当初选择画画的某种情感,他就藏在心里的某一隅。”因此,一个完整的主题代表创作者所投入的情感,在认真听完梦境和刘老师给我推荐的dawn fm之后,我想道:概念如此完整的专辑,听众怎么不会感受到创作者所投入的感情呢?这样的专辑又怎么不会好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