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春说声珍重 (写在自己公号里的文字)

“我最喜欢的歌手,第一张信哲,第二无印良品,第三……”
——当年,一个同学如数家珍般说道。那时候,在那个流行音乐点燃我们枯燥的学业生活时,犹如一颗火种落入了枯木般不可收拾。戴着耳塞做作业应该算是最纯粹的劳逸结合了。课后点评自己喜欢的歌手和音乐也头头是道,比什么各种句式,函数,时态要容易上手得多,有趣的是,我们并不懂音乐。
二十多年前说起无印良品,应该没人会想到MUJI,尽管真正的 MUJI/無印良品 更早就存在。而现在说到无印良品,怕是鲜有人能记起这个马来组合,顶多有人能想起“那个唱童话的光良”吧。
在最如日中天的时刻,在群英荟萃的时间点,这个组合发行了一张解散告别的 新歌+精选——《珍重》,除了两首新歌,其余十四首都是过往五张专辑拔尖儿的经典,让人大呼超值的同时,也为其过早解散惋惜不已。
前两首新歌大有分开的内涵,第一首是耳熟能详的《别人都说我们会分开》,虽然写的男女感情真相,可这歌名真有点映射这俩人的意思;第二首《朋友》,知名作曲人陈小霞操刀,简简单单,情真意切,唱出了朋友间的情谊,也道出了世态变迁的不忍,因为据说,这俩人因为公司对其定位和路线的不同,被区别对待,并让他们分开发展。在流行歌曲创作的黄金年代,两个歌手出版两张专辑比一个组合只能出一张赚钱得多。
无印良品早期的歌,温暖纯粹,音质清澈,辨识度很高,组合在一起有1+1大于2的效果,单独演唱的曲目也毫不比其他歌手逊色,得益于李宗盛的发掘和后期制作,让《想见你》、《伤心地铁》、《身边》、《掌心》这些成为了次顶级经典。这些也是能暴露年龄的曲目。
每当漫无目的没有什么歌曲想听,我都会选择这张,从不快进曲目,首首都过一遍。依稀记得歌词本里二人坐在台湾的绿皮车里,途经新竹,彰化,花莲,宜兰…这些小地方,年少的我们不知道隔海相望的距离,只知道这些地方我们无法企及,这些地方的旧貌竟如此有质感。
卡带应该还在,可播放工具早已作古。数字音乐的年代,音乐App一个“添加”就能永存于手机(如不是版权到期),且能随时播放,听起来,就像是和那个年代的自己对话。但少了的,是过去听歌的那种年少质朴的岁月感,是那种伴随随身听按下Play键后缓慢转动的期待,是那种音乐从耳机流泻而出的沉浸聆听,以及随时担心父母在身后拽掉耳机的惧怕。时间的河带着似水的年华缓慢向未知的方向前行,留下的,是印在心里的片片痕迹。
那个周五的下午,阳光正好,初二的我们,在教院的篮球场上,广播里突然放起“我要陪你擦拭每个昨天,相片日记书签”(《身边》),同学们都定格、聆听。一个人说:我昨天买了这盘磁带,刚好听过这首,真好听。另一个说:是吗,那听完借我听听,我就不买了。
恍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