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林宥嘉,也写了迄今为止自己听着的年纪最小的歌手

第一次看见林宥嘉是在第十八届金曲奖的幕后,杨千霈采访了当时已经红透台湾的星光帮。彼时的林宥嘉穿着四平八稳的西服,乖巧的略带傻气的表情愈发拘谨,那个时候我还并不详尽的知道“星光帮”到底是怎么的一个概念。
第二次看见林宥嘉是在第十九届金曲奖上,他和杨宗纬作为表演嘉宾代替的是去年陈奕迅和孙燕姿的角色。彼时我已经略微听过杨宗纬,漂亮的高音,扎实的技巧,很专业,很磅礴,但我没有十分的喜欢。坦言,金曲奖现场的表演林宥嘉是紧张的,某些高音的处理还是不够到位,和高音好手杨宗纬相比,林宥嘉还是稍显稚嫩。此是我对林宥嘉的第二个印象,仅此而已。
我的确很少听当下新人的流行音乐,音乐的表达着实是一个需要沉淀和积累的过程,光是凭借音乐技巧和漂亮的嗓音是远远不够的。陈小霞,万芳的声音里都没有参杂太多的技巧,高音部分甚至有点不稳定,但为何我们会如此偏爱她们的音乐,只是因为她们能写出“最悲伤的是我开始不懂悲伤”这样需要时间酝酿的文字。于是,当林宥嘉开始发行EP和完整的唱片时,我都只是想着“又有人发专辑了”的如此而已一带而过。
第三次开始听林宥嘉是在音乐台,偶然的机会我看了《神秘嘉宾》的MTV,忽然眼前一亮,那漂亮的真假声切换让我恍惚感叹:原来,这就是林宥嘉。他的声线并不像许多独立音乐人那样清晰暖情,也不像摇滚音乐人那样撕裂饱满,可较强的辨识度和真假音的收放自如着实是让人心生难忘。大概是因为生在台湾的原因,林宥嘉在歌词里发一些翘舌音的歌词相当的别致,在平翘之间各占据了1/2,这种别致却绝不会让你想到“发音不标准”这样的评价,而成了我辨识他声音的办法之一:迷幻而朦胧。的确是个唱歌的好手,我明白。
我对一个自己有兴趣的音乐人,大都是会找一些他们的资料来看的。之后才知道,在星光帮的比赛上林宥嘉的选歌在当时已经成了一个典型的话题。这个年仅20的男孩,却用一种与他这个年纪不相匹配的思维和方式演绎着那些经典。他唱萧煌奇的《你是我的眼》,当那句“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了四季的变换”响起,我的心莫名的为之一颤;他唱王菲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王菲的虚无飘渺,巴奈版本的悲观失落,在林宥嘉的声音中却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他不伤情,不玄虚,饱厚的感情仿佛是在说一段绵延的话;他唱《走钢索的人》,竟然可以把一个男子在爱情上的演绎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我看来林宥嘉的版本远远超过了李泉稍带造作的表演。陈小霞对林宥嘉说“谢谢你学吉他时,没漏掉《天使的侧脸》这首我爱的歌”,我也开始慢慢的知道,在这个二十而已的谦虚的小男孩心里住着的已经不再是稚嫩的可爱流行,他的心里住着一位老者,它的名字叫“时间”。
我想,我或许也没有必要在用文字来评述《神秘嘉宾》这张唱片,太多的朋友已经极尽美言,或者,我现在在用若干形容词进行修饰的话,未必真是后之后觉了。这张唱片很典型,就如同我第一次听《残酷月光》的时候,就猜出这个曲调肯定是出自小霞姐之手,很漂亮的音乐。不仅仅只是因为林宥嘉的声线,还有这个漂亮的创作团队。
好的声线并不是说飚高音的时候有多酣畅琳琳,就好像我对唱功了得的杨宗纬却反应平平;漂亮的音乐并不是信手拈个人都会唱,就好像我对才华了得的周杰伦也并没有很关注;听音乐大凡就是这个样子的,就如同恋爱一般,既然爱上了,就会无止境无理由的爱着。
他是林宥嘉,20岁,我写了关于他的文字,也写了迄今为止自己听着的年纪最小的歌手。
第二次看见林宥嘉是在第十九届金曲奖上,他和杨宗纬作为表演嘉宾代替的是去年陈奕迅和孙燕姿的角色。彼时我已经略微听过杨宗纬,漂亮的高音,扎实的技巧,很专业,很磅礴,但我没有十分的喜欢。坦言,金曲奖现场的表演林宥嘉是紧张的,某些高音的处理还是不够到位,和高音好手杨宗纬相比,林宥嘉还是稍显稚嫩。此是我对林宥嘉的第二个印象,仅此而已。
我的确很少听当下新人的流行音乐,音乐的表达着实是一个需要沉淀和积累的过程,光是凭借音乐技巧和漂亮的嗓音是远远不够的。陈小霞,万芳的声音里都没有参杂太多的技巧,高音部分甚至有点不稳定,但为何我们会如此偏爱她们的音乐,只是因为她们能写出“最悲伤的是我开始不懂悲伤”这样需要时间酝酿的文字。于是,当林宥嘉开始发行EP和完整的唱片时,我都只是想着“又有人发专辑了”的如此而已一带而过。
第三次开始听林宥嘉是在音乐台,偶然的机会我看了《神秘嘉宾》的MTV,忽然眼前一亮,那漂亮的真假声切换让我恍惚感叹:原来,这就是林宥嘉。他的声线并不像许多独立音乐人那样清晰暖情,也不像摇滚音乐人那样撕裂饱满,可较强的辨识度和真假音的收放自如着实是让人心生难忘。大概是因为生在台湾的原因,林宥嘉在歌词里发一些翘舌音的歌词相当的别致,在平翘之间各占据了1/2,这种别致却绝不会让你想到“发音不标准”这样的评价,而成了我辨识他声音的办法之一:迷幻而朦胧。的确是个唱歌的好手,我明白。
我对一个自己有兴趣的音乐人,大都是会找一些他们的资料来看的。之后才知道,在星光帮的比赛上林宥嘉的选歌在当时已经成了一个典型的话题。这个年仅20的男孩,却用一种与他这个年纪不相匹配的思维和方式演绎着那些经典。他唱萧煌奇的《你是我的眼》,当那句“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了四季的变换”响起,我的心莫名的为之一颤;他唱王菲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王菲的虚无飘渺,巴奈版本的悲观失落,在林宥嘉的声音中却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他不伤情,不玄虚,饱厚的感情仿佛是在说一段绵延的话;他唱《走钢索的人》,竟然可以把一个男子在爱情上的演绎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我看来林宥嘉的版本远远超过了李泉稍带造作的表演。陈小霞对林宥嘉说“谢谢你学吉他时,没漏掉《天使的侧脸》这首我爱的歌”,我也开始慢慢的知道,在这个二十而已的谦虚的小男孩心里住着的已经不再是稚嫩的可爱流行,他的心里住着一位老者,它的名字叫“时间”。
我想,我或许也没有必要在用文字来评述《神秘嘉宾》这张唱片,太多的朋友已经极尽美言,或者,我现在在用若干形容词进行修饰的话,未必真是后之后觉了。这张唱片很典型,就如同我第一次听《残酷月光》的时候,就猜出这个曲调肯定是出自小霞姐之手,很漂亮的音乐。不仅仅只是因为林宥嘉的声线,还有这个漂亮的创作团队。
好的声线并不是说飚高音的时候有多酣畅琳琳,就好像我对唱功了得的杨宗纬却反应平平;漂亮的音乐并不是信手拈个人都会唱,就好像我对才华了得的周杰伦也并没有很关注;听音乐大凡就是这个样子的,就如同恋爱一般,既然爱上了,就会无止境无理由的爱着。
他是林宥嘉,20岁,我写了关于他的文字,也写了迄今为止自己听着的年纪最小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