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张EP,兼谈部分音乐电影的一些问题
将整张音乐专辑拍成音乐电影,似乎是近些年乐坛很流行的一件事。个人感觉,这些作品常常有两个问题,一是噱头远超音乐本身,二是歌手演技不过关;Kelsea Ballerini的这张EP也不例外(EP基本可以被看作短专辑)。预先说明一点,质疑她在影片中的演技,不代表质疑她实际情感的真诚度;后面会具体说到。
情人节空降的时间点、直奔离婚主题的曲目名称,已经为Rolling up the Welcome Mat引来了关注度。EP发行后,许多论坛、社媒上的讨论都将焦点放到了歌手的私生活上——Kelsea和Morgan Evans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会离婚?我未听过Kelsea或者Morgan关于此事的采访,就他们的音乐内容而言,我认为他们诉说的故事并不矛盾——她觉得他不够关心自己的感受,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她的孤单与失落,性格一细一粗的两个人,没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直到一切无可挽回。
问题在于,在得到歌者关于个人生活的主观视角、拼凑出一些可能的情境之后,听众从音乐本身得到了什么呢?音乐电影的形式的确强化了故事给人的印象,但无论是视觉上的呈现,还是“私人化”的旗号,都不是让听众降低对音乐期待值的理由。音乐以外的内容,只能是锦上添花,无法喧宾夺主。无论是和Kelsea之前的录音室专辑纵向比较,还是与Carly Pearce甚至让很多人大呼失望的Kacey Musgraves的“离婚专辑”横向对照,这张EP有哪些亮点呢?我总是觉得,Kelsea的词作总能找到有趣的切入点,比如Mountain with a View的直观画面,Just Married的双关,Penthouse的卡牌象征,但缺少更深入的挖掘;曲风一直想在流行方面寻求突破、但迈不开更大的步子,Blindsided又是一例。Leave Me Again则给我去年专辑Subject to Change收尾曲同样的听感——将编曲上的简陋,当成表达上的质朴。
另一方面,就EP的电影而言,除了传达讯息、满足大众第一次观看好奇心的功能,它真的是一部完成度足够高的作品吗?因为要讲述更长、更完整的故事,长篇音乐电影显然比MV对歌手的演技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乡村乐坛似乎没有高度重视MV的传统,拍摄手法相对简单,就是要通过歌手本人吸引观众;如果演技撑不起内容,各种特写只会放大短板。也许有人会说,Kelsea的音乐电影就是自己的往事,本色演出能有什么难点呢?我想引用Cary Grant的一句话——演自己是最难的。Kelsea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伤心,不代表她能在镜头前、在影片中将此诠释出来。并不是要拿专业演员的标准来要求音乐电影中的歌者;但至少,这些作品中的表演不能让人感到单调和尴尬。
实际上,我觉得近半年来,Kelsea在宣传上越来越偏离音乐本身——无论是去年与Halsey的不和传闻,还是当下逐步发酵的离婚事件。我无意过多揣测名人的生活,也很难去判断其中的对错,但让公众对音乐之外新闻的关注超过音乐作品,对一位歌手而言,总归不是太好的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