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就是情绪的回忆
最开始听到是在“花样年华”里听到的,只是觉得很好听,没有特别的去寻找。然后好像是某个饮料拍了一个广告,很唯美,背景音乐用的就是“quizas quizas quizas”,又一次加深了印象。
那个时候读书总喜欢要考试前一周死记硬背然后去考,有个夏天的夜晚,开着台灯,边听收音边复习,刚好收听到的就是nat king cole的特辑,传来了他低沉性感的声音,一下就迷住了。爬到床上闭着眼睛静静的让它流淌。那个时候还没有到网上搜歌下歌的习惯,就跑到店里买了一盘CD,也忘记了是不是这盘,反正大多数歌曲都差不多。
从小到大我就没买过碟子。要么收音要么从其他人那里借来听听,买碟的钱不如改善伙食了(哎,从小住校生的悲哀)。足以可见当时有多喜欢他的歌了。
到后来,就喜欢上爵士了,总觉得在一个人的时候,午后或者夜晚,安安静静的,边听边入睡,最爽了。现在听多了爵士类的歌曲,听他的也就不觉得有多么多么好听了,但是每次听就回到了看“花样年华”的那段日子,大学里那些日子,总还是很有感觉。听歌就是这样,在一个特定的情绪里听到一首特别符合情绪的歌曲,以后的岁月里,当你听它的时候,也就回忆起当初的那种情绪了。那就是属于你自己的歌曲。
那个时候读书总喜欢要考试前一周死记硬背然后去考,有个夏天的夜晚,开着台灯,边听收音边复习,刚好收听到的就是nat king cole的特辑,传来了他低沉性感的声音,一下就迷住了。爬到床上闭着眼睛静静的让它流淌。那个时候还没有到网上搜歌下歌的习惯,就跑到店里买了一盘CD,也忘记了是不是这盘,反正大多数歌曲都差不多。
从小到大我就没买过碟子。要么收音要么从其他人那里借来听听,买碟的钱不如改善伙食了(哎,从小住校生的悲哀)。足以可见当时有多喜欢他的歌了。
到后来,就喜欢上爵士了,总觉得在一个人的时候,午后或者夜晚,安安静静的,边听边入睡,最爽了。现在听多了爵士类的歌曲,听他的也就不觉得有多么多么好听了,但是每次听就回到了看“花样年华”的那段日子,大学里那些日子,总还是很有感觉。听歌就是这样,在一个特定的情绪里听到一首特别符合情绪的歌曲,以后的岁月里,当你听它的时候,也就回忆起当初的那种情绪了。那就是属于你自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