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透露着个人的文化背景
看到《回归故里》中,埃里蓬回忆高中喜欢的男生是大学老师的孩子,在音乐课上这个男孩轻易说出这个曲子的曲名,这让他沮丧,因为那个男孩所了解和喜好的,恰恰是他觉得只能作为笑料和排斥对象的东西,是他家里人称之为“高雅音乐”的东西,每当收音机里恰好播放它们时,家人便急匆匆地关掉它并说道:“又不是在祷告。”
是啊,音乐能检测人是否具有我们所说的”文化“,它使人暴露自己与文化有着显而易见的关联性,抑或是生疏感。学校系统通过它所有的机构,向它的受众施加一系列社会指令,所有因素会共同作用于那些在屈从指令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己并不属于此地的隔阂感。
作为一个基本上做不了什么大动作的一线老师,能做的似乎也就只是体察一些学生的这种隔阂感,然后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尽可能地减少这种隔阂感,去适应校园文化,适应这个已经固化的围城,比如在选择教科书的延伸内容时,要考虑到是否孩子们都具备这样的文化背景或者是否都不具备这样的文化背景。
附注:
- 荒山之夜:俄罗斯交响音画《荒山之夜》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其构思出自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小说《圣约翰之夜》中对巫婆安息日的描写。这是在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兴起后,俄国民族乐派利用本民族民间音乐、传说等素材勾勒出的一部杰出的交响音画。 同名针幕动画短片《荒山之夜》是俄裔法国导演亚历山大·阿雷克塞耶夫于1933年创作,他将俄国作曲家穆索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的音乐交响诗《圣约翰的荒山之夜》拍成动画,该动画片最为实验性的动画短片,在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音乐: https://music.163.com/song?id=1922562798&userid=333860550
- 动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s411s7f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c2b169186f75cbe4b4cf7461c7867e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