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i - Forlatt : 退却中渴望回应
记得有那样一个时候,我毅然拒绝了嗜好了数年之久的极端金属,转而一头扎进一种叫做新民谣的音乐中。所谓极端金属,顾名思义,用极端的方式表现重金属音乐,或凶猛至极或阴森诡秘等,当然这里无法一一列举,暂且不管这些,相信大多数人听到“极端金属”这个名词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某种与常情相悖的东西,重金属已经够极端了,极端金属不就是极端中的极端了吗?的确,于我而言,选择了极端金属多少即隐含了某种自我认识,多不必言,我终究还是走向了同极端金属截然相反的一条路,最初的阶段叫做新民谣,而这最初的新民谣邂逅缘自Vali。
回过头看,那样一种转向多少是让人诧异的,如同一个热血狂徒一下子要变成一个温婉书生,并不那么容易理解,一段时间里,我亦努力寻求着某种理由的确证。单就新民谣而言,至少它更安静些,比不得极端金属那么充满躁动;更多的,新民谣并不如词面上看那么继承老民谣的衣钵,听完Bob Dylan,再听Vali,或许你会惊呼那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当然,这些其实都还是隔靴搔痒的东西,由极端金属到Vali这一路其实比看起来意味的更多。
相信大多数真正嗜好极端金属的朋友都拥有一种不“主流”的愿望,于我而言,一路兴办摇滚社团,风升水起般在学校聚起了一撮朋友,可以说当时的我拥有着做不一样的东西的信念,而这种“不一样”的伊始不意外地源于对主流价值的不认同,从音乐上是对流行音乐拒斥,从文化上是对先锋另类的追求,从行为上是对规则的藐视,凡此种种,都很坚定地站在了主流价值的对立面,说到底,由此立场上投射出的某种足够真诚的信念可以被认为就是摇滚精神,遥想伍德斯托克当年,那是何等的离经叛道却又充满理想。当然,站在我们当下的现实看,这样一种摇滚精神又是如何被理解的?不难想到,那个词叫“非主流”,非主流即认定那不是合乎大多数人需要的,是边缘的、小众的,凡被贴上“非主流”标签的,恐怕不少都已成了文艺青年们趋之若鹜的对象,即使文艺青年们嘴上矢口否认这种说法,想必心中还是会留意那些“不主流”的东西。更重要的,在这种真诚地“不一样”期望中我们需要“回应”。
到了这里,恐怕也就到了极端金属同Vali式新民谣的分水岭。如果说极端金属是坚持到底,不论是否有回应;而Vali或许正与此相区别,其中所展现的更像是某种不得回应的逡巡,一种意欲退却自身的念头,并在犹豫中开始追问起这种回应本身来。需要回应这种说法正如同我们经验中表达看法时总有一种别人应该亦是这么想的念头,即我们总是需要对象,在音乐中这种对象就是听得懂它的人。
可以说,Vali将这种心绪描绘的淋漓尽致,那里仿佛有着某种晶莹如琉璃般纯净的东西在召唤,宛如天外桃源,不染尘俗却现世难寻、苦无回应,感伤忧郁不由地自然从中流泻,在无对象的苦恼中愈发退回自身,仿佛在内心忽然找到安宁,不过那份安宁尝起来竟也不那么牢靠,它终究是私人的。要说新民谣(Vali)同老民谣缘何如此截然不同,恐怕老民谣里甚难听到如此私人化的倾向,听着Bob Dylan、John Baez,总有种为谁而唱的味道,而这感觉却不是Vali能给的。说白了,Vali式新民谣同极端金属所站立的地方或许都是主流的对立面,也正因其背离主流而少人回应,甚至只能将其私人化以求保全,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主流的对立面不好,只是若要站在那里需要更多的看清,那么轻易的将生活的当下立场换了,又怎能不退却,怎不回到自身呢?
不管怎样,Vali曾经带给我的东西依旧是清晰的,它依然是真实的我的一部分,并且只会在时间中呈现的更为清晰。
回过头看,那样一种转向多少是让人诧异的,如同一个热血狂徒一下子要变成一个温婉书生,并不那么容易理解,一段时间里,我亦努力寻求着某种理由的确证。单就新民谣而言,至少它更安静些,比不得极端金属那么充满躁动;更多的,新民谣并不如词面上看那么继承老民谣的衣钵,听完Bob Dylan,再听Vali,或许你会惊呼那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当然,这些其实都还是隔靴搔痒的东西,由极端金属到Vali这一路其实比看起来意味的更多。
相信大多数真正嗜好极端金属的朋友都拥有一种不“主流”的愿望,于我而言,一路兴办摇滚社团,风升水起般在学校聚起了一撮朋友,可以说当时的我拥有着做不一样的东西的信念,而这种“不一样”的伊始不意外地源于对主流价值的不认同,从音乐上是对流行音乐拒斥,从文化上是对先锋另类的追求,从行为上是对规则的藐视,凡此种种,都很坚定地站在了主流价值的对立面,说到底,由此立场上投射出的某种足够真诚的信念可以被认为就是摇滚精神,遥想伍德斯托克当年,那是何等的离经叛道却又充满理想。当然,站在我们当下的现实看,这样一种摇滚精神又是如何被理解的?不难想到,那个词叫“非主流”,非主流即认定那不是合乎大多数人需要的,是边缘的、小众的,凡被贴上“非主流”标签的,恐怕不少都已成了文艺青年们趋之若鹜的对象,即使文艺青年们嘴上矢口否认这种说法,想必心中还是会留意那些“不主流”的东西。更重要的,在这种真诚地“不一样”期望中我们需要“回应”。
到了这里,恐怕也就到了极端金属同Vali式新民谣的分水岭。如果说极端金属是坚持到底,不论是否有回应;而Vali或许正与此相区别,其中所展现的更像是某种不得回应的逡巡,一种意欲退却自身的念头,并在犹豫中开始追问起这种回应本身来。需要回应这种说法正如同我们经验中表达看法时总有一种别人应该亦是这么想的念头,即我们总是需要对象,在音乐中这种对象就是听得懂它的人。
可以说,Vali将这种心绪描绘的淋漓尽致,那里仿佛有着某种晶莹如琉璃般纯净的东西在召唤,宛如天外桃源,不染尘俗却现世难寻、苦无回应,感伤忧郁不由地自然从中流泻,在无对象的苦恼中愈发退回自身,仿佛在内心忽然找到安宁,不过那份安宁尝起来竟也不那么牢靠,它终究是私人的。要说新民谣(Vali)同老民谣缘何如此截然不同,恐怕老民谣里甚难听到如此私人化的倾向,听着Bob Dylan、John Baez,总有种为谁而唱的味道,而这感觉却不是Vali能给的。说白了,Vali式新民谣同极端金属所站立的地方或许都是主流的对立面,也正因其背离主流而少人回应,甚至只能将其私人化以求保全,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主流的对立面不好,只是若要站在那里需要更多的看清,那么轻易的将生活的当下立场换了,又怎能不退却,怎不回到自身呢?
不管怎样,Vali曾经带给我的东西依旧是清晰的,它依然是真实的我的一部分,并且只会在时间中呈现的更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