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人的变与不变
2009年前后,艺术家陈侗曾经当过一阵不赚钱的二房东。他租了广州怡乐路一栋两三层的楼,一楼用来做展厅和工作室,其他的楼层则分租给别的艺术家,其中就包括五条人的仁科和他的女朋友。此时的陈侗并未听过五条人的音乐,几年后,陈侗被五条人的音乐打动,此后便与五条人的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为五条人拍摄MV,邀请他们参与自己话剧的表演和配乐,在这张《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中,甚至亲自为他们的音乐《伤心的人》撰写歌词。2021年8月18日,五条人历史性首次双专齐发,经历了乐夏的爆红,他们的创作和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从这些往事出发,我们可以一窥五条人通过新专辑给出的答案。
南方与往事
五条人的音乐有极强的故事色彩,与北方那种宏达叙事表达不同,五条人的音乐大多专注于书写小人物的生活,这与南方的叙事传统一脉相承。在《活鱼》这张专辑里,前三首歌便书写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南方恋曲》营造了一种夏加尔画作中的梦幻场景,以此为基调讲述了一段浪漫而感人爱情独白。茂涛创作的《左车道》则更像是一对恋人半夜回忆往昔幸福时刻的絮语。《越南》则将我们带到潮湿的热带,一个男子深情地对心爱的女孩表白的场景里。
在这三首歌的音乐上,五条人选择用略显复古的音乐来呈现这三个故事,柔软,氤氲,却饱含深情,让我想到温仕培导演的《热带往事》中营造的南方城市中的场景。有趣的是,繁体字歌词的使用强化了这种复古的意境。通过对茂涛的《左车道》和仁科的《南方恋曲》《越南》的比对,我们也可以看到茂涛和仁科在音乐创作上的差异和共通点,仁科的创作更注重文学和艺术表达,创造出一种梦幻的浪漫场景,而茂涛则更善于捕捉日常琐碎场景以及人与人情感碰撞的瞬间,并将之准确记录和书写下来。
对照、继承和自省
《他把反话正面讲》根据客家山歌剧《哑女告状》改编,《哑女告状》讲述了一个曲折的古代爱情故事,五条人对这首歌的创作与双专另一张专辑海丰民歌改编的《无嫫歌》和《阮厝阿嫂爱唱歌》形成对照,有趣之处在于,这首歌却没有用客家话而是用国语演绎,第一段人声结束前,整首歌有一种西北民歌的调子,人声是用喊出来的,直到手风琴的旋律出现,才又回到五条人惯常的音乐表达中。 《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根据民间谣谚改编,除了同为民间歌谣改编之外,与《他把当反话正面讲》相似之处在于,两首歌曲都使用了笙这一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一半海丰话一半国语的人声的表达,这里沿袭了五条人在专辑《一些风景》中《陈先生》(使用了福佬话、粤语、客家话三种方言)和专辑《梦幻丽莎发廊》中《很多很多》(使用了包头话、粤语、长沙话)的创作思路。这两首歌与双专中另外两首《无嫫歌》《阮厝阿嫂爱唱歌》一起,继承了五条人自前五张专辑以来的创作传统,但也能看出他们求新求变的创作意识。 对生活和创作状态的自省和反思是《活生生的生活》所要传达的主题,自从去年因《乐夏》爆红,五条人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因此担忧五条人的创作会受到影响,这两张专辑无疑破除了这种担忧,他们的创作状态不仅没有改变,甚至更上一层楼了。五条人在这首歌中表达了对于成名之后的无奈和豁达两种相互矛盾的情绪,无奈是对于在综艺中爆红这样的变化的无力感,在二手玫瑰《允许部分艺术家先富起来》梁龙通过歌词也传达了类似对生活和创作感到无奈的情绪,不同之处在于,梁龙创作这首歌是在生活困苦的背景下写成的,而五条人则是在成名之后。但是听完《活生生的生活》之后我们反而能感受到五条人的随性的乐观和豁达,对于这种变化他们没有刻意抵抗,而是选择了拥抱和接纳。
当代艺术与影像表达
“广东快车”一词最早由艺术家侯瀚如提出。2003年,在成功策划了“移动的城市”之后,侯瀚如又借用瑞士一辆快餐车的名字,命名了整个他所发现并赞赏的广东当代艺术:“广东快车”。这辆快车既隐喻着广东当代艺术的动力,也被艺术家郑国谷和他的“阳江组”实现为一个街景,一个错落起伏的用来展示作品的信道,取材于现实中阳江城区的“下岗街”。同年,陈侗和郑国谷合著的反映1990年以来的广东当代艺术状况的《广东快车》(英文名:Canton Express)出版。与郑国谷的下岗街相似,五条人的这首《Canton Express(广东快车)》反映的正好也是街景,从头顶塑料袋购物安哥拉妇女到在自家小店哼唱歌曲的加纳姑娘再到采购中国啤酒的尼日利亚兄弟,从街头兑换货币的索马里男子到批发衣服手机的刚果商人再到广交会上的阿拉伯兄弟,五条人歌词呈现的这幅街景像极了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英文名:CHUNGKING EXPRESS)里香港重庆大厦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仁科导演的不存在的电影《南方恋曲》的英文名也叫Canton Express。在这首歌中,五条人用急促的鼓点隐喻广东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侯瀚如、陈侗和郑国谷的艺术观念形成呼应,此外,在乐器的选择上加入了波斯唢呐和驼铃,加强了整首歌的异域风情,通过音乐与歌词中呈现的各色“地球村兄弟”紧密联系起来,勾勒了一副现代广州的城市图景。
个人、时代与世界
收录在这张专辑中的歌曲《伤心的人》(同时也是电影《热带往事》的电影宣传曲)由陈侗做词,茂涛作曲,加入了伤感柔和的钢琴和女性和声,但整首歌听完却给人一种对爱情笃定和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期许。 如何书写一段关于告别的浪漫故事,《夜已晚》或许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从叙述者的口吻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男子对于心爱的女友离开的不舍,通过男子回忆与女友相处的情景,我们能一窥城市快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一趟永不止歇的列车,这正是电影《南方恋曲》海报上“浪奔浪流 生死白头”的宣传语所要传达的对个人在大时代中沉浮状态的书写和对恋人间忠贞爱情承诺的歌颂。此曲与《一半真情流露,一半靠表演》中的歌曲《在码头》所传达的同样是“告别”的主题,唯一不同这首歌表达的主题更偏向私人情感而非时代指涉。 《世界的理想》和《地球仪》这两首歌曲是五条人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创作的歌曲,由于乐队的夏天边录边播的节目模式,为主题赛而生的《世界的理想》创作周期很短,但五条人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展现出他们非凡的创作力,创作出一首完成度很高的作品,歌曲中人声和旋律的配合近乎天衣无缝,还使用了塑料桶这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乐器,突破了惯常创作思路的局限。而从创作意图上看,这首歌表明人类摆脱了自身的枷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走向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地球仪》同样创作于疫情期间,不同于乐夏版本,录音室版的《地球仪》做了很多减法,拿掉了萨克斯,最后一大段充满实验色彩的solo不见了,而是用电吉他的失真替代。坦白讲这样的创作虽然可以让电吉他solo的声音更清晰准确,但却淡化了整首歌的实验性,对于习惯享受五条人在台上制造惊喜的听众而言,在乐夏舞台上与老丹合作的那一版更令人眼前一亮。
创作与考验
五条人的创作固然受他们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同时受到小县城和大都市的生活,音乐、文学、电影以及当代艺术的滋养,他们坚持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创作和演绎歌曲,他们的歌词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在他们音乐中看不到高高在上的精英主义的视角,他们选择书写底层,没有刻意为之,而更像是出于一种文化选择。 在一次采访中,陈侗直言五条人的“爆红”是一种“不可靠的热度”,这是对五条人创作格局的考验,希望五条人对此保持警惕,从两张新专辑的成色看来,陈侗的担忧是多余的,事实证明五条人的创作路径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的音乐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而且在这两张专辑中我们还能发现不少迥异于前作的创作突破。两张数字专辑的销量没有像他们的热度那般火爆,这样的结果间接印证了陈侗对五条人“爆红”现象的担忧,经过一系列综艺节目“加持”之后,仁科带着他的小说集出现了。 文章参考: *《五条人的歌和他们的阅读有关系》文/刘建勇 潇湘晨报 *《初潮在南方及南方以南:中国实验电影与录像2001-2006》 文/曹恺 新浪博客 *《脱轨的“广东快车”——广东当代艺术的一个切面》 文/陈侗 《典藏·今艺术》 *《五条人:有时候你觉得诗意的东西,我觉得有点恶心》 【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