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那些曾唱歌给我听的人(上)

今天看了一个关于滨崎步的纪实片访谈,看着屏幕上1999,2000,2001…..年份一格格跳动,我才突然发现时间已经这么快,我对这种速度感到很害怕。
纪录片中的滨崎步总是游离状态,在台上光芒四射的明星,下了台,变得不知所云,看的出来她很累,很疲惫,这种状态让人心生怜悯。
2001年的时候她达到演艺巅峰,她史无前例地强大,蝉联三届日本最重要的演艺奖项,而她在那一年她却说,
“属于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歌迷在离开,在你名不见经转的时候忽略你,在你成为主流的时候离开你。好像,怎样的起伏都要一个人继续。
高中的时候也有段时间听滨崎步,那张以流着泪的眼睛做封面的精选集,被我翻来覆去地听。
时间好像过的很不经意,又是暗藏玄机,我总觉得时间很久,以后也会很漫长,但是回首过去,已经听了那么多歌,在KTV的歌单上,每一首旋律似乎都在诉说记忆中的相应时期。太多的时候我带着耳机,有些歌我听了就忘,有些歌我认真地倒带再重播。有些磁带被我听得快要坏掉,有些CD在清理房间的时候被遗弃,它们是生活中的垃圾,记忆中的残骸。但是它们是忠实的坐标,永远在那里。
我怀着对时间的敬畏生活,我很早就意识到时间是最至高无上的掌权者。什么都会败给时间,败给人们脆弱的记忆力。我曾经那么喜欢一些歌曲,曾经把那些歌者的海报贴在房间,和随身可见的地方。可是后来他们没落,或者被我忘记,她们还在努力,他们还在歌唱,但已经和我无关。
我曾经看到一个人说她25岁以后不再爱听新歌。我想这就是因为她已经听了足够的旋律让每一种感情对号入座,它们可以表达她;或者她已经足够成熟和强大,不再需要旋律的刺激和慰藉吧?
新的歌曲层出不穷,我对它们的兴趣逐年递减。我找那些老歌手,听熟悉的唱腔。我搜那些听过千百遍的旋律,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时间的抗拒。
我用磁带听,用CD听,我看过MV听过校园广播,在KTV里一遍遍点唱最后又在网络上在线听MP3。
内容变了,方式变了,投入的感情变了,对歌曲的领悟变了,但我一直以为歌曲没有变,似乎这种以为已经成为一种告慰。但是有天有人告诉我一首歌每变一种格式,换一种形式播放,它的数据都会有减损。所以每次听即使是统一首歌曲也是不同的。有时候很细微,需要足够敏锐的耳朵才能区分。
于是我知道,所谓不变,也只是因为我迟钝听力的错觉吧。
纪录片中的滨崎步总是游离状态,在台上光芒四射的明星,下了台,变得不知所云,看的出来她很累,很疲惫,这种状态让人心生怜悯。
2001年的时候她达到演艺巅峰,她史无前例地强大,蝉联三届日本最重要的演艺奖项,而她在那一年她却说,
“属于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歌迷在离开,在你名不见经转的时候忽略你,在你成为主流的时候离开你。好像,怎样的起伏都要一个人继续。
高中的时候也有段时间听滨崎步,那张以流着泪的眼睛做封面的精选集,被我翻来覆去地听。
时间好像过的很不经意,又是暗藏玄机,我总觉得时间很久,以后也会很漫长,但是回首过去,已经听了那么多歌,在KTV的歌单上,每一首旋律似乎都在诉说记忆中的相应时期。太多的时候我带着耳机,有些歌我听了就忘,有些歌我认真地倒带再重播。有些磁带被我听得快要坏掉,有些CD在清理房间的时候被遗弃,它们是生活中的垃圾,记忆中的残骸。但是它们是忠实的坐标,永远在那里。
我怀着对时间的敬畏生活,我很早就意识到时间是最至高无上的掌权者。什么都会败给时间,败给人们脆弱的记忆力。我曾经那么喜欢一些歌曲,曾经把那些歌者的海报贴在房间,和随身可见的地方。可是后来他们没落,或者被我忘记,她们还在努力,他们还在歌唱,但已经和我无关。
我曾经看到一个人说她25岁以后不再爱听新歌。我想这就是因为她已经听了足够的旋律让每一种感情对号入座,它们可以表达她;或者她已经足够成熟和强大,不再需要旋律的刺激和慰藉吧?
新的歌曲层出不穷,我对它们的兴趣逐年递减。我找那些老歌手,听熟悉的唱腔。我搜那些听过千百遍的旋律,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时间的抗拒。
我用磁带听,用CD听,我看过MV听过校园广播,在KTV里一遍遍点唱最后又在网络上在线听MP3。
内容变了,方式变了,投入的感情变了,对歌曲的领悟变了,但我一直以为歌曲没有变,似乎这种以为已经成为一种告慰。但是有天有人告诉我一首歌每变一种格式,换一种形式播放,它的数据都会有减损。所以每次听即使是统一首歌曲也是不同的。有时候很细微,需要足够敏锐的耳朵才能区分。
于是我知道,所谓不变,也只是因为我迟钝听力的错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