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工业的新势力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2320662-244.jpg)
...反正放在第一期杂志里看的人也不多
就丢上来吧
选自黯熵音乐杂志第一期
杂志官网:darkentropy.blogbus.com
Across the Rubicon
Album: Elegy
Label: Rage in Eden
1. Soldat Inconnu
2. Shadows and Dust
3. Dogs of War
4. State of Fear
5. The World In Flames
6. Strenght and Honour
7. The Rage
8. Death Smiles to Us All
9. The Culture War
10. We Shall Remember
Across the Rubicon - Elegy碟评
作者:澈黑
卢比孔河之上(Across the Rubicon)是由Marcin Bachtiak ( Cold Fusion ), Robert Marciniak ( Rukkanor ) 和 Radoslaw Kaminski ( Ab Intra )三人组成的乐队。要是不看乐队介绍的话,还不知道这可是Rage in Eden(WOP) 中最豪华的阵容。根据乐队介绍上说,它们建立这个乐队是为了让它成为表达军事音乐魅力的媒介。
喜欢欧洲历史的朋友,就不算不看介绍,光看乐队的名字时,也许就会猜到这又是一只军工乐队。
因为“卢比孔河是罗马共和国时代山南高卢与意大利的界河,罗马法规定军队不得跨过它。但在公元前49年,恺撒冲破不得越出所驻行省的法律,渡河宣告与罗马执政庞培决战。”
目前这张专辑官方限量500张已经卖完了,要买只能到一些分销商处买。可能有不少朋友还没有听到过这张专辑,在你们找到之前,我就给你们做一个文字试听,将每一首曲目都稍微做一些分析吧。
《Elegy(挽歌)》是一张充满力量的,不屈不挠的专辑。它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军工交响乐。通过猛烈的军鼓,古典弦乐片段,偶尔的演讲采样,出色的混音效果,加之充满军事色彩的歌名,我想他们达到他们成立乐队的目的,表现出军工音乐中的独特的魅力。
专辑一共十首曲目,第一首Soldat inconnu有一特殊之处,就是歌名用的是法文,它的意思是无名战士(Unknown solider),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用意。此首也是我最喜欢的曲目,开头二十多秒的俄军合唱采样,是否给你一种看到战争柔和一面的错觉?随之而来的紧张,雄壮的主乐,散布着战争硝烟的弥漫感,听到这里,你的心灵是否为之震撼?无名勇士,那些为战争而死去的英魂,被人遗忘的英雄的心声,你能否在这气势磅礴的交响军事乐中听见那些勇士们的呐喊!!于尘世奋斗的我们,也就像那些无名的战士一般,默默的做着我们自己的事,生一次,死一回。
第二首,阴影与灰尘(Shadows and Dust)...并没有无名勇士的压迫感那么强,听起来像是战前的准备仪式又或是阅军仪式,变化并不多的一曲,偶尔穿插着像是命令的人声采样,展现给你的是战争的阴影和废墟上的尘埃。
第三首,战争的走狗(Dogs of War)...一开始就散发着战争悲凉的曲调,接下来导弹发射与爆炸的采样,表现着战争的残酷。人声低吟与一点点悬疑感音乐后,又回归到主旋律。中间还有直升飞机飞过,狗叫,还有一个印度男人唱歌的怪异紧张片段, 但我依然觉得曲子暗浮着一种伤感,是背叛和平的痛苦吗?
第四首,绝望的陈述(State of Fear)...感觉和shadows and Dust比较像,不断重复着主旋律,似乎是像让人感受那艰难的战争状况。
第五首,燃烧着的世界(The World in Flames)...多么可怕的名字!都是战争,可怕的战争所带的末世景象,音乐继续着上一曲State of Fear的模式,但变化稍微多一些,音乐中加入了很多特别的人声采样,特别是在中间隐隐的穿插着不和谐的圣脉声。想说明和平在战争面前显得多么无力。
第六首,力量与荣誉(Strengh and Honour)...音乐开始变的有些紧张,整首曲子,有着奇怪的采样,一直有一个人说着“喂”,也许是发音比较像才听出来这样的效果吧。整曲背景一直有铃铛一样的声音,脆弱的声音夹杂在强大的工业声中,是力量与荣誉的对比吧。
第七首,狂怒(The Rage)...依然是一首有着紧张气氛的曲子,是因为处于下风的不甘而化成的狂努吗?不断的人声采样加之玻璃爆炸般的声音,造就了这首曲狂怒。
第八首,死亡对我们微笑(Death Smiles to Us All)...曲目的开场,就只见末世之景与死神的召唤。战争的结果是什么?是胜利,是和平,还是万物的死亡。暴力感与压迫感十足的一首曲,我很喜欢,觉得它更适合做为专辑的终曲,启示人们战争是导致一切毁灭的根源之一。
第九首,文化战争(The Culture War)...这也是战争吗?词曲一开头的人声采样反复说着这句。应该是描述文化侵略的一首曲子,真是特别的主题啊。唱诗班的出现让我感觉是在讽刺基督教文化。过去基督教对异教发动的古战争感与现代文化侵略战的融合。
第十首,我们应当铭记(We Shall Remember)...终曲像是对战争的回顾,中间又出现那不断的“喂”声。看曲目名字的确是适合终曲,铭记那战争,铭记那破坏的一切。曲目的弦乐片段,让我看到的却是战后希望的重现。
力量与强烈的感情流动在这张专辑每一个作品之中,我建议诸位戴上耳机,细细聆听,迷失在这交响吸引力之中并被它所吞噬吧。有很多人认为军工音乐一定是偏激分子,或极端政治主义,纳粹主义的人创作的音乐,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大多数作曲家都希望世界和平。ATR的军工音乐是让你思考和平,让你控诉战争的音乐!我相信Across the Rubicon这张专辑将会展示给你一个完美的军事工业之声。
就丢上来吧
选自黯熵音乐杂志第一期
杂志官网:darkentropy.blogbus.com
Across the Rubicon
Album: Elegy
Label: Rage in Eden
1. Soldat Inconnu
2. Shadows and Dust
3. Dogs of War
4. State of Fear
5. The World In Flames
6. Strenght and Honour
7. The Rage
8. Death Smiles to Us All
9. The Culture War
10. We Shall Remember
Across the Rubicon - Elegy碟评
作者:澈黑
卢比孔河之上(Across the Rubicon)是由Marcin Bachtiak ( Cold Fusion ), Robert Marciniak ( Rukkanor ) 和 Radoslaw Kaminski ( Ab Intra )三人组成的乐队。要是不看乐队介绍的话,还不知道这可是Rage in Eden(WOP) 中最豪华的阵容。根据乐队介绍上说,它们建立这个乐队是为了让它成为表达军事音乐魅力的媒介。
喜欢欧洲历史的朋友,就不算不看介绍,光看乐队的名字时,也许就会猜到这又是一只军工乐队。
因为“卢比孔河是罗马共和国时代山南高卢与意大利的界河,罗马法规定军队不得跨过它。但在公元前49年,恺撒冲破不得越出所驻行省的法律,渡河宣告与罗马执政庞培决战。”
目前这张专辑官方限量500张已经卖完了,要买只能到一些分销商处买。可能有不少朋友还没有听到过这张专辑,在你们找到之前,我就给你们做一个文字试听,将每一首曲目都稍微做一些分析吧。
《Elegy(挽歌)》是一张充满力量的,不屈不挠的专辑。它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军工交响乐。通过猛烈的军鼓,古典弦乐片段,偶尔的演讲采样,出色的混音效果,加之充满军事色彩的歌名,我想他们达到他们成立乐队的目的,表现出军工音乐中的独特的魅力。
专辑一共十首曲目,第一首Soldat inconnu有一特殊之处,就是歌名用的是法文,它的意思是无名战士(Unknown solider),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用意。此首也是我最喜欢的曲目,开头二十多秒的俄军合唱采样,是否给你一种看到战争柔和一面的错觉?随之而来的紧张,雄壮的主乐,散布着战争硝烟的弥漫感,听到这里,你的心灵是否为之震撼?无名勇士,那些为战争而死去的英魂,被人遗忘的英雄的心声,你能否在这气势磅礴的交响军事乐中听见那些勇士们的呐喊!!于尘世奋斗的我们,也就像那些无名的战士一般,默默的做着我们自己的事,生一次,死一回。
第二首,阴影与灰尘(Shadows and Dust)...并没有无名勇士的压迫感那么强,听起来像是战前的准备仪式又或是阅军仪式,变化并不多的一曲,偶尔穿插着像是命令的人声采样,展现给你的是战争的阴影和废墟上的尘埃。
第三首,战争的走狗(Dogs of War)...一开始就散发着战争悲凉的曲调,接下来导弹发射与爆炸的采样,表现着战争的残酷。人声低吟与一点点悬疑感音乐后,又回归到主旋律。中间还有直升飞机飞过,狗叫,还有一个印度男人唱歌的怪异紧张片段, 但我依然觉得曲子暗浮着一种伤感,是背叛和平的痛苦吗?
第四首,绝望的陈述(State of Fear)...感觉和shadows and Dust比较像,不断重复着主旋律,似乎是像让人感受那艰难的战争状况。
第五首,燃烧着的世界(The World in Flames)...多么可怕的名字!都是战争,可怕的战争所带的末世景象,音乐继续着上一曲State of Fear的模式,但变化稍微多一些,音乐中加入了很多特别的人声采样,特别是在中间隐隐的穿插着不和谐的圣脉声。想说明和平在战争面前显得多么无力。
第六首,力量与荣誉(Strengh and Honour)...音乐开始变的有些紧张,整首曲子,有着奇怪的采样,一直有一个人说着“喂”,也许是发音比较像才听出来这样的效果吧。整曲背景一直有铃铛一样的声音,脆弱的声音夹杂在强大的工业声中,是力量与荣誉的对比吧。
第七首,狂怒(The Rage)...依然是一首有着紧张气氛的曲子,是因为处于下风的不甘而化成的狂努吗?不断的人声采样加之玻璃爆炸般的声音,造就了这首曲狂怒。
第八首,死亡对我们微笑(Death Smiles to Us All)...曲目的开场,就只见末世之景与死神的召唤。战争的结果是什么?是胜利,是和平,还是万物的死亡。暴力感与压迫感十足的一首曲,我很喜欢,觉得它更适合做为专辑的终曲,启示人们战争是导致一切毁灭的根源之一。
第九首,文化战争(The Culture War)...这也是战争吗?词曲一开头的人声采样反复说着这句。应该是描述文化侵略的一首曲子,真是特别的主题啊。唱诗班的出现让我感觉是在讽刺基督教文化。过去基督教对异教发动的古战争感与现代文化侵略战的融合。
第十首,我们应当铭记(We Shall Remember)...终曲像是对战争的回顾,中间又出现那不断的“喂”声。看曲目名字的确是适合终曲,铭记那战争,铭记那破坏的一切。曲目的弦乐片段,让我看到的却是战后希望的重现。
力量与强烈的感情流动在这张专辑每一个作品之中,我建议诸位戴上耳机,细细聆听,迷失在这交响吸引力之中并被它所吞噬吧。有很多人认为军工音乐一定是偏激分子,或极端政治主义,纳粹主义的人创作的音乐,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大多数作曲家都希望世界和平。ATR的军工音乐是让你思考和平,让你控诉战争的音乐!我相信Across the Rubicon这张专辑将会展示给你一个完美的军事工业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