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优秀的突破之作

即便在我写下这篇时,专辑评分只有6.8,评论区有无数人给差评,我仍然要说,这是今年华语乐坛最高水平的专辑。
也不想多说什么,当年整个互联网都在骂“周结巴”的时候,我就是周最坚定的捍卫者,20年一转眼过去了,乐坛或者说内娱,彻底完了。我不认为天才没有了,上天总是公平降下,我也知道一些唱的很好,很有才,却默默无闻的歌手。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到底,产品质量的高低,是消费者决定的,消费者觉得他烂,即便研发花了一万亿,也是烂在仓库。但是再烂的产品,只要消费者觉得好,同样可以风靡一时。那整个市场的产品全烂了,我就想问,究竟是谁的问题?
回到话题,这专辑不够好吗?无数不够深刻吗?凤毛麟角不够批判不够痛吗?可的对唱不够经典吗?你不是一个人不够温暖吗?后面的这些抒情,不够完美吗?你可以说口水,但现在还有口水歌吗?除了土味的那些,除了抄袭的那些,还有吗?要说口水,十年最口水,影响他当年满大街放吗?影响他再红十年吗?
现在的人到底什么评判标准?什么价值要求?比方说,我是苏打绿最早的歌迷,刚刚也搜了下青峰的新专,9.1...9.1?你们认真的吗?这些实验性的歌,好听在哪?催眠倒是不错。你可以说青峰唱的好,那顶尖歌手哪个唱的不好?已经是顶尖了,要评判高低,歌好不好听,总是主要标准吧?歌难听,即便张学友陈奕迅来唱,也不可能给他封金曲歌王吧?
这些无法传唱,实验为主的作品,究竟是如何被人推崇到9.1呢?而薛之谦的这张稳定中突破,非常亮眼的作品,究竟是如何被打入7分以下的?我绝不是批判青峰,他唱的很好,但是,听过了就听过了,我不会去唱那些歌的,奇怪的歌。
或者是,奇怪的新人类,就跟曾经奇怪的老人类一样,审美或者偏旧,或者偏于激进,总是不能中庸,适度地评估音乐,甚至外部的一切,于是把外部的世界,搞成一个奇怪的世界,然后回过头来又骂,内娱完了,我淦,我看更多,是这些人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