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aranoid Style: History Re-made

对任何异地音乐旅者来说都太过于Americana, 一场连许多美国人都未必熟悉的美国文化分享会,想到Drive-by Truckers的American Band? 这里面藏了多少古老的美国往事可以带着兴趣在未来慢慢与合众国史一起被挖掘。也许破译音乐里的故事是正统的正典分析法,但我们为了音乐而来,不如放下五月花号上的一批英国清教徒怎么折腾成贵族的血腥、肮脏的老黄历,轻松一点,就像美国人不太关心中国人一样,别那么在乎美国发家史,就在Elizabeth Nelson的影射世界里漂流一下,开些玩笑。
首先,第一个玩笑,这个乐队除了Robert Christgau还视作独家镇馆之宝外——同时视作Wussy的“正统家族成员”(让人翻白眼的清一色A-list),没几个乐评个体户或机构愿意对这个处于外太空战线的乐队敞开怀抱。Americana这类自带血统的土地特产很早就被划分到“40+”年龄俱乐部成员的菜单上,这时候经常被规劝,“别带什么排他性丰沛的深刻政治与历史痕迹”,似乎起码要是Katie Crutchfield之类的“乡村之声被嵌入新潮独立乐队”的基本格式才能获得年轻一代的青睐。不过想要直接跳过她之前,希望你继续看下去。
第二个玩笑,流行(广义)与流行(狭义)的关系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历史习惯的被动结果,但任何一个每年往自己耳朵赛一万首曲子的爱好者可以把任何狭义听成广义。个人意见成就个人特色,并真实影响个人选择之后,流行的概念就彻底泛化了。这张专辑任何一首歌的任何一个riff都属于不受概念限制的流行乐——有许多个瞬间我把它当成了Withered Hand的New Gods等价物来听——而不是Dawn Oberg,以此思路打消了对一半以上理解不了的美式幽默的疑惑——Randy Newman的Dark Matter同理。所以继续批判时,提年龄很容易被翻转成自认为进步但实则有年龄歧视的二逼,提时代差异好像除了暗示两批人不是一个时空观念下的人之外也没有什么意义。
经过如此淘澄之后立刻能得到第三个笑话,当我们把注意放在作为音韵的歌词而不是歌词内容时,很容易忽略Elizabeth Nelson其实还唱了几首爱情小曲,不深刻,但很滑稽。The Worst of Love连续“碰瓷”了一连串有名的男性乐队,强制邀请他们进入女权法庭。我不晓得这是她把她的追星名人墙搬来,秀了一把她和Robert Christgau的良好关系与自身优越的邪路品味还是怎么着,以为又在抗争什么东西,但或许理解为“表白”——那种知识分子“我知道很多事情”姿态的,更加合适。而这里头其实到处都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