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你们为什么不说是齐秦唱摇滚了

小号的第一篇乐评,实在看不下去评论区了,出来说两句。
当你听说基诺出新专辑的时候,你到底是在期待什么?
如果说《直到黎明破晓》是一张包罗万象浪漫优美的专辑,《call of iris》、《永恒之秋》等歌给听众甚至造成了优美过头了的印象,那《造雨》就是对以上滤镜的当头一棒,很显然他们并不想复制自己。或者有没一种可能,其实他们现在就想支棱一下。
作为五年新粉,这张专辑给9分,音乐9分+滤镜1分,再扣1分是因为等太久了。六年时间,足够让他们再次被人遗忘,也足够让他们的老粉结婚生子忙于生计不再上网冲浪听歌评论撕x。
大家试想下,这个乐队一群70后(推算),不靠音乐挣钱(应该是贴钱),几年没有音信,坚持着又出了一张质量上乘的专辑,然后你再看评论里都是什么“像张杰、像电视剧、不知所云”,是不是有点笑掉牙。隔壁万能青年旅店的粉丝都知道了king crimson,这边还在说张杰,你哪怕说主唱嗓子像齐秦也好啊,但就怕这人连齐秦也不知道吧。既然大家都有表达的权利,那我的表达也是公平的。就算你有抖x小红x的加持傍身,但这个世界上的文明并不会因为你的无知而消失。
话说回来,专辑的完整度还是很高的,音乐段落也不失水准(一直怀疑他们多少有点古典音乐的底子,从上一张的编曲能听出),文字内容继续吊书袋猜灯谜,但这都需要有被理解的门槛。2022年都不容易,一张有力量的摇滚专辑面世才是难能可贵。
这次的intro叫血与铁,古典钢琴引入,再是电吉他失真和猛烈的鼓,对比上一张的intro,就是在告诉听众,这一张定调完全不同啊。
《造雨者》歌词有些隐喻,不知是否和同名电影有关,个人看来歌词更像是与命运作对的意思。中间换了节拍,6/8转4/4,然后再转6/8,属于狡猾的老艺能了(永恒之秋是5/8拍转6/8)。
《kanizsa triangle》活脱脱就是美式的车库摇滚,像极了brmc,但又多了一些自己旋律的特点。
《the age of arrogance》看文案是跟费米悖论有关,可能是某种阴谋论的延展,音色也很70年代,算专辑的第二喜欢。
《北纬39度》继续是老艺能男女对唱,我就纳闷儿到底为什么不拿这首歌作主打?合声优美大气,歌词浅显易懂(虽然也是隐喻但很简单)不明白的查查歌名这个维度是哪儿就懂了。
《skinner boxers》歌名又是双关黑色幽默,歌词也是,编曲变化很大,个人最喜欢的一首。
《缺席的舞者》律动和音色都很“欧洲”,但一张嘴竟然是中文,真的好在是旋律好听,也能接受了。看之前的文案说是献给残障人群的,歌词内容就很好理解了,就突如其来的正能量有点不适应。
《先验人间》看文案介绍说是跟康德的先验论有关,哲学的东西可以慢慢了解,但歌词里的悲天悯人和因果论是直接能被感知到的,也是上乘之作。
outro听起来特别美式西部片的感觉,跟上一张一样也能无缝衔接intro。
整张听下来,是比过去燥一点,但一切都恰到好处。反而是听众如果受不了失真,那就去听基诺的老砖就好了呀,何况这一张没多燥,优雅的底蕴都还在。
以上仅为个人目前的理解,未知或者不对的地方肯定还很多。专辑官方文案写了很多,有些东西超出了个人年龄所能感悟和理解的,乐队微博也说了整体概念是一个大体系循环,离着第一张和第二张的概念差别很大。六年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成长和感悟,而听众是否能get到,包括那些啼笑皆非的评论,我想他们可能毫不在乎。其实老早就说过他们应该做付费专辑,用户会精准很多,就算少也不至于任人糟践。
那边万青十年出一张,这边基诺六年出一张。不禁感慨,要是哪天这些人都不再做音乐了,多少会是个遗憾。
聆听有门槛,且听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