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晨宇决定“化繁为简”,他的音乐生涯新阶段终于来临

华晨宇的第五张个人专辑,叫做“希忘Hope”,塑造出了一个富有哲学思辨色彩的概念主题——也许,一边是充满希望,一边是试图遗忘?人生啊,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升腾又不断破灭的过程,而作为一个如今32岁年纪,成名已十年的90后,唱作人,内地头部男歌手,如今的华晨宇,确实在第五张专辑《希忘Hope》里,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抛开各种是是非非的争议,我始终认为,最无可争议的,就是“华晨宇的音乐”本身,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唱作人,并且很难得的是在音乐审美、演唱实力、旋律创作几个维度方面,都有着足够过硬的综合实力,而从初出道时的怪异而呆萌的男孩,2014年第一张专辑《卡西莫多的礼物》里还在小个性与大流行之间进行着摸索,再到2015年第二张专辑《异类》里展现出惊人进步,在浓重的英伦迷幻摇滚、重型金属和节奏说唱元素里大大拓宽了自我音乐格局,再到以多首单曲陆续集结出的第三张《H》,以《巨鹿》《我的滑板鞋2016》等作品持续构建更为自我个性的音乐王国,直到2020年第四张专辑《新世界NEW WORLD》,华晨宇的“音乐人格”终于达到了一种阶段性的成熟:《斗牛》《七重人格》《疯人院》《新世界》等歌曲,都在自我视角之下,探讨起更为恢弘和复杂的命题,而答案要么显而易见,要么注定无解,情感的浓度则在压抑而浓重的黑色旋涡之中,又透过《好想爱这个世界啊》《与火星孩子的对话》,折射出了另一种纯净而纯粹的白色。
而“矛盾”与“和解”的,哲学思辨性的音乐种子,从第一张的隐隐孕育,到第四张的饱满成熟,最终在第五张《希忘Hope》里,以不一样的视角,绽放出了不一样色彩的“两生花”——相较于《新世界NEW WORLD》的宏观和宏大,华晨宇在《希忘Hope》里所展现出的,更多了一种从个体,再到“芸芸众生每个人”的视角, 但并非收敛了锐气和锋芒,他的视角依然是犀利的、猛烈的、真实的,真诚的,只是从“图腾”变成了“素描”,开始一笔一划用音乐勾勒出身处当下这个时代之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存” 与“生活”。
所以《飞行模式》是以一种近乎“白日做梦”的梦幻氛围感,对人们疲于奔命的“正常模式” 之外,提供一种自由自在的渴望,前奏带来庄严肃穆的仪式感,随之而来的华晨宇的吟唱,伴随着突然变得轻盈而随性的编曲节奏,让他仿佛化身为现代都市里的一位自由自在的行走着的“济公”,将寓意着是科技也是束缚的手机调到飞行模式,我们在华晨宇冷静剖析的主歌和随性恣意的副歌里开始尝试摆脱种种束缚,哪怕只是短暂的一次缓冲,也是难能可贵的狂欢了!《小镇里的花》及民乐版,不仅编曲有所不同,呈现出来的气质、听感、韵味,也产生了奇妙的区分与互补——前者带着简洁的民谣味道,随着层次递进有了更多开阔的、激烈的元素加入,华晨宇的诠释同样带着一种“赤子”成长为“大人”,从单纯到无奈,从无奈到坚定的涅槃之感;后者,则在民乐的编织里渲染出了更多“宿命”般的无常之感,箫和小号一前一后的加入,从宁静到喧嚣,营造出了一种人间历练,大梦方醒的禅意。
这首歌的创作动机据说是“描写失去挚爱亲人的感受”,歌曲里也确实体现出了一种眷恋的、 念念不忘的“舍不得”,但我觉得这首歌完全可以代入更多丰富的感受,小镇里的花,就像是内心最想守护的一种存在,亦如天山上的雪莲,伊甸园里的苹果,每个人的内心在渴望着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形状的花朵,可以触手可及,也许遥不可及。
《黑白艺术家》是写给黑粉、写给掀起“网暴”的键盘侠们,从前奏带着黑色幽默色彩的吉他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充满反讽的空间,华晨宇用怪异的“So I Hahaha”音色,表达着自己的不屑与无畏,编曲和情绪都没有过分激烈,“他们”VS“我”的太多孰是孰非,却以一种勇敢的调侃,抒发的淋漓尽致,听歌的人自行判断就好;《好想我回来啊》如同《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姊妹篇,以柔软的姿态跟自我对话,去追溯,去反思,去倾诉,敢于袒露“我”的脆弱与不堪,但这样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啊;《花落时相遇》 《走,一起去看日出吧》更是有一种清澈的童谣感,华晨宇的唱腔变得简单而干净,诉说着美好的心愿,在越来越明亮的音乐氛围里,体现出了一种平凡却感动的,治愈的力量。
从已经曝光的7首作品来看,华晨宇已然将自己的音乐放置在一个更加“平视”的,更有现实生活意义的角度,来记录“正在发生的好与不好的”,以及坚定地相信“未来会更好的” ——他的旋律创作愈发多变而娴熟,演唱方式也一种更为个人风格化的方式来进行诠释,加上他依然专注塑造的音乐整体性,包括每首歌动辄4分半到5分半左右的时长,这一切都在证明,如此速食的快节奏时代里,作为观察者、亲历者、创作者、演唱者的他,始终保持着极其严肃、严谨而警醒的心态,去对待他的作品,他的专辑,那种强烈的实验性,艺术性,伴随着他的心态和阅历的变化,也在跟听众双向碰撞的对话与共鸣交流里,融合出了更多新的想象空间,无论加诸在他身上的争议和误解有多么巨大,这个一路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音乐人华晨宇,我欣赏他的作品是有“门槛”的,却是这个时代所稀缺和需要的,当你摈弃了杂音,只是用耳朵和心来感受他的音乐,从这张专辑开始,从来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