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向标049 | 安溥《9522》等待十年的一碗精致冷饭?
049
《9522》
安溥
联成娱乐
综评:6.3分
1.Ziggy:6.2分
没什么值得评价的,祝喜欢这一套的歌迷听得开心。而我会继续等回归至藓的歌唱、外婆桥、ZOEA、炼云原声带水准的专辑或者现场录音。
2. Zzz:4分
难听…混乱,除了比过去的专辑制作更好了外…依然保持着从二专开始的难听随意的旋律和生硬肤浅的创作走向(包括编曲制作及作曲时和弦走向的创作),民谣、流行、另类摇滚、英伦摇滚、电子音色全部无方向浅尝。大概是从上一张开始把那种所谓“民族特色唱腔”有意放大,导致已经接近如今所谓的国风…部分(比如李小龙)难听到有点尴尬。
3. JoeZhan:7.5分
被我们所记得的张悬一直是“当下性”的——从首专的青春期迷惑到后来的第二/三人称颂歌,她的作品一直关于此时此地的自我与世界;因而在这张以标明时间跨度的数字为标题的专辑中,我也时常纠结于“困在个体的时间刻度里的、不意在解决我们现实问题的安溥是否还重要”。但这些大多青涩而简单的歌曲本身也是“时间”这个概念的标记;它无声、无痕甚至大多数时候无趣,但也是我们意识到人和世界真实关系的唯一媒介。这是让安溥成为张悬的修炼手册,也是让张悬回到安溥所必需的通关密语。
这些出土后又经深邃氛围化制作而“做旧”的作品在细读之下,其实也和大约同时期创作的《my life will…》一样,跨越了安溥从(《宝贝式》的)直球纯情少女到(《Scream》式的)叛逆青春期再到(《信任的样子》式的)我们熟悉的那个的文字迷宫建造者的成长和转变;但当这些作品混杂并压平到同一张唱片中时,姿态上却不再呈现出她首张专辑中的敏锐和较劲的故作世故,而更多的是天真和释然。更重要的是,这里不再有青春期当下的她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质疑与迷茫,而是对当下的满足与珍惜。一方面这对现在困在海峡此岸的我们是种慰藉;另一方面这种确幸在更加乌云密布的未来阴影下能够有多坚强,现在没有人知道。
4. Liz16:7分
并非考据极端分子,把每首歌的生辰八字以及血缘关联一一缕清,但也出于尊敬的把制作名单大致对应上;并非情怀唯人主义者,把所有的刻板印象与旧作评价一并挪到此处,且忽略《the way to you》的客观存在,得到个“久未发作,一发即为精品”的主观得意答案。那我该如何评价,是直接同专辑简介那样拿起“单曲为王”的时代利剑直接斩断专辑的协调要求吗?这显然是粘附性极弱的后加概念。
于是,我区分性地故作糊涂地把张悬的作品序列同安溥分开,抓住郑宜农评价中的“第一张完整的创作专辑”一词,把目光投向“安溥的第一场小巨蛋”与“第一个作品”——《安溥:炼云原声带》。两张作品巧妙地构成了一次互文。一则用“ZOEA""外婆桥"近似的编曲并以翻唱他人创作,完成一次“不成熟的新人登场与告别”;一则搬来何欣穗、黄小祯与奇哥等人假借他人之手完成对旧作的打包式回顾与出售,如同出道前创作者的幕后生活。他人作品与青年创作,现场告别与录音追忆,以翻唱赋予个人色彩与用重制找寻“众筹痕迹”。二者均以单曲集合姿态面相听众,演唱会是阶段性声光体验,旧曲合集是回顾式创作闪回。即使两专均有缺憾之处,前者为转型初期的适应阵痛,后者更多是零散与乏味叠加,旧作重制无法避免的听感失落。
矛盾,纠结,难以平衡是我的第一听感,也似乎是此专辑一张切片。创作者间的身份矛盾,风格选取与评价标准的纠结以及各元素间无法平衡的混乱现实。安溥真诚又略带“人造巧妙”地把旧习作放到此时献上台面,用“阶段性”与“陪伴大家的一段时间”换取暖意评价,而真正需要询问的是,这些作品是否能够反应安溥当下的创作状态,但答案似乎已被明年即将发行的“专辑”预先写下,现在呈现的只是一张清零的答题纸。
5. 沉迷萧潇美貌的一天:6.7分
每个人的名字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这是我们与外部世界建立的第一个连接,东方神怪传说里阎王爷总要拿着一本记载着姓名和寿元的生死簿派遣鬼差捉拿命数将尽之人,而西方恐怖里恶魔都害怕凡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当忒休斯船上所有的零件都被替换时,我们问这还是原来的忒休斯吗?而如果它连名字都变了,那是否意味着这正式成为了一艘新船?名字变了,并不意味着就不是以前的自己,只是在哪一个时刻她会成为新的自己呢?
张悬与安溥这两个名字,虽是同一个人,但就如同一艘忒休斯之船,它亦意味着十年的变化。这是一张和我们讨论张悬为何是张悬的作品,它来到了张悬这个身份的起点——一些精挑细选的、不成熟的、少女心思跃然纸上的旧作与习作,由二十年后的安溥重新唱起,还找来了黄小祯和何欣穗做制作人。这是一张彻底的粉丝向音乐作品,甚至不能称之为一张新专辑,而更近似于一张“新”合集,“张悬”,是这张合集的A-SIDE主题,而“时间”站在了作品身后。
时间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历经时间的沉淀,打捞上来的可能是河沙也可能是金沙。“张悬变了吗”这个问题,似乎是对我们所有听众的一个拷打,她似乎变了,又似乎没有。一方面,安溥在歌唱二十年前的张悬,而听着这张专辑的观众,很难不回忆起刚刚听到张悬的十年十五年前。于是,二十年前的张悬,和我们眼里十年、十五年前的张悬,既形成了一组奇妙的主客体关系,又构成了非线性叙事的故事本身。在一面面镜子前映照的,不仅是二十年前的张悬,还是二十年的自己。张悬这一身份,不仅是安溥创造的,也是观众制造的。在这一程度上来理解这张专辑,专辑的概念设计称得上是“炒冷饭”里的优秀范例。我们对这张专辑的好恶本身,其实映照了我们期望里的张悬,是对没能再续《神的游戏》的失望,还是对《my life will…》《亲爱的…我还不知道》的安慰?尽管人人都盼望着再出现一张《神的游戏》,但戴着偏光眼镜的众人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
写出“放眼望去日子已是多么的安全,可我为什么觉得那么的危险”的张悬,又成了唱着“I’m waiting for my idiot loving me”的安溥。在这张专辑背后,并没有新的安溥,而依然是旧的张悬。巫婆的魔法总会蛊惑着人们,它告诉年幼者,你可以快速长大;又在诱惑着年老者,你可以变年轻。不再在不安边缘的焦虑徘徊,我们的女士回味着岁月静好、青春羞涩的过去,安心安全安稳,这是我对这张合集的评价。
躲避危险和不安是母亲的直觉本能,没有人愿意抛弃日常的安稳幸福,如果有这样的人,那TA一定是疯子。安溥并没有什么执着狂热,也没有什么歇斯底里,她一直以来的长处是诚实。当时的张悬是那样的,所以顺手写出了《日子》,而如今的安溥是这样的,她好像并没有很多话想讲,值得庆幸的是她也没有硬拗姿态。记得我看的张悬的第一个现场,她在台上絮絮叨叨的,她先如迷妹般表白了一通和她在同一舞台的万青,然后每首歌开始之前都要和观众们聊一会儿,这让习惯了装大尾巴狼型摆酷不说话的大陆乐队的我有些微不适应和好笑,她那时的文艺腔真的很可爱。
年轻时不论对错总有很多话要讲,而步入中年安稳的人,面对的只有沉默,习惯的也只有沉默。相较于十年前更混乱和危险的现在,既然讲不出话来,那就一起回忆过去吧,毕竟,过去总是玫瑰色的。我还得感谢她没打算炒一些仁波切来糊弄观众呢(笑)。那种危险的、时不我待的不安感已经被自我消解,安溥退回了自己的舒适区,退回了一个安心安全安稳的姿态,只要她乐意,她可以持续搞出几十张类似的专辑,而观众们,还是会听下去,没有人想去苛责她,毕竟她曾到过很多人一辈子都到不了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问题接踵而至,在人生路上,不安的消解是好事;而在创作上,不安的消解则是大大的坏事(怎么有股说教味),安溥避开了那个敏锐且不安的张悬,而选择了岁月静好的张悬,这个张悬是诚实的,但也是狡黠和不完整的。面对专辑里“时间”和“张悬”的两个母题,它被轻轻抛出,然后轻轻落下,可能她们自己,都还没想好这两个话题到底该怎么聊(或者说就单纯想炒碗冷饭),但这碗冷饭,就像一碗精致得有些突兀的冷饭。它用海参鲍鱼山珍海味的调料手法,烹制了一碗味道普通的炒饭,是舒心的家常味道,但也令我有种杀鸡焉用牛刀的可惜感。制作人们拿出了吃奶的劲儿想要将专辑提升一点点的逼格,但既然是习作,那么它的不成熟和青涩感,是怎么也去不掉的。与其如此,我倒觉得还不如简单一点、粗糙一点、自在一点,也许整张专辑的听感才会更加完整。
整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只有《白吃白喝》,对比萧潇的甜蜜天真,歌曲里插入的安溥孩子的喃喃学语,让我想到《只爱陌生人》里两岁的窦靖童,都散发着一种母亲的温柔和煦,让人意识到时间的改变。以及,我是多么怀念萧潇女士曾经惊艳了我一整个高中生时期的美貌。
本期编辑:JoeZhan
欢迎关注官方账号:温带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