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
最后阶段以前的舒里希特(Carl Schuricht),有时让我联想到魏恩加特纳,那种以流畅而气质高贵的节奏脉动统一全曲的特质,尤其站在大开大合的酒神系指挥家对面。可进入60年代以后,舒里希特有时将鲜明的节奏脉动隐入后台,速度同样流畅,却更多让我们看到纷繁的因素同时并置。尤其是遇上维也纳爱乐这样的灵魂伴侣,无数细节在流畅中,既不突出表现,又是笔笔元神具足,绝不轻易带过。
音乐发展的关键,大宗师太了然于胸,以至于无需通过一个明面上的结构整合的过程,就分分钟点出它们是关键的。而在这“点”明的过程中,舒里希特又将音乐表现的魅力,很多留给乐队的自发性来填补。出神入化。尤其是面对布鲁克纳的巨构,如此高度流畅的速度与丰富性的统一,不仅是容须弥于芥子,更不以芥子之方寸,隔绝人们对须弥的领受。这款1963年,舒里希特与VPO合作“布八”的现场录音,真乃登峰造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