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主要专辑介绍

平克·弗洛伊德主要专辑介绍:15张录音室专辑+最著名的现场专辑《Pulse》。
1.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专辑译名:黎明之门下的风笛手、黎明门前的排笛手、破晓门前的吹笛人
发行时间:1967.8(2011年数码重制)
1967年2月,有两张改变摇滚乐历史的专辑同时在著名的Abbey Road录音室进行录制,一张是披头四的《Seg.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另一张就是这张《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乐团创建人兼吉他手Syd Barrett包办了整张专辑的创作大任,除了共同创作的《Interstellar Overdrive》、《Pow R.Toc.H》,其他歌曲都是由他独自创作完成。
专辑名源自1908年的经典文学作品《柳林风声》第7章标题,名称中的Piper指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柳林风声》是Syd Barrett最喜欢的小说,他常认为自己就是第7章中出现的吹着排笛的牧神。Syd Barrett发扬想像力,写了一堆关于外太空谜团、稻草人奇谭、小精灵传说、脚踏车等主题的歌曲,然后再与其他团员一起为这些天马行空的歌曲内容建构了一个充满了想像力与魔幻色彩的音乐空间,进而为后来的迷幻摇滚塑造了一个完美的雏型。
专辑封面由乔治·哈里森的好友Vic Singh设计,他用了哈里森送给他的棱镜镜片,拍摄了这张颇具万花筒迷幻效果的照片。
与同期大作“SGT.PEPPER”相比,本专辑表现为一种带有新爵士即兴演奏风格、活泼通俗小品之间的混合曲式的前卫风格——其并不明确的音乐界限的价值远超由四位乐队成员所完成的音乐本身。像"Pow R.Toc H."和"Interstellar Overdrive"的演奏,通过拉长并呈现传统歌曲主体结构,打破所有传统吉他的演奏方式,并掺杂着Rick Wright少量的带有侵润感的相当贴切的风琴伴奏,以及Barrett略显零乱的吉他声等,给人以一种空间压迫感,让人感觉到其音乐的高度——穿梭于童年的臆想与天空。
每首详评:https://music.douban.com/review/13142992/
2. 《A Saucerful of Secrets》
Barrett时代的结束,Waters时代的来临
专辑译名:一小碟秘密、不解神秘
发行时间:1968.6(2011年数码重制)
本专辑标志着乐队正从Barrett的相对简洁和生动活泼的风格,转向宽广的外太空风格式的长篇巨构演绎风格。在制作中,Syd Barrett仅仅完成了一首曲目"Jugband Blues"后,便因身体原因离开乐团,住进疗养院戒毒。Dave Gilmour接替担任主音吉他手。Waters逐渐取代了Barrett成为乐队新的灵魂人物。
这张专辑的一部分动人之处,在于它所散发出的那股浓烈的乡愁;而另一部分则是观众与乐队融为一体。大部分歌曲保持了Syd Barrett的那种天真,带有相当的黑色童话氛围,尤其是四人共创同名曲目《A Saucerful Secrets》。专辑封面出自设计师Storm Thorgerson,封面里隐含着一张截取于1967年漫威《奇异博士》第158期的漫画插图。

3. 《More》
Pink Floyd的首张正式发表的电影配乐专辑
专辑译名:更多
发行时间:1969.7(2011年数码重制)
1968年5月,Pink Floyd被邀请为电影配乐,这是一部反映嬉皮士生活的法国新浪潮学派电影,该片在法国产生了极大的轰动。这部电影的配乐建立丰富多彩、较为实用的歌曲上,并附置少量的演奏曲。专辑封面的场景取自于电影,拍摄于西班牙的伊维萨岛。
这张专辑中,Pink Floyd巧妙地将乡村民谣、狂暴的电子合成器演奏、另类音乐等各类音乐形式,完美地编排在一起。Roger Waters所谱写"Crying Song"、"Green Is The Colour"像是民谣叙事诗;Wright和Nick Mason合作的"Up The Khyber"则是略带沉思感的自由爵士风格;Gilmour加入后的首曲"A Spanish Piece"则是一幅简短的flamenco风格的片断。由于年代原因,许多歌迷都说《More》是他们最不爱听的Pink Floyd专辑。
4. 《Ummagumma》
Pink Floyd的现场演奏专辑/制作最前卫的录音室专辑合集
发行时间:1969.10(2011年数码重制)
Ummagumma是他们第一部进入美国专辑榜Top100的作品。专辑标题名Ummagumma是对于性行为的较委婉的叫法。这张专辑建立在扩展的、近似激情的演奏、沉重的迷幻色彩的压迫感、电子音乐所构造出的气氛等等之上。
专辑的第一盘为Pink Floyd于1969年6月在英国Birmingham郡Mothers俱乐部以及曼彻斯特商业学院进行的现场表演实况录音,许多人认为这是后Barrett时代中Pink Floyd所取得成就的一个顶峰,充满了太空摇滚风格。专辑的第二盘为Pink Floyd各成员独立的创作,由4位乐队成员分别依次完成,经过加长及变奏,是乐队最具实验性的、与众不同的音响效果代表。
专辑封面中挂在墙上相框里的德罗斯特效应,在不变中又有着细节上的变化。地面上“Pink Floyd”上方的专辑是电影《金粉世界》(Gigi)的原声带。不过就像封面设计师Storm Thorgerson所说,这只是个转移注意力的红鲱鱼(Red herring),并没什么特殊含义。由于版权问题,在很多发行地区《金粉世界》被PS掉了,只剩白色的封面。
5. 《Atom Heart Mother》
Pink Floyd交响曲式风格的实验性专辑
专辑译名:原子心之母、原子心母亲
发行时间:1970.10(2011年数码重制)
60年代末,艺术摇滚在摇滚界方兴未艾,有着Kinks和Who的摇滚歌剧、Deep Purple与皇家爱乐乐团的合作演出,Pink Floyd也与前卫作曲家Ron Geesin一起合作了这张专辑,专辑名的含义为“一位孕妇身上挟带着的微型心脏起搏器”。这是Pink Floyd出道以来的第一张冠军榜专辑,至此他们完全确立了他们在欧美乐坛的领先地位。
专辑的标题组曲《Atom Heart Mother》由六段乐曲组合而成,以铜管乐与合唱团演唱作为主旋律,配搭Pink Floyd的实验摇滚,努力体现其交响曲式风格。在此曲中可以听到夸张的贝斯咆哮声、超凡拖俗般的合唱、伴随着迫在眉睫的毁灭感。
专辑封面设计上,乐队希望能反映专辑风格有别于之前的迷幻摇滚,带出乐队朴实的风貌。设计师Storm Thorgerson受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著名的波普艺术壁纸《Cow Wallpaper》的影响,跑到赫特福德郡的乡下牧场,将自己看到的第一头奶牛作为封面。专辑封面后来出现在电影《发条橙》中。
6. 《Meddle》
一张真正体现Pink Floyd风格演化成熟的作品
专辑译名:干涉
发行时间:1971.11(2011年数码重制)
这张专辑是David Gilmour加入Pink Floyd后,乐队制作的第一张真正表现其风格演化成熟的作品。这部专辑的录制使用了当时极为罕见的16轨录音。
《Echoes》是本张专辑最重要的曲目,长达23分钟,将较为零散的音乐构思,转化为一首在残月映照下融合着海浪涌动气息的完整风景诗。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连串Gilmour那温暖的、无拘无束的吉他伴奏,以及和缓的吟唱的亲切感,逐渐融入在巨大的鸣叫与怪诞的回声中,然后再缓慢地回到开始片段,并在一阵狂风怒吼声中结束全曲。
专辑封面是设计师Storm Thorgerson最不满意的一张,当时他打算拿一只狒狒的x门来作为素材,结果他被在日本巡演的Pink Floyd电话警告:“我们宁可要一只在水里面的耳朵。”封面中的波纹象征着声音的传递,和《Echoes》形成呼应。乐队不再像之前一些专辑那样,个人独立创作,而是接收乐队每个成员的声波。
7. 《Obscured by Clouds》
“月之背影”精华的提前预览版
专辑译名:云遮雾障、阴云蔽日
发行时间:1972.6(2011年数码重制)
这是Pink Floyd的第七张录音室专辑、第三部正式发表的电影配乐。前两部是More(1969)、Zabriskie Point(1970),第四部是The Wall (1982)。第二部的配乐中,Pink Floyd负责其中一部分,表现并不出色,具体可参见这篇文章: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706380/
这张专辑在法国Chateau d'Heronville创作、录制,整张仅用时两周。专辑封面依然由Storm Thorgerson设计,内容为影片里探险者爬树的一个瞬间,但由于放映机在播放时出现故障,胶片也跟着产生了模糊,这种模糊降低了专辑与影片的依赖性。制作这张专辑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第二则是《月之暗面》的制作周期长达14个月,在这期间更换一下工作环境和内容,有助于探索更多可能性。
在迷幻摇滚之外,这张专辑也融入英国1960年代重节奏的流行摇滚、蓝调摇滚、布基摇滚、世界音乐等元素。第一首《Obscured by Clouds》可以说是其前卫先锋风格的突出代表,全曲使用了他们那种令人难以琢磨的吉他演奏。其他一些歌曲例如《Burning Bridges》、《Stay》,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别有风味的编排方式,体现出那种令人怀念的、大朋克式的硬摇滚风格到甜美的民谣风格。《Childhood's End》是一首朋克式的迷幻乐曲,听上去像《月之暗面》中的《Time》一般。
8.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公告牌上空前绝后的记录创造者
专辑译名:月之暗面、月之背影
发行时间:1973.3(2011年数码重制)
这张专辑包括6首歌曲、4首背景效果音乐,采用不停顿的方式连续演绎, 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整张专辑被看成一首完整的曲目,而不是专辑里所有歌曲的简单集合,“概念专辑与完整主题”也成为他们日后发表作品的一项特色。这张专辑在《公告牌》专辑榜上创下了停留735周的空前绝后的历史记录(从1973年5月上榜,到1988年7月,历时14年)。
专辑封面上,一束白光被三棱镜分解为6种颜色;但在背面的封套上,这6种颜色的光束又被棱镜融为一束白光,它表现了他们追求思维的独立和统一。最初有七张设计草图,乐队成员一致选择这张,因为这张代表了三样东西:第一个是乐队在表演时的舞台灯光效果,第二个是契合歌曲中的歌词的含义,第三个是满足乐队对于专辑封面“简洁大气”的要求。

这张专辑探讨了冲突、贪婪、时间、死亡和精神疾病等主题。在音响效果上,仅“唱片开头的心跳声有多沉才合适”就不知难倒了多少音响师,《Speak To me》中直透人心的鼓声、《On the Run》中的迎面而来的奔跑声和心跳声所制造出的紧迫感、飞机起飞的轰鸣声、《Time》中的一片钟声齐鸣以及其后的那一段沁人肺腑的鼓声、《Money》中收银机的硬币声、《The Great Gig In The Sky》中那声嘶力竭的呐喊等等。Pink Floyd不断地对各种音乐类型进行尝试,以期能够保持他们令人眼花撩乱、无法抗拒的音响魔力,通过对电子器材的熟练运用,创造出迄今为止未曾见过的各种音响的组合,彻底改变了我们耳中所感受到的音乐世界。
当然,本专辑的不足在于David Gilmour的嗓音经常表现出软弱而缺乏光泽(注:这可能与作者的使用音响设备有关,据刘汉盛讲:调教不好的音响设备很容易出现上述问题),《The Great Gig In The Sky》的结束显得有些仓促,似乎有些人为缩短的痕迹。但这些丝毫不会影响整部专辑的质量。
每首详评:https://music.douban.com/review/13136652/
9. 《Wish You Were Here》
一部充满了对夕日好朋友和伙伴的怀旧之情的作品
专辑译名:希望你在这里、愿君同在
发行时间:1975.9(2011年数码重制)
这张专辑的歌词全部由Roger Waters创作。发行时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认为它的音乐毫无创意,不如乐队的前作。键盘手Richard Wright与吉他手David Gilmour认为,这张是他们最喜欢的Pink Floyd专辑。专辑的主题表达了对乐团创建人兼吉他手Syd Barrett的纪念,还包括了对音乐行业的批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本是一个整体的演出曲目,标题曲《Wish You Were Here》是乐队之后巡演的保留曲目。
专辑封面是Storm Thorgerson的工作伙伴Aubrey 'Po' Powell拍摄。拍摄“握手”是因为专辑中的《Welcome to the Machine》和《Have a Cigar》给人一种提出邀约的含义,拍摄“着火”是因为Getting burned有双重含义:可以指给人的内心带来沉重的伤害,这契合专辑中对Syd Barrett的纪念;也可以指音乐产业中音乐人对于交版税的恐惧,因此这两个人以商人的装束出现。拍摄地点选在了洛杉矶的华纳兄弟录影棚厂区,因为这是一个 “什么都可以创造出来,又其实一无所有的地方”。
10. 《Animals》
一部充满了对人类社会不良现象冷嘲热讽的Punk风格的警世大作
专辑译名:动物
发行时间:1977.1(2011年数码重制)
这张专辑由一系列互相无关的歌曲发展成一个概念,以乔治·奥威尔的政治寓言《动物农场》为基础,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描述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掠夺的狗、专制的猪、盲从的羊。与小说不同的在于,这张专辑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羊最终会奋起战胜狗。此外,这张专辑也是对朋克摇滚运动的回应,朋克摇滚作为一种反对社会和政治条件的虚无主义言论,在当时日益流行。
专辑封面依然是Storm Thorgerson设计。但构思是出自Roger Waters,他当时经常会开车路过家附近的巴特西发电站(Battersea Power Station),这是欧洲最大的红砖建筑,但已濒临废弃,于是他便决定将这座发电站作为乐队新专辑的封面背景。他们找来了德国飞艇公司Ballon Fabrik和澳洲艺术家Jeffrey Shaw共同制作这只长达12米的气球猪。原计划是放飞气球,因为天气原因失败了,最后采取后期PS到发电站的照片上。

11. 《The Wall》
一部超越自我、对人生及社会现象进行深刻反思的多幕摇滚剧
专辑译名:墙、迷墙
发行时间:1979.11(2011年数码重制)
这是Pink Floyd最宏大制作的专辑,也是Pink Floyd最具极简主义的专辑封面,最初封面只有白砖墙。后来发行时,由著名英国卡通画家Gerald Scarfe加上文字,有红、黑两个版本。这张专辑的概念是Roger Waters在体育场与观众冲突后诞生的。键盘手Richard Wright在制作过程中被Roger Waters解雇。1982年改编为长片《迷墙》,Roger Waters担任编剧。
The Wall以不间断的连续方式,叙述了一位摇滚明星(以Syd Barrett和Roger Waters为原型)从婴儿的降生开始到成人后的人生沉浮经历,命运的阴影始终追随在他的身旁左右,他生存在濒临崩溃的人生边缘上。这一预言式的宏大作品通过其深刻的反思而概括了从冷战阴影、教育危机、人性异化直至末日般恐怖的西方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总特征。
12. 《The Final Cut》
专辑译名:最终剪辑、最终乐章
发行时间:1983.3(2011年数码重制)
1982年4月间,马岛战争爆发,Roger Waters对于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的出兵决定深感不满,决定制作一张反战主题的概念专辑,其中部分是前一张《The Wall》未使用的素材。专辑名称来自《凯萨大帝》的对白“This was the most unkindest cut of all”。专辑封面使用了Roger Waters的姐夫的一张军服照片。封面左上角是罂粟花,用于纪念在战争中逝去的人们;下边的则是四条二战时期的奖牌丝带,从左到右依次是:1939-1945星章、非洲星章、守护奖章、杰出飞行十字奖章。
这张专辑以牺牲的英国军人的背叛为主题,描述军人怀抱着带来和平的美丽梦想踏上战场,而领导者却一心只想诉诸战争、欺骗人们,专辑的女主角Maggie指的就是撒切尔。吉他手Dave Gilmour觉得专辑中的许多曲目不值得收录,但Roger Waters指责吉他手不贡献素材。这是Pink Floyd自《Meddle》以来销量最低的专辑。
13. 《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
专辑译名:暂时失去理智、失去理智的那一刻
发行时间:1987.9(2011年数码重制)
这是1985年Roger Waters离开Pink Floyd后的首张专辑,主要由David Gilmour负责创作。键盘手Richard Wright在此期间回归,但只参与了演奏。专辑封面仍是Storm Thorgerson设计,他从专辑中《Yet Another Movie》的歌词“A vision of an empty bed”得到灵感,将床像河流一样摆放在沙滩上,表达出“关系的痕迹已经消失,只留下回声”的主题。据说共有750张床,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摄影师Robert Dowling凭这张照片获得了摄影师协会金奖。
封面的上方是一只滑翔机,指向专辑中的《Learning to Fly》。中间坐在床上的人,其实只是David Gilmour录音棚的一位监管人员。右后方的沙滩上是几只狗狗,指向着专辑中的《The Dogs of War》。
14. 《The Division Bell》
专辑译名:藩篱之钟、藩篱警钟
发行时间:1994.3(2011年数码重制)
这张专辑主要由David Gilmour与键盘手Richard Wright创作,讨论了“沟通与谈话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的主题。歌曲《Wearing the Inside Out》是键盘手Richard Wright自专辑《月之暗面》以来第一次担任主唱。歌曲《Keep Talking》中,霍金参与了合作,他的电子声音样本取自英国电信电视广告。
专辑名来自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提议。专辑封面仍是Storm Thorgerson设计。两个面对面的侧脸由金属制做,有着双层巴士的高度。两个侧脸拼在一起,又可组成正脸。设计师Storm Thorgerson说,这张正脸是乐团创建人兼吉他手Syd Barrett。照片中间的远处建筑是英国剑桥郡的伊利大教堂。2001年,雕塑被移至美国的摇滚名人堂。
现场专辑《Pulse》
专辑译名:脉搏、脉动现场演唱会实况
发行时间:1995.6
这张专辑录制自1994年《藩篱之钟》巡回演出的欧洲站,是Pink Floyd的第三张现场专辑。收录了《月之暗面》的完整现场版本,还收录了第一张专辑中的《Astronomy Domine》(自Syd Barrett之后从未演奏过)。《Comfortably Numb》中的David Gilmour的solo也令人印象深刻。
专辑封面是一个像眼睛一样的机器,里面有时钟片,中心有一颗行星。外圈则逆时针显示了一种进化:从海洋开始,到细菌,到鱼类,到卵型生物,到鸟蛋,鸟类沿着飞机的轨迹飞行。右上方的远处沙漠中有六座金字塔,远处的海岸线上是城市。
15. 《The Endless River》
专辑译名:无尽之河、永生不息
发行时间:2014.11
这是吉他手David Gilmour领导录制的第3张Pink Floyd专辑,是键盘手Richard Wright于2008年去世后的第一张专辑。David Gilmour表示,这将是Pink Floyd的最后一张专辑。专辑内容来自于 1994年录制的未发行曲目,主要由器乐和环境音乐组成。在歌曲《Talkin' Hawkin》中,霍金再次参与了合作。这张专辑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一些评论家称赞这种怀旧的情绪,而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这张专辑毫无意义、令人费解。
长期设计师Storm Thorgerson已于2013年去世,专辑封面由之前《Wish You Were Here》的封面拍摄者Aubrey Powell负责,他找到艺术家Ahmed Emad Eldin,并借用了他的《Beyond the Sky》中的概念。封面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云海中划着小船向太阳驶去。Aubrey Powell认为这个封面充满神秘,而且封面含义的解释很开放。

参考资料:
[1] 平克·弗洛伊德-12张专辑:http://www.li20.net/thread-148098-1-1.html [2] Pink Floyd的那些专辑和故事:https://mp.weixin.qq.com/s/pyePYY3KqR9eKSo5kcVCBw [3] 以貌取乐:初谈平克·弗洛伊德的专辑封面:https://y.qq.com/portal/headline/detail.html?zid=1214588 [4] 以貌取乐:从月之暗面到无尽之河:https://y.qq.com/portal/headline/detail.html?zid=1262145 [5] 平克·弗洛伊德: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nk_Floyd [6] 【欧美Music】前卫摇滚Pink Floyd特辑:https://tieba.baidu.com/p/4556934191?red_tag=2438378475 [7] 【摇滚经典】平克·弗洛伊德《黎明门前的排笛手》:https://blog.sina.com.cn/s/blog_17c8fdd330102z3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