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菲、菲迷、迷、谜
94年3月,台湾福茂发行了王菲的首张国语专辑。从专辑选曲来看,试探性质非常明显。10首歌曲中竟然有4首是从自己以前的粤语歌曲中重新填词、简单重新编曲过后的作品。剩下的6首国语原创,风格也比较相同一致,后来从杂志上看到介绍说,当时台湾的制作人想把王菲打造成“都市白领女性”情歌的代言人。
因为有半年后《天空》这张“华语乐坛第一天碟”的爆炸性成功,《迷》作为敲门砖被忽视得可以,虽然唱片同样大卖,不过那是在台湾。
比如《只愿为你守着约》被严重低估,唱这种情歌,王菲向来不会声嘶力竭,那种淡淡的演绎自有力量在;而《软弱》,我觉得比粤语版的《从明日开始》好,低回的萨克斯风下,夜色四合,她的声音是疗伤的灵药;《变幻的世界在转》,又是一首很少被人提起的好歌,很轻快的旋律,有种小女孩的快乐在;《我愿意》是唯一被反复提起的金曲,王菲一唱三叹的演绎让人听后不忘。多年后台湾某电台票选百首情歌金曲,此歌毫无争议的被票选为第一,可见此歌的影响。
93年的时候王菲已经在香港甩掉“王靖雯”这个代号,改回了本名,但是在台湾发行的这张国语专辑还是按公司意见暂时不用本名发表。其实在92年发行《Coming Home》的时候,她就已经把唱片公司给的英文名Shirley改成了Faye,93年《容女》大热过后,她又改回了本名,弃用了同样是唱片公司授意的“王靖雯”。王菲是很倔强的,她想努力的做回自我想法根深蒂固。
王菲无益是华语流行音乐不可多得的天才,商业上的极端成功更是罕见,但是王菲不像张惠妹那样一出声即被热炒,一下子名利双收。
她以内地移民的背景到香港,出道后倍受歧视打压,前不久刘嘉玲不是也吐露心声说她这个苏州人当年到了香港后因为被看不起而自卑么?王菲最开始的经纪人竟然觉得她不会有什么发展,很快把她“卖掉”,此人又搞得王菲被宝丽金公司要雪藏她;随后王菲干脆远赴美国,离开是非之地。在美国,王菲手撕某位著名音乐人(李宗盛,英文维基说的)带来的新合约,回到香港后王菲找到陈家瑛,希望她能做她的经纪人。所以王菲一直说香港是工作的地方,而北京才是她的家。
但也正如何炅说的,在后台看着王菲走过来,不禁感叹:“有些人是天生要当明星的”。王菲前3年的曲折过后,很快便拨开乌云见太阳,94年这个王菲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年,她连发2张国语专辑,2张粤语专辑,张张大卖特卖;参演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获得瑞典斯德哥尔摩影展影后,在香港红磡连开18场演唱会,创新人开演唱会的记录......王菲这个名字从此走出香港这个弹丸之地,走进整个华人圈。
因为有半年后《天空》这张“华语乐坛第一天碟”的爆炸性成功,《迷》作为敲门砖被忽视得可以,虽然唱片同样大卖,不过那是在台湾。
比如《只愿为你守着约》被严重低估,唱这种情歌,王菲向来不会声嘶力竭,那种淡淡的演绎自有力量在;而《软弱》,我觉得比粤语版的《从明日开始》好,低回的萨克斯风下,夜色四合,她的声音是疗伤的灵药;《变幻的世界在转》,又是一首很少被人提起的好歌,很轻快的旋律,有种小女孩的快乐在;《我愿意》是唯一被反复提起的金曲,王菲一唱三叹的演绎让人听后不忘。多年后台湾某电台票选百首情歌金曲,此歌毫无争议的被票选为第一,可见此歌的影响。
93年的时候王菲已经在香港甩掉“王靖雯”这个代号,改回了本名,但是在台湾发行的这张国语专辑还是按公司意见暂时不用本名发表。其实在92年发行《Coming Home》的时候,她就已经把唱片公司给的英文名Shirley改成了Faye,93年《容女》大热过后,她又改回了本名,弃用了同样是唱片公司授意的“王靖雯”。王菲是很倔强的,她想努力的做回自我想法根深蒂固。
王菲无益是华语流行音乐不可多得的天才,商业上的极端成功更是罕见,但是王菲不像张惠妹那样一出声即被热炒,一下子名利双收。
她以内地移民的背景到香港,出道后倍受歧视打压,前不久刘嘉玲不是也吐露心声说她这个苏州人当年到了香港后因为被看不起而自卑么?王菲最开始的经纪人竟然觉得她不会有什么发展,很快把她“卖掉”,此人又搞得王菲被宝丽金公司要雪藏她;随后王菲干脆远赴美国,离开是非之地。在美国,王菲手撕某位著名音乐人(李宗盛,英文维基说的)带来的新合约,回到香港后王菲找到陈家瑛,希望她能做她的经纪人。所以王菲一直说香港是工作的地方,而北京才是她的家。
但也正如何炅说的,在后台看着王菲走过来,不禁感叹:“有些人是天生要当明星的”。王菲前3年的曲折过后,很快便拨开乌云见太阳,94年这个王菲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年,她连发2张国语专辑,2张粤语专辑,张张大卖特卖;参演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获得瑞典斯德哥尔摩影展影后,在香港红磡连开18场演唱会,创新人开演唱会的记录......王菲这个名字从此走出香港这个弹丸之地,走进整个华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