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整首词中,非常喜欢这两句。
每次听到这两句,浮现出来的不是稳重老成的形象,而是一个热血的青年,他儒雅却不文弱,提携玉龙,感报知恩,一骑出山,远赴尘氛弥漫的沙场。
听这句词的语气,当是隆中对当天晚上,孔明随刘玄德离去的前一夜。
这一天晚上对于孔明来说,意义非凡,他54年的人生,正好被这一晚分割成两半:前27年蛰伏待时,后27年鞠躬尽瘁。前27年,他是“凤兮凤兮思高举”,想要获得大展宏图的机遇;后27年,他是“龙兮龙兮风云会”,成为那个时代中璀璨的明星。
老三国电视剧中,在离开茅庐时,孔明深深看了这里一眼,虽然歌曲里唱着“余年还做陇亩民”,但他的眼神里让人感到的,就是他自感没有机会再回来了。
但,走出去是对的。如果他一直“悲守穷庐”,那只不过是一个悠然隐士,而走出茅庐的那一刻,他成了震惊天下的龙。为理想和信念付出了一生的辛劳后,他成了我们心中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