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chfork乐评搬运
评分:7.6/10
风格流派:POP/R&B
【这位澳大利亚流行歌手从EP的音乐格式中寻找自由,打破了以往所发行的作品中给人家庭般熟悉感以及友善的外表,创造出了他至今最具个人特质的作品。】
去年年底,在Bloom巡演的最后一个晚上,Troye Sivan身着David Byrne的同款服装亮相舞台,以David Bowie的经典造型告别观众。当时,Sivan正处于与流行音乐巨星一起表演过的专辑周期的最后阶段:与Taylor Swift一同唱着他的热单“My My My!”阔步于T台上,与Ariana Grande一起在桌子上跳舞。这种服装是他野心的有力象征,也是对颠覆性的酷儿前辈的致敬。Sivan于2018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Bloom使他成为新一代主流酷儿流行歌手的化身。在座无虚席的舞台灯光下,他似乎做好了成为他们之中第一位成功的准备。
由六首歌组成的In a Dream,是这位25岁的歌手为Bloom制作的续集,这张专辑并非制造轰动,而是包含了更有趣的东西:它是一张大胆探索独立音乐遥远角落的分手专辑。虽然Bloom和2015年发行的首张专辑Blue Neighbourhood 令人沉迷,但很少打破某些青涩外表。当这位歌手出现的时候,主流中的酷儿要少得多;人们很难因为他在弱势群体中表现得彬彬有礼、广受欢迎而去责怪他。在一个主流流行音乐一如既往精心制作的时代——那些沉迷于歌单和流媒播放的主流大型唱片公司的作品——他可能会因保持友善的形象而得到回报。但相反,就像Sivan去年在舞台上模仿的前辈一样,In a Dream选择了独具一格而非符合大众,是非寻常独立摇滚、tech-house舞曲和舞台艺术情感的艺术拼贴。
在In a Dream中,Sivan避开了典型流行分手专辑中那种黑白分明的悲伤,而是倾向于在心碎之后自我探索。“Stud,”,这张专辑中挑动情欲、如沐暖阳的作品,表现着在心跳加速的随意性行为,这全都取决于对酷儿欲望的经典比喻:Do I want to be him, or fuck him?(这个比喻称作“Call Me by Your Name”难题)。Sivan在歌中唱道:“Hey stud! You can come and meet me out front, you got all the muscles and the features I want,”透过Auto-Tune的音色如同锡纸般皱了起来。当这首歌进入到喧闹的house beat时,挑逗和调情让旁人也感到了害羞。当他在首支单曲和开场曲的Take Yourself Home中变得更加悲伤时,断断续续的舞台颂歌片段如同剥落的墙纸一般萦绕在他的周围。这些触动似乎故意破坏了他们自己的胜利感,使人苦涩地想到,即使是一首出色的流行歌曲也无法消除最糟的感觉。在这两种情形之下,Bloom中那犹豫不决、充满稚气的歌星——“Hold my hand if I get scared now”——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歌曲取材于悲伤转变为清晰,孤独转变为冷静的时刻,同样的自信贯穿于In a Dream更独特的美学中。在Charli XCX对PC Music hyperpop的热衷,和Taylor Swift同the National与 Bon Iver成员的合作之中,流行歌星从独立音乐中找灵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In a Dream仿佛连接了流行音乐中一个更奇特的部分:在这些歌中,我听到了一些Negative Gemini游离的club music风格和Vegyn成形的无形感,以及目前酷儿成长小说式独立流行音乐之王Rostam的温暖。环绕着朦胧吉他的interlude“could cry just thinkin about you”与前卫英雄Dean Blunt的噪响流行不相上下,这个月初,Sivan在Beats 1的采访上也提到了他。In a Dream的制作团队和 Bloom的制作团队几乎是同一群人;Sivan成为了影响他自己的人。EP这种形式——从Mallrat到Yaeji等新一代流行音乐制作人的首选模式——可以让他自由地探索自己的不可思议之处,而不受大型专辑周期的压力。
即使是EP最传统的歌曲,80年代风格的致歉曲Easy,也让人感到惊讶。Sivan用Auto-Tune唱着,为关系的破裂而悲伤,但又以一种出奇的感叹打断悲伤——“This house is on fire, woo!”——透露着痛苦中某些极端的东西。“Easy”似乎没有哪一部分是合理的,从那个“woo!“到未来精简感的嗓音到City Pop synth solo。然而拼凑在一起却有了感觉。这些特殊的选择可能不会让Sivan受到普遍喜爱,但能看到他开辟自己的路径是一件更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