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想(只有粉丝封神的专辑一枚呀)
那天首单出来时,我觉得是要比《动物园》好。然后看了预告片,她这次又要做概念专辑……我很佩服她锲而不舍的精神,概念专辑做得那么差,居然还想用铺天盖地的营销,试图给听众一个错觉,让观众以为这是张超tm牛逼的概念专辑,可以值得期待。结果最终成品还是不太行。但我真的很佩服她的毅力,我猜测她可能是想用这张专辑来封神,或者是想向前公司挑衅,又或者是想出一张好专辑来打打黑子的脸,有这种想法不是不行,毕竟听众不在乎,听众只在乎歌好不好听。我以前曾经是她粉丝,我对这张营销出来的“神仙专辑”一直很关注,也做了许多猜测,比如出了hell后,我以为一周出两首歌,一首part1的歌,一首part2的歌,结果第三首出来的时候直接推翻了这个猜论……目前part1出完了
现在全专的亮点是:part1的写作视角是第一人称,part2的写作视角是第三人称。符合她所说的part1她是写给天堂的信,part2是天堂的回信,这么一个专辑的结构。(这个也被推翻了)专辑编排我越来越不理解,少年与海做开场曲挺合适的,以一句“曾 奋身的爱,为何后来 只剩下残骸。”拉开了专辑的序幕,但到了hell→just me and you→你不是什么什么的→不想回家→冰河时代,这一段的编排离谱了,是给一巴掌再给一颗糖的专辑编排吗?,看不出想表达什么,我以为是倒叙的手法,结果排得乱七八糟,不想回家还是喝醉后对另一半迷迷糊糊的呓语,冰河时代就突然是对看见关系不再像过去那么亲切的感伤。真的很离谱,我会比较想用just you and me,先点出热恋关系,再接不想回家,以一个在感情中患得患失的形象,即可以点出这段感情对专辑主人公的重要性,又能引出导致令主人公感觉会失去这段感情的原因。之后得接hell,来讲述原因,然后就冰河时代吧,把感觉关系要结束了的状态延续下去,之后得弄一首歌,把关系结束写了,最后就用最性冷淡的你不是最后一个人离开的结尾part1,我知道这样的编排确实有点尴尬,有点太牵强,邓紫棋写得不好,我也没办法。
这张专辑里能看见她的取舍,舍弃了一部分流行度,取而代之的是氛围感。还有把受难曲这颗炸弹放在part1的末端,明显着与前面的几首track割裂,但outro的鼓点能衔接住《gloria》intro的鼓点,这可能这是她在这场赌注中,赌上最大的筹码的一次。或许这一切就是她的烟雾弹,她把专辑包装成神专,吸引来无数听众,但等听众听完,只发现了基本全是filler的part1,生死未卜的part2,我只能说年轻人有胆量,把filler全放在part1,不怕听众听不到几首就听不下去了,目前感觉part2质量也没多高(补评:已听完专辑,比我想象中的有惊喜……也比我想象中难听,祝她成功吧……)
歌词文本应该(就)是这张专辑最大的累赘,邓紫棋女士应该是清楚她的作词水平,所以她想到用视觉效果来补充解释专辑概念,这个做法肯定是行得通的,但目前效果并不好,给人的感觉是,看起来很复杂,听起来很简单,i mean,MV整得花里胡哨,但歌词里面,只剩下了很简单的you take me to hell或者是 just me and you,感觉像歌曲只是MV的配乐,而不是MV辅佐歌曲补充叙事。(补评:老人与海可以入选年度最佳搞笑歌词“若向日葵 不愿把脸转过来,你还会不会留下来,岸一直把浪推开,海浪却一次次回来”……邓紫棋是在写歌的时候登上了她的QQ空间看见了她16,17岁发的伤痛文学得到的灵感吗,吓死人了。要我来我也行,“鱼那么信任水,水却煮了鱼”😋😋)
现在看来,前期的营销确实有在为专辑服务,但也是在虚张声势,优点就不是《最伟大的作品》这样的侮辱听众智商的炒作。声称这张专辑砸了大价钱,但许多歌呈现出来的质感都我在想,她思考上张专辑失利的原因时,是想到歌曲质量不高才导致专辑失利,还是想到因为宣传太少才导致专辑失利。目前给我的感觉是后者,这张专辑各种繁杂的宣传手段都都先后上了一次。而那天,当各家媒体报道,夸奖她的MV砸了500w,我在想,做为一名歌手,歌曲没有受到称赞,而是因为砸钱被称赞,这是否本末倒置了,还是大众都听出了,歌曲质量不高,所以只能夸一些别的。我的态度是,砸很多钱,然后歌曲质量还是与之前差不多,那只能说明星真好赚钱,赚了钱也不搞歌曲质量。
PS:邓紫棋女士这两句很自信的话,让我愈加坚信,她从不觉得自己的音乐不好,她觉得是听众被潮流牵着走,天天只听抖音神曲,所以导致她的“好音乐”被埋没了。但有一说一,她在批评很多歌都是套路化后,反手做出《超能力》,然后“我没唱过口水歌”一套下来真的很美,以后自称姐吧,别人自称哥做出最伟大的作品,我棋姐做出比最伟大的作品还伟大的作品。
这专在音乐上,真的没有什么值得夸奖的东西,比动物园那专有进步确实是真的,但从30分做到40分,真的有必要给她换上华语乐坛的杰出女歌手的称号吗…我觉得是有待观察的,目前最好的是《gloria》和《受难曲》。《gloria》这首有点小瑕疵,第二段主歌听得出是开始打算增强歌曲的气势,于是加入了合成器,但到副歌爆发时,邓紫棋女士选择了突出vocal,我觉得放大伴奏会更好一点,会使整首歌更有张力。Hell的verse写得还行,chorus的鼓点一出来就胯掉了,bridge那段器乐solo有拔高的作用,但还是不太行,我会直接删掉这首。just me and you这首作为一首小甜歌其实是讨喜的,繁星点点般的迷幻氛围感加上trap鼓点,顺耳就已经及格了,但与她做概念专辑的野心是不符的,留着或删掉都无伤大雅。你不是第一个离开的人,听得出她的演绎能力下降了,听起来像《回忆的沙漏》的翻版,但又没有后者的真情实感的渲泄,31岁的人模仿自己当年18岁做的东西,本应该做得更好,结果做出了个次品。歌词文本真的也很尴尬,我也会删掉这首。不想回家前奏其实是有点都市霓虹感的,人声一出来,我真的听出了吴牙签的感觉,一板一眼的hip hop鼓点,歌词尝试写成大众共鸣的感受,但做得很空洞。《受难曲》很奇妙,前奏像置身于八音盒,我的第一印象是2016年周杰伦发的那专《床边故事》,很哥特的感觉。verse1是主旋律推动,verse2简单的小过渡。接下来是全曲的亮点,由吉他主导着的verse3,讲究一个“驰”,有这个部分,才导致verse4的“张”有更好的发挥,加入了锋利的trap鼓点还有背景里悲壮的弦乐,breakdown激扬的小提琴一路高歌猛进,又突然沉下去,以逆转乾坤之势发出求救信号,仿佛是不愿放弃,才拼尽全力。正也是因为如此,才使她塑造出这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回到主题,听得出她的满腔怒火,听得出她真的想讨伐键盘侠。说实话,我支持她这个行为,但我感觉她有把所有负面评价都打成键盘侠的意思,希望她还是听点中肯的评价,好好改进音乐,放得开点吧。《少年与海》无功无过,弦乐有点多余了的感觉。《冰河时代》说实话,不难听,听起来又像《句号》的翻版,很无聊。《老人与海》还行,这专弦乐真的用太多了,配器可以再多样一点,《fine you》前奏挺有意思的,但全曲很无聊。目前10首歌,有6首歌可以打入垃圾桶的水平……我祝她成功吧……
2023.5.19 小评
被这位大姐吓死,《每首都精心制作》妈呀,睁眼说瞎话也不带这样的吧
说实话,现在正常出一张专辑很难吗?又长又臭的营销,买各种通告来封神,最后糊进逼又发一版西语专辑,正经做音乐没看见,我看见的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要赚钱做什么音乐啊,上几个综艺钱不就来了,一张足够好的专辑需要14个MV吗?一张足够好的专辑需要换个语言再发一版吗,我想是不需要的,做得越多,说明自己对自己的音乐越没有底气
Xposed是她最佳的专辑,从what have u done的摇滚弄到奇迹的钢琴芭乐,音乐上是大杂烩,但结合她当时的经历,那种复杂的情感,用不同的音乐风格来表达,确实是情乎合理的,并且她从看不惯不公平现象的创作者到oh boy里怒怼渣男的独立女性,形象一直在变,但贯穿全专的鲜明人格是不变的。而在这专,只是用简单的主视角,只是讲述一段故事,她却做得无比空洞。唱着someday i‘ll fly的那位姑娘,伴随着名气的大涨,在名利的空中世界尽情地展翅飞翔,get everybody moving的本心却落入世俗,灵气也消失在了她的歌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