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Colours ROUGE红色情深

《红色情深》是三色电影的总结,它脱离了《蓝色情挑》的沉重,《白色情迷》的嘲讽,以一份温柔和煦的情绪,为三色电影的人物,安排了一个有如重生般的结局.在音乐上,《红色情深》虽然无法像《蓝色情挑》做的那样淋漓尽致,但仍旧是导演与音乐家一次很出色的结合.我个人对《红色情深》的波丽露舞曲其实有特别的好感,也许是因为我个人过去一直就很喜欢拉威尔的波丽露,同时我也一向对略带异族色调的音乐颇为着迷,拉威尔的波丽露就是一首很有异国风的波丽露舞曲,而Preisner的作品采用了波丽露舞曲的典型节奏,在旋律上,也以其特有的半音阶手法,使这首作品反映出一份异国色调,同时Preisner的作品很唯美,旋律性相当优雅迷人,在三色电影中,不像《蓝色情挑》那么沉痛,也不像《白色情迷》那般轻浮,而是一首明亮热情的作品,尤其在加了人声的润饰后,感觉更加深邃飘逸,明媚动人.基本上,整部配乐就由这首波丽露舞曲延伸变化而成,有时以完整管弦乐章的形态来表现,有时则只是用几个简单的独奏乐器,淡淡的撩拨几个音符,来呈现电影中一些疏离,孤独的情境,我最喜欢的几段曲目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情节,只是终曲,序曲,以及运用在时装走秀中的音乐,喜欢它们的原因很单纯,因为它们听起来很”完整”,可以让我好好的欣赏这首曲子.这首波丽露其实在《蓝色情挑》的原声带中已有收录,用来做为《红色情深》预告片的配乐.
《红色情深》另一个音乐主题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并不是《红色情深》的原著音乐,而是Preisner为Kieslowski另一个系列《十诫》所写的音乐,这回Preisner与Kieslowski将音乐运用在这里,一方面表现了Kieslowski将自己的电影互相连系的特色,同时也有辅助故事的功能.这首优美的女高音咏叹调,分别出现在几个范伦堤娜,奥古斯特与老法官命运交会的场合中,一方面暗示年轻的法官奥古斯特和退休的老法官一样,都会面临感情被背叛的命运,同时这首曲子也隐约透露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的关联,这对年轻男女毗邻而居,却从来不曾真正相遇过,包括他们在唱片行就相隔咫尺,听着同一首曲子,却依然擦身而过,当范伦堤娜在唱片行买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时,最后一张刚好被奥古斯特买走,即使到了电影最后一刻,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都成为船难仅存的七名生还者之一(另外五名则是《蓝色情挑》与《白色情迷》中的人物),我们仍然看不出来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是否已经相识,是否会有发展,导演在重生喜悦与感慨中,也刻意留下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留白.当范伦堤娜向店员询问这首曲子的作者Van Den Budenmayer时,也许会令许多乐迷不住会心一笑,连原声带上也注明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是Van Den Budemayer的作品,但这位Van Den Budemayer其实就是Preisner在Kieslowski电影中化身,这个由Preisner虚构的音乐家,巧妙的连系贯串了所有Kieslowski的电影,包括十诫系列,三色电影以及《双面薇若尼卡》等,电影音乐家几乎没有人像Preisner这样,能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存在于电影中,仔细听听唱片行中的另一段音乐,不也正是《白色情迷》的Tango乐章.
《红色情深》的原声带中,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与波丽露主题,都有几段完整性较高的音乐演出,即使到了影像之外,仍有不错的音乐欣赏效果,只是像Preisner与Kieslowski这般独特,紧密,甚至是真实与虚拟牵扯难分的影音结合,其艺术价值与成就,其实是很难分开来讨论的,因为Preisner的音乐一旦脱离了Kieslowski的电影,部份作品固然还是能保有独立性,但总是让人觉得若有所失,毕竟这些音乐本身只是整个电影艺术构思中的一部份,脱离了电影,我们就会损失许多音乐在电影中运用手法上的巧思,很多电影配乐都有这种情形,而Preisner为Kieslowski写的作品特别明显,这当然是因为Preisner与Kieslowski的影音结合特别紧密,然而很现实的是,买原声带恐怕就的确只能买到这些音乐一部份的艺术价值,而另外一部份,则存在电影中,与电影观众的脑海中.
01 Love at First Sight
02 Fashion Show I
03 Meeting the Judge
04 The Tapped Conversation
05 Leaving the Judge
06 Psychoanalysis
07 Today is My Birthday
08 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 I
09 Treason
10 Fashion Show II
11 Conversation at the Theatre
12 The Rest of the Conversation at the Theatre
13 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 II
14 Catastrophe
15 Finale
16 L'Amour au Premier Regard
《红色情深》另一个音乐主题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并不是《红色情深》的原著音乐,而是Preisner为Kieslowski另一个系列《十诫》所写的音乐,这回Preisner与Kieslowski将音乐运用在这里,一方面表现了Kieslowski将自己的电影互相连系的特色,同时也有辅助故事的功能.这首优美的女高音咏叹调,分别出现在几个范伦堤娜,奥古斯特与老法官命运交会的场合中,一方面暗示年轻的法官奥古斯特和退休的老法官一样,都会面临感情被背叛的命运,同时这首曲子也隐约透露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的关联,这对年轻男女毗邻而居,却从来不曾真正相遇过,包括他们在唱片行就相隔咫尺,听着同一首曲子,却依然擦身而过,当范伦堤娜在唱片行买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时,最后一张刚好被奥古斯特买走,即使到了电影最后一刻,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都成为船难仅存的七名生还者之一(另外五名则是《蓝色情挑》与《白色情迷》中的人物),我们仍然看不出来范伦堤娜与奥古斯特是否已经相识,是否会有发展,导演在重生喜悦与感慨中,也刻意留下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留白.当范伦堤娜向店员询问这首曲子的作者Van Den Budenmayer时,也许会令许多乐迷不住会心一笑,连原声带上也注明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是Van Den Budemayer的作品,但这位Van Den Budemayer其实就是Preisner在Kieslowski电影中化身,这个由Preisner虚构的音乐家,巧妙的连系贯串了所有Kieslowski的电影,包括十诫系列,三色电影以及《双面薇若尼卡》等,电影音乐家几乎没有人像Preisner这样,能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存在于电影中,仔细听听唱片行中的另一段音乐,不也正是《白色情迷》的Tango乐章.
《红色情深》的原声带中,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与波丽露主题,都有几段完整性较高的音乐演出,即使到了影像之外,仍有不错的音乐欣赏效果,只是像Preisner与Kieslowski这般独特,紧密,甚至是真实与虚拟牵扯难分的影音结合,其艺术价值与成就,其实是很难分开来讨论的,因为Preisner的音乐一旦脱离了Kieslowski的电影,部份作品固然还是能保有独立性,但总是让人觉得若有所失,毕竟这些音乐本身只是整个电影艺术构思中的一部份,脱离了电影,我们就会损失许多音乐在电影中运用手法上的巧思,很多电影配乐都有这种情形,而Preisner为Kieslowski写的作品特别明显,这当然是因为Preisner与Kieslowski的影音结合特别紧密,然而很现实的是,买原声带恐怕就的确只能买到这些音乐一部份的艺术价值,而另外一部份,则存在电影中,与电影观众的脑海中.
01 Love at First Sight
02 Fashion Show I
03 Meeting the Judge
04 The Tapped Conversation
05 Leaving the Judge
06 Psychoanalysis
07 Today is My Birthday
08 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 I
09 Treason
10 Fashion Show II
11 Conversation at the Theatre
12 The Rest of the Conversation at the Theatre
13 Do Not Take Another Man's Wife II
14 Catastrophe
15 Finale
16 L'Amour au Premier Reg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