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依然周杰伦,不再范特西》
南方人物周刊 2022-07-22 17:43 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但它们已经确定无疑地属于过去。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特约撰稿 吴泽源 谁能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家依然在听周杰伦。 这个7月,周杰伦发布了第15张录音室专辑《最伟大的作品》,与上张专辑时隔六年,这位43岁的音乐人再次制造了我们年代的文化现象。专辑正式上线第二天,就打破了此前1.63亿元的内地音乐唱片数字销售额纪录,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更新。上线第一周,近六百万张数字专辑在内地平台被售出。这甚至远超阿黛尔专辑《25》此前在美国创下的单一市场最高单周销量纪录——338万张。 从数据角度看,周杰伦的回归堪称完美。不用太多预热,不用太多抛头露面,只需把作品丢到网络上,积攒了二十多年的歌迷们自会慕名前来。周董将自己视为乐坛的王,他的受众黏度与忠诚度,则证明他的确有王的底气,可以一直嚣张和傲娇下去。 但这张专辑能为周杰伦的音乐遗产奉献哪些新东西,可能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周杰伦的拥护者,会认为他在生涯前六七年已经抵达了华语乐坛其他人毕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之后再怎么放飞自我,都是他挣来的自由。对周杰伦无感的人,则又会看到他对自己以往成功路线不一定那么成功的复制:老套的学生向情歌,中国风抒情曲,《麦芽糖》与《甜甜的》之后惯例生产了十几年的甜歌,将古典元素融入流行曲风的高概念主打歌……不过都是又一次老调重弹。 其实周杰伦的拥护者和诋毁者都不一定完全对。周杰伦嘴上说着自己“不需要改变”,但他其实一直在审慎地根据当下音乐风向和自己前作得到的市场反应,制定生涯的下一步计划。于是我们会看到中国风歌曲从他在创作《东风破》时的妙手偶得,逐渐变作每次发片时的常规节目;于是我们会看到Auto-Tune在他的中后期音乐中一次次出现;也看到他虽然从青年步入中年,却在歌词中依然故我地书写着学生式爱情,完全不在乎舆论争议。从最初的腼腆害羞连帽衫少年,到现在经过魔术、复古西装、古董钢琴、敞篷跑车、珍珠奶茶、卖萌唱腔,甚至电音修饰等层层包装的乐坛之王,周杰伦在出道几十年间的变化,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这时候,我们或许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爱的到底是现在的这个周杰伦,还是曾经听周杰伦的那个青涩的自己? 这个问题大概很容易回答。因为要对周杰伦的新专辑说爱,会让人有些“开不了口”。《最伟大的作品》从摆了不少艺术梗的主打歌MV,到创纪录的发售数据,在舆论场上的话题度一路拉满。但在诸多声浪中,却没有很多人谈论专辑的音乐性本身。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最伟大的作品》在音乐方面没什么好说的。 不知道有多少听者,是经由这样的心路历程听完整张专辑的:本以为在近几年陆续发布且引发些许争议的先导单曲《等你下课》《说好不哭》《不爱我就拉倒》《Mojito》和《我是如此相信》们,只是开胃甜点;直到听完后续发布的五首新歌,才发现整张专辑中最好听的几首曲,自己早已在两三年前听完了——预料中的前菜,最终竟是正菜。 《最伟大的作品》中,新发布的几首歌——尤其是《还在流浪》《错过的烟火》《倒影》和《粉色海洋》——的品质,有些让人跌破眼镜。它们的风格极其流俗,旋律过于扁平,结构上也缺乏周式歌曲原有的丰富层次;编曲敷衍潦草,听不到令人惊艳的细腻巧思;电子配器塑料感太强,在音色与氛围感方面都非常模板化,缺乏辨识度。 至于周杰伦的唱腔本身,则招致了更多争议:不少人认为,他因为不注意保养训练而逐渐狭窄的音域和沙哑的嗓音,已成为限制其作曲水平的罪魁。而他为了藏拙,在几首歌曲中采用的软萌唱腔,也很难谈得上成功。毕竟若论卖萌,一众创作与歌唱能力不突出的流量明星,在这方面可能比周杰伦更有心得。 我们甚至不需在评论这张专辑时过多上升到歌词表达层面。这一直是周杰伦中后期作品的软肋,在新专辑中则发展到了令人哑然的程度。你能想象“我还在漂泊”和“我还在流浪”这两句歌词,是分布在两首不同曲目的副歌中的吗?你又能从“这石砌的老墙颜色斑驳着米黄,当初的感觉已在石板路上走散”和“牵着手走过的小巷,一起画爱心的那道墙”这两段散落在两首歌里的意象之间,感受到多大区别?当失去天马行空属性的旋律不再抓耳时,歌词严重同质化的曲目便会混作一团,让人无力区分。这不是周杰伦专辑经常发生的事,即便在他质量相对欠佳的《跨时代》(2010)与《惊叹号》(2011)中,每首招致诟病的单曲,也各有各的特色。 所有这些平庸敷衍,或许只能指向一个周杰伦歌迷们不一定愿意正视的事实:周董在音乐方面的确躺平了。他既没有野心开拓新疆土,也没有玩心去融合更多新奇有趣的曲风。或许,创作型歌手对他来说,真的已经只是个惯性身份。毕竟早在2014年的演唱会上,周董就曾对现场歌迷说过:“即将上市的新专辑,我写了12首歌,听就好,可以不买,因为我不靠这个挣钱。” 如果周杰伦在出新专辑前也对歌迷们发出预警,人们的消费感受或许会好些。毕竟大家虽然没有像“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一样欠周杰伦专辑钱,但心情却是一样。对周杰伦来说,为了奶粉钱出门营业不丢人;而对歌迷们来说,为自己少时偶像的中年生活奉献些银两,与偶像曾为自己带来的快乐相比,也算不上什么。 但周杰伦在《最伟大的作品》中所持的口径并非如彼。专辑名称即便不会让人们真的相信宣传,至少也会吊起些期待;而歌词中的“世代的狂,音乐的王,万物臣服在我乐章……我的音符全部是未来艺术”,也会让人们拾起更认真的审视目光,仔细考察专辑中每个音符,最后发出一句由衷疑问: “就这?” 如果周董真的认为自己新专辑中的11首歌会让万物臣服,全部是未来艺术,那么我们对他的后续音乐创作,也真的无须期待了。 这就引向了一个必然出现的问题: 周杰伦的音乐质量为何坠落? 大家对此解释不一。有人说这是因为周董嗓音的不可逆衰退,有人说这源自周董在自立门户后对音乐品控的松懈,也有人认为是大环境的错——在实体唱片业死亡、流量为王、短视频神曲和偶像玩票之作大行其道的当下,能为歌迷推出可听度凑合的专辑,就已经很敬业了,哪里还需要要求那么多? 持最后一种观点的歌迷不在少数,如果真的要拿鲜肉偶像和抖音神曲标准衡量周杰伦,那大家也无话可说。但在我们的脑中,总会有另一个声音浮现:“这可是周杰伦啊!我们对待他的标准怎么能一样!” 甚至有少许歌迷会更贪心。毕竟他们青春期生活的BGM,正是周杰伦的歌。如果周董的音乐在身边陪伴已成习惯,那么希望这位老朋友与自己一起成长,或许算不上很过分的要求。 “去接夫人回家”“少爷,您啥时候有的夫人…”男人勾唇:昨天广告 番茄免费小说 查看详情 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周杰伦在经济实力与生活质量方面与受众的差距,正在逐年以N次幂的指数飞速拉大。与此同步的另一方面,却是周杰伦歌曲在立意层面的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那些与他同龄的歌迷,都已在世界中成长。而周杰伦在创作中体现的形象,却仍是那个中二简单的青春期少男,生活在一个与地面平行的架空世界中,从未做出什么根本改变。 其实以后见之明来看,从周杰伦的早期创作中,就可以觉察出预示其后续发展的迹象。他和方文山的天马行空式创作,带着很强的游戏色彩。公元前的古巴比伦、幕府时期的京都、中世纪的吸血鬼城堡、孤岛时期的上海;这些带有时空穿越感和异次元风情的意象画面,配上周杰伦具有想象力并融会中西的音乐风格,恰好满足了互联网时代初期国人对一个带有数码感的远方的想象。“范特西”的美好,正因此而来。 但这种“换个乐器就像换个兵器”、换一种曲风就像换个角色来饰演的路线,似乎从长远来看很难持久,因为世上的乐器和曲风数量有尽头。并且说到底,周杰伦毕竟是个创作型歌手,更稳定的内核和更深入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是必需的,他自己或许也有意识到这点。 话说回来。其实周杰伦甫一开始在华语乐坛脱颖而出,部分原因是他作为流行歌手,选材的多样性。他的作品不仅限于情歌,还会夹杂一些具有社会表达属性、“有点讽刺有点酸性”的歌曲,如《爸,我回来了》《双刀》和《止战之殇》。但在这些歌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它们和赤裸裸血淋淋的真相之间,似乎总是隔着一层,它们是想象的产物。周杰伦的爸爸并没有真的打过他妈妈,周杰伦也并没有真的亲历过战争,或是在战乱环境中长大。二手体验的距离感,会带来“范特西”的轻盈,却也会显出空洞。而这些弱点随着周杰伦作为一个创作者的心理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不适配,在后期生涯中愈发被放大。 或许,周杰伦最得心应手也最贴近自己内心的创作,终究是那些反映少年心事与校园情伤的内向型歌曲:没有多少过去,却还想《回到过去》;把emo愁绪封存的《半岛铁盒》;羞怯少年的暗恋歌曲《开不了口》和《晴天》;表现暧昧期心跳感觉的《可爱女人》和《她的睫毛》;展现青春期挣扎心绪的《分裂》《三年二班》甚至《外婆》……最好的周杰伦,总是那个把真实心绪摆在听者面前,或者暗搓搓地跟谁较着劲的周杰伦。就连《东风破》之所以感人,都是因为在编曲、歌词和唱腔中,存在这股内省的味道。如果拿它和后续的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直接对比,相信你能听出区别。 但周杰伦的中二和傲娇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作为商人的精明一面。 对周杰伦近况有所关注的人们,或许会发现在发布新专辑前,他的名字更多的是与艺术收藏拍卖、自创潮牌、NFT发布,以及自制综艺剧这些商业行为连在一起。周杰伦一直在扩充着自己的商业版图,在各个领域进行着商业冒险。或许在如今的他的眼中,生意场上的成败,才是最能让他提起精神的挑战。 如果从商业角度出发进行审视,周董在音乐生涯中后段做出的一系列选择,就都能解释得通了。为什么他的专辑封面变得越来越丑?为什么他的MV愈发带有金光闪闪的暴发户色彩,而他的唱腔也愈发变得油滑?为什么他的歌词格调从“铁盒的序变成了日记,变成了空气,演化成回忆”,变作了后来的“你算什么男人,算什么男人”和“哥练的胸肌你如果还想靠”?为什么他的中国风歌曲明明已失去了音乐层面的新鲜感和可能性,却还是一次次被定期投喂到听众耳边?真的是因为他缺乏审美吗?真的是因为他听不出什么是好音乐,什么是平庸音乐吗? 当然不是。周杰伦只不过是一步一个脚印,寻找着市场接受度最高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安全区。从带一点嘻哈色彩的叛逆少年,到借着中国风歌曲步入主流视线,再到以《千里之外》和《听妈妈的话》打通合家欢甚至中老年市场,最后到近期以老婆孩子热奶茶形象,成为某种中产及中年生活方式的代言人,生涯中后期的周杰伦,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定位,也一直在寻找当下市场所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他的几张近作,其实都是工业化程度极高且计算精密的音乐产品。 只是有一点会让我们略微感到遗憾:周杰伦实在太精明,安全区之外的事情,穿透流行音乐华丽外壳的尝试,近期的他一概不会碰。步入成年后的砥砺挫折,复杂人际环境中人心的阴面阳面,甚至对带有公共性质议题的发声,完全在周杰伦的创作中遁形。取而代之的,只剩迎合市场需求的甜腻歌曲,旋律依旧动听却有些灵魂不再的周式情歌,和包装花俏却毫无表达的炫技演示。 到最后,周杰伦渐渐成为了一个安全无害的化身,一个可供消费的全民萌宠。三观正,政治正确,对母孝顺,对妻体贴,对子女关爱备至,在处理敏感问题时总是游刃有余。热爱他的粉丝们,在他身上挖掘出一个个梗,将他推上热搜:奶茶、发腮、跳票、画饼、拖延症、公主病、粉红控、哥味文学…… 而对于他平庸的作品,大多数人选择包容。 就像包容那个在生活捶打下,不再具有一身逆鳞的自己。 我时常会思考一个让我有些困惑的问题: 因为周杰伦酷酷且带刺的个性迷上他的一群老歌迷,为何能够接受现在的这个他? 这问题的答案不难猜。这些年来,周杰伦为歌迷奉上的快乐,的确太多。所以看到他现在过上子女齐整、环游世界的生活,歌迷们也会由衷庆幸。这对于那个刚出道时窝在公司写一整夜歌的穷困少年来说,实在是个童话般结局,谁能不为此开心呢? 但对于这个问题的另一种解释,或许同样成立。大家对周杰伦的无条件包容,是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已经被符号化了。由于周杰伦在巅峰期拥有的国民聆听度,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与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的青春划上等号。否定周杰伦,几乎就等同于否定一整代人的青春。愿意这么做的人自然不会多。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青春是个没有必要被否定的东西。但甘愿停留在自己的青春期,就又是另一回事了。美国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曾尖锐地指出童年在现代社会的消逝,因为童年已无处不在。而我们的青春期,又何尝不是无处不在呢,当我们的青春期偶像啜着奶茶,言必称哥,写着一句句令人难堪的土味情话? 或许周杰伦在潜意识里,比我们都更了解这些。他新专辑中的“老歌”《等你下课》旋律比较抓耳,从立意上讲,它也可能是全部11首歌里最有趣的。在其中,几乎能听出他写给一些在成长途中对他脱粉的老歌迷的言外之意。“高中三年/我为什么不好好读书/没考上跟你一样的大学”;“喔/你又擦肩而过/你耳机听什么/能不能告诉我”;“记得/我写给你的情书/都什么年代了/到现在我还在写着”……这些歌词实在过于别有意味,使人很难克制住去解读的欲望。 也许,周杰伦本人唱得没错:真正对我们与周杰伦的故事负责的态度,是意识到他只能在人生路上陪我们一程。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但它们已经确定无疑地属于过去。 而整个华语乐坛,也不是只有周杰伦可听。华语乐坛黄金期有太多被热度歌手掩盖掉锋芒的遗珠。在当下华语乐坛,也依然存在着努力做音乐的戴佩妮、裘德、许钧、蛋堡们,和挑战性高一筹的小众民谣、摇滚和爵士作品。 所有这些声音,都值得聆听,它们将会拓宽我们的音乐味觉,甚至对我们的灵魂与感受力有所助益。周杰伦无疑是不容忽视的音乐品牌,但他占据的注意力与其新作所具有的价值,已完全不成比例。回过头来,对我们来说,固守周杰伦,不去给认真创作的音乐人一次机会,不会是这些音乐人的损失,只会是我们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