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另一台情绪机器》

大家好,我是桃园十五点的贝斯手赵章,同时也是这张专辑的制作人兼混音师。
这张专辑对我个人来说有三个意义。
第一,十五年前我高中的时候迷恋My Chemical Romance,是那种只需要听1.5秒前奏就能准确说出这是哪年发行的哪张专辑的哪首歌,制作人是谁在哪个录音棚录的音,甚至是现场版还是录音室版本的重度迷恋。我从没想过会到广东,没想过多年以后会组一只EMO乐队,更没想到EMO现在已经成为「抑郁」的代名词出圈了,人人都知道EMO,人人都拒绝EMO,但我必须申明此EMO非彼EMO。这张专辑满足了我把对MCR的热爱毫无保留的贡献其中,也填补了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没能在2020年去日本看可能是这辈子唯一一次机会听MCR现场的遗憾。这个日本签证是我这本护照最后一个签证,现在护照也已过期,随着人生的草莽阶段封存远去。所以不管MCR愿不愿意,这专辑就是我对你们和我青春岁月的致敬。
第二,有多少人在毕业之后就不再玩音乐了,我也一度以为我也差不多玩到头了。要不是19年乐夏让一些人又开始叫我出来组队,我也不会在豆瓣上认识桃园十五点这几位,更不会成为贝斯手。虽然成员之间从组建之日起就相互嫌弃谁也不服谁,但如果谁出去接私活或者搞客串啥的,其他成员就还是会吃醋的,至少我会。肉麻的话不会当面跟你们几位大老爷们讲,但事实就是我离不开你们,你们也离不开我,管你们承不承认。我知道要是我们早几年认识,就我们这破脾气,我们各自不同的审美品味,乐队一天都组不起来。就是要在这个时刻,在这艹蛋的深圳,品味艹蛋的生活,这乐队才会组得如此有味道。
第三,这将是我第一张正儿八经在内地出版的专辑。作为制作人,特别庆幸和感谢大家对我制作能力的信任,虽然你们那些令人血压升高的意见也提了不少,但至少现在这个时刻我们已经做成了。最近一个多月,我下班后的上半夜修音轨做混音,下半夜研究专辑设计,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又准时出现在工位上,说实话有点透支了。圈子里朋友都觉得我们不按节奏办事,刚组不久就搞什么专辑。难得啊,几十年了独立音乐圈的氛围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自己无所谓了,但是乐队嘛,该有的职场规则还是得讲,哪个行业都一样,也都是讲资源讲人脉讲效率讲利益交换,但还好就是玩音乐的理想主义还是比较普遍,要我说这是音乐本身的力量,那些最朴素的人类相通的情感。所以,这张专辑是乐队和我的一份作业,旨在解决三件事1.桃园十五点是谁;2.我们能给你带来什么;3.我们不能带来或者不愿意配合你什么。
个人感谢
家人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我的公司深圳机场集团
陪伴乐队成长的工程师张步若、川行录音棚的蔡老四
专辑封面内页装帧海报设计咯咯新生
跟着我们快一年一起窜的摄影师K
帮助我们出版的生煎唱片齐哥,阿杰和牛奶
帮助我们宣传,推广的众多圈内好友
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