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杂乱想法的记录
重听补:受制于混音方式,许多丰富的元素没能被我第一耳感知到,尤其是那个鼓,感觉完全没有加压缩器,听起来完全被吉他和键盘的音墙盖住了,或许这种混音方式也是让徐波劝退的点。
但其实仔细一想,说不定等个十几二十年,那一帮乐迷听小算盘的这种一团糟的混音风格,或许也会跟我们看pavement,小恐龙等乐队一样,也会觉得这是一种独特的lofi感,要的就是这种劲!(不过确实,这看起来软绵绵的器乐糊在一块,配上主唱嘶吼的样子,真的很像一堆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面演奏乐器,然后情绪到了把乐器砸掉的感觉一样,这种“无力感”或许也在暗处给人带来一些emo感啊,而且感觉这种感觉在许多第二波midwest是少见的,毕竟第二波许多twinkle吉他背后都有压缩效果器的加持显得“清亮”,而这一张的吉他已经感觉被“蹂躏”得更显灰暗了。
其实感觉有些歌曲的段落相当“前卫”的(感觉如果不是演奏乐器很熟练,如果音乐理论的探索不深真的写不出这样子的段落,虽然chord progression大多还是偏向中西部但其实有些部分是前面的中西部之中少见的)但这些“匠气”却巧妙地被粗糙的混音化解了,可能平时听到会觉得“好难弹”的器乐段落,都在这粗糙的声响中变得富有人情味了。
这张真是独特的,学习与思考的价值也很大(当然,也不必滥用这种粗糙的混音手法来制造一种“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