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乐评]对文艺作品相关故事的思考(推荐创作者阅读第二部分)
标记这张时看到@鸭鸭 的短评“一个议题:文艺作品背后的故事是否影响对其内容本身的评价?我说的是“故事”,不是“概念”,例如这张专辑背后的放弃音乐却又被路人迪出来的故事,赫尔佐格拍《陆上行舟》真的把船推进雨林的故事等。”由此瞎想了些,并尽量用人能看懂的话归纳了我脑中复杂的想法hhh
对我评价文艺作品内容有影响的故事是创作者的,透过那些故事可以或多或少让我感受到作品的内核、作者的意图,是代入、理解内容的工具。在音乐方面讲的话,如果创作者单纯抛出一张专辑而不给我任何作品以外促进理解的“工具”,同时音乐没太在我的点上的话,我对内容的理解大概是浮于表面的,可能单纯只是听感方面(我对没太有感觉的音乐一般不看词)。
(一个可以类比的事情:dltzk的那张《teen week》,如果没有STD音速传播对这个人的介绍,它也不会唤起我的记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感触。虽然在这里这个博主是具体地介绍了人,但如果他给的是dltzk的经历,也会有类似的效果,因为经历可以让我“感受”这个人。)
如果故事让我对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了,自然会使我对内容本身的评价不同。
由此我也想到,这些故事有两个功能:
1.可能有对创作者本身实力的弥补。因为他创作方面的能力并不足以让大多数人理解他的作品。
2.让更多人更透彻地理解并更加享受这些文艺作品,而不仅仅局限在那些“在他们的点上”的人。
所以我认为,创作者适当给出真实的“故事”是有益的。
其他故事并不会影响我对内容本身的评价,但可以让我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比如这张“放弃音乐却又被路人迪出来的故事”就让我联想到此故事参与者在某些瞬间的画面和心情,使听这张音乐时的体验不局限于内容本身。
最后我想说,需要更多真实的故事,它们至少能在听歌时给听众一些可读的相关阅读材料(找点不干扰听歌的事干)
非常好故事!
(感谢鸭鸭提出的问题!)
(不知道我的表述让你们读懂没,但至少我自己有了很大的收获hhh)
(额额我才发现这个条目的名“D>E>A>T>M>E>T>A>L”是不是错了 不是“D>E>A>T>H>M>E>T>A>L” “>H”去哪了??? 取了太怪的名以至于没人发现这个问题哈哈哈哈)